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文字上记录之下的奢遮;我天竺公主(1 / 2)

加入书签

第403章  文字上记录之下的奢遮;我天竺公主还准备要招亲嘞

        也不怪法海嘱咐他们斯文些。

        一来是他们相貌丑陋,二来他们是有前科的。

        当然了,那几次动手也不是他们主动惹事毕竟跟他们几个辩经的也不是本寺的高僧,都是寺中的年轻弟子一时输给大圣几个,自然是不太服气的。

        佛门中人的嘴皮子功夫又是三界一绝,总会有些修行不够的忍不住阴阳几句。

        偏偏大圣几个都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主儿少不了给他们一个难忘的教训。

        恰好眼前这个禅僧似乎也是个心气高的.一会儿若是不服输,恐也有一场灾祸。

        不过法海也只是让几个弟子斯文些,并没有对他们做太多的限制。

        毕竟几个弟子在自己门下受教十余年,也是懂分寸的。

        更重要的是.法力与武力,本也就是让那些不安分的,老老实实听人讲道理。

        若非如此,孔圣人如何传教?

        菩萨如何在三界行慈悲?

        他法海.又如何能走过这一路千山万水?

        来者是客。

        别说是三藏法师这等名传三界的东土神僧,即便是寻常的佛门信徒,偶路过此地的旅人,他佛寺也不会拒之门外。

        荒山十方常住,都可随喜,正是如此。

        虽然定下了要辩经论佛,但也不至于才进门就要摆下阵仗.也是这禅僧亲见三藏法师人物,又当面交谈之后,才知自己所闻之传言有虚,这位东土来的神僧并非是那等霸道人物,分明有着温润涵养。

        即便是自己先出言不逊,三藏法师依旧平和如常这还让他稍有些不自在,觉着自己使开这先声夺人的法子,确实不是待客之道。

        听闻他们师徒已经用过了斋饭,故而便直接请入了客房中,放下了行李之后,才去见院主方丈。

        路上。

        “你这呆子,伱为何一直低着头走路?”大圣显然是明知故问了。

        八戒先是一愣,然后知道自己失态,讪讪一笑,摸摸头道:“见笑了见笑了.”

        也是三藏法师的名声太大,知道是他们入寺,寺中若大若小,不问长住、挂榻、、长老、行童,一一寻到近前来,便是连一些香客,也跟着来凑热闹。

        禅师本想要让众僧退去,但被三藏法师阻止:“贫僧又非什么珍稀人物,偶传出了些薄名,岂敢妄自尊大?众僧皆在此,彼时与方丈论佛,恰可畅所欲言切磋佛法,其重在于交流,而非决于胜负也。”

        佛法之广博,个人有个人的悟性,世间自然就有千般缘法哪里是一成不变之物?

        对于法海来说,佛法境界或有深浅,但其本身并无对错只不过时常会有僧人曲解佛法之本意,而误入歧途。

        就好比他传授几个弟子佛法的时候,除了悟净之外,就从来没有向悟空他们传授过密宗的法门.其法刚猛且诡异,即便是法海自己都掌控起来都不算容易,让他们这几个性子本就不算安稳的学密宗之法,可谓是有害无益。

        反而是注重悟性的禅宗,更适合他们。

        “阿弥陀佛。”那禅僧在一旁道:“想必诸位也知道我寺由来。”

        “只是在典籍在看过,却不知是否到了真境。”

        “是也不算是吧。”禅僧开口说道:“这寺原来确实是舍卫国给孤园寺,又名祇园。因是给孤独长者请佛讲经,金砖布地,又易今名.但眼下之所在,已经是重建之寺院了,承袭了前名。寺后边还有祇园基址近年间,若遇时雨滂沱,也能淋出金银珠儿,那些有造化的便能捡到。”

        八戒听了,好奇问道:“为什么要重建呢?”

        “阿弥陀佛。”禅僧开口道:“人性本贪,这诺大的佛寺,铺满了金砖施主以为如何?”

        众人不说话了,可见这文字上记录之下的奢遮,背后却也有不为人知的血泪。

        不多时,一行人过了回廊香积,径入方丈,方丈身边还敬着一位老院主,法海只初见,虽见他无甚法力,但也能观得其佛法颇深,心中暗喜。

        相见礼毕,分宾主坐定。

        跟来的众僧,也一同入了大殿,这会儿才纷纷向三藏法师正式见礼。

        一些寒暄结束之后,老院主开向着三藏法师笑道:“其实我寺还得谢过三藏法师。”

        “敢问其详?”

        “此山,唤作百脚山,因山中多蜈蚣,且山势延绵也似一只大蜈蚣盘卧而的名。但也一向是个太平山,可十多年前,山中有几只经年老蜈蚣成了精,常在路下伤人。虽不至于伤命,其实人不敢走也是因为山下有个鸡鸣关,但到鸡鸣之时,那蜈蚣精退去,才能通人。”

        小白龙听了顿觉奇怪,心说:“我探山时,虽也见了几只大蜈蚣,可从未见山中还有成精的蜈蚣啊?”

        果然,随后就听到了这老僧解惑:“但前些时候,忽传得三藏法师降妖除魔的威名到此,再加上此山更是法师西去灵山必经之路那几只成了精的老蜈蚣,便就此弃山逃遁了.”

        “不过来往的行商,却也还是依照以往的习惯,来晚时,便在我寺借宿,等鸡鸣后便行。”

        “阿弥陀佛。”听了这老僧解惑,法海却稍稍凝眉,稍有些担忧道:“此妖一去,路途之上又不知祸害几人。”

        “法师倒也不必担忧。”老僧连忙道:“传闻这几只妖精离开本山不久,便遇见了惠岸行者.因它们未曾害人性命,便被抓往了南海落伽山,料想是进奉于了菩萨。”

        原来如此,既然是被送到了南海,那就没事了。

        看来这几只蜈蚣精的跟脚,也颇为不凡。

        或许他们能够成精,也是受了当年佛祖讲经的影响吧。

        也是难得见了中华来的高僧,这位老院主今日心情大好,话也多了些.原本众僧还担忧他的身体,可这会儿却见老院主愈发的精神焕发就更不放心了。

        尤其是那个引三藏法师等人进来的禅僧,他是老院主从小收养在身边的,感情深厚他就怕老院主一时上头,与三藏法师论佛之后,就此圆寂而去。

        这其实也是寺中的僧人,起初对三藏法师略怀敌意的原因之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