第180章 玉帝私凡下界,是不是也犯了天条(1 / 2)

加入书签

第180章  玉帝私凡下界,是不是也犯了天条

        八戒之言到叫人哑然失笑。

        可张任却道:“此事倒也无人去做。”

        子舆先生本听了八戒之言皱起了眉头,可后听了张任之言,又稍稍舒缓了些,道:“不算太坏,到也有得救。”

        “呵。”张任却冷笑一声,“你以为他们是好的?他们是四下抓了些流浪汉,乞丐之流,将他们的头发剃了,充作是和尚。”

        子舆先生当怒斥一声:“可恶!”

        他是个正经有教养的儒生,太难听的话是骂不出来,如今听了这国中这般行事,当知这蛮荒之国,不通圣人教化,竟然行此野蛮之事,当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如今老师叫他下凡来,正是要他教化一方,拨乱反正。

        子舆先生心说:弟子虽然愚钝,但也得了老师真传,这西牛贺洲也该立下个儒家传承了。

        众人瞧他的气势瞬间变得浑然,又瞧见他把手中的论语斜插在了腰带之上,却从袖子里掏出了一根戒尺握在手中,顷刻间便展现出了于此前天差地别的气质,颇为凌厉。

        仿佛他戒尺在手的时候,被他环顾之人,都不敢高声讲话。

        或许他也察觉到了异样,便将戒尺收了起来,又是一副质朴诚恳的形象。

        但法海深知,眼前这位子舆先生,乃是货真价实的文道宗师,他甚至觉着孔圣将这位派到车迟国来行教化,简直是大材小用。

        “这国君如此宠信仙士,于一国百姓并非长久之道。”子舆先生沉吟片刻,道:“吾欲在此行教化,恐大不易。这三位国师受宠非常啊!”

        张任再为他解惑:“若只是呼风唤雨,如何能这般深得了君心?在下暗中已经探过了,这三位国师惯会抟砂炼汞,打坐存神,点水为油,点石成金。如今兴盖三清观宇,对天地昼夜看经忏悔,祈君王万年不老,所以才把君心惑动了。这国主其实是动了求长生的心思.”

        “吓!”子舆先生似是惊笑:“连始皇帝都求长生而不能,凭他们?是了,许是这国主为求长生,故意讨好三位国师.否则如何能做出这般事来?灭教也不过如此。”

        八戒虽然嘴不如大圣碎,可他的话也不少,向着那游侠儿问道:“这些和尚也有意思,那么些人,就没想着联起手来投奔他国?只管在这儿受苦挨灾。”

        “我问过他们。”张任开口道:“他们脑子有问题。”

        “嗯?”

        “且不说有那些画影图形,以及君王下的捉拿令,他们能不能走脱.便是能走,我瞧他们也不走。”

        “这又是何故?”子舆先生想不通。

        “你道我之前为何说无官员私放这些和尚去,再将他们抓回来?”游侠儿神情无奈道:“我都打听过了,当年这些和尚里里外外能有两千众,不论是被抓来的,还是本地的.便是无人看管,也无人敢跑。起初那些被剃了头强行抓来的还敢跑,后来连他们也不跑了,明明是个假和尚,跟这些真和尚待的时间长了,当真也成了个念佛的。”

        “他们受了欺压,虽然口中时时叫苦,但总是一副逆来顺受的模样,深信真佛与菩萨会来救他们,一天一天,愈发虔诚。”张任说这话的时候,看向了法海,问道:“还没有请教大师法号。”

        “贫僧玄奘,因受大唐天子之命前去西天拜佛求经,又御赐唐三藏。”

        “原来是三藏法师。”张任似乎听说过他的名号一样,礼貌性的一拱手,道:“三藏法师乃是大唐高僧,不知对此作何见解?”

        三藏想了想,道:“求仁得仁。”

        子舆先生也起了好奇心:“若是三藏法师身处其中又当作何?”

        法海笑道:“贫僧刚出宝象国的时候,遇见了一位妖王,他对贫僧说过一句话,说的是:‘我发现你们这些和尚有个毛病,遇见难事儿就只会念佛求菩萨伱们莫非没有腿?没有手?没有脑子?只会等着佛祖与菩萨来救,就从来没想过靠着自己解决么?’”

        子舆先生与游侠张任听了连连点头,那张任更是赞道:“法师怎么回复他?”

        “阿弥陀佛,他问我这话的时候,是他将我抓去了他的洞府,要让他的母亲吃了贫僧的肉,好得个长生不老,飞仙成佛的正果。”法海顿了顿,又说道:“现在贫僧已经走到了车迟国,而那妖王被贫僧压在平顶山下.贫僧有腿、有手、有脑子,虽信佛,拜佛,但不求佛。”

        “更何况求佛者便得解脱也难成正果,贫僧心愿乃是降妖除魔,渡化众生”法海瞧着二人笑道:“因此遇事一向亲力亲为,哦.不过如今有了四个弟子随从,到也能使唤使唤他们。”

        八戒一旁开口道:“一向也没有我师父求佛的时候,你们不知道,这一路走来.便是原来那些拜佛的,如今也只拜我师父,不知道还以为我师父才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