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四十章 及笄礼(1 / 2)

加入书签

乾元殿内,成帝望着手下的奏折,脸色阴沉。

有年轻的小太监想要上前来更换茶水,被门口的李德海伸手拦住。

小太监大着胆子瞧了一眼里头的情形,默默收回脚步站到一旁肃立。

时逢西北异动的特殊时机,朝廷上下都陷入一片紧张之中,然而作为在战时最为要紧的兵部却屡屡出错,反应迟钝,态度敷衍,小事行动散漫,大师又不敢决断,只一味上推。

在这样紧要时刻,实在时叫人上火。

昨日早朝成帝才刚当众斥责兵部失责,没想到兵部正当家的那两位侍郎哭丧着脸,十分委屈地跟成帝哭诉部中事务更替突然,他们实在应对不及。

尚书停职在家,自然是万事不便,这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事。

然而此话一出,朝中的气氛还是一时变得微妙了起来,其实打从即将开战的消息传来,就已经又不少人嗅到的不同寻常的气息。

战事在即,兵部尚书的位置空置,兵部群龙无首,于战事自然是万万无益,再照如今这样推诿下去,等到开战必然要出大问题。

如今要不让姜嵩返朝主掌大事,要不另寻一名得用的人顶替姜嵩的位置,然而姜嵩在兵部经营多年,党羽众多,谁能来顶他的位置呢?

但朝中百官前不久一番唇枪舌战将姜嵩送回姜府暂作修养,又怎么会甘心就这样让他回来?

此次姜府犯下的错确实非同小可,贪污受贿,残害皇嗣,换了旁人哪一样不是要抄家灭族的大罪,乌纱不保都是轻的,偏偏那是姜嵩。

眼下后宫中淑妃娘娘还在禁足,皇上的怒火只怕没消,更没有人敢去触这个霉头。

兵部之人既然已经当了出头鸟,自然不会轻易铩羽,那日早朝虽已叫成帝骂了个狗血淋头,事后却还是接连上了折子哭诉。

“一群废物,没有姜嵩就不会当差,如此瞻前顾后,不如都贬回家种田!”成帝勃然大怒,抬手砸了茶盏。

生气虽是生气,但也无可奈何。

遣人回家种田自然是气话,在这样的关键时期,成帝就是有动兵部的心,也没有动手的条件。

此事暂且就这样搁置了下来,战事仍然在稳重带涩的筹备当中,但朝中要姜嵩返朝主持大局的声音却一日胜过一日。

不仅是兵部,其他的六部官员这些天被折腾得苦不堪言,也都在暗自期盼姜嵩返朝。

就这样终于拖到了三月三上巳节,忙碌了大半个月,卫瑜的及笄礼终于开办了。

是日她要着大袍广袖,席西而坐垂听圣训,由卫氏宗室中的五福之人替她奉冠戴笄,穿戴冠服,然后陪宴受贺直到宴会终了,其间一系列繁琐的礼仪不多加赘述。

她一大早起身至今,折腾了已有大半日还没结束。

宴会上的膳食都中看不中吃,卫瑜因顾忌着待会要饮酒,好容易寻到个时机略进些饮食。

殿外还在袅袅奏着笙乐,一派歌舞升平,她头上才刚戴上的九翚四凤冠沉重得叫人抬不起头来,鬓边的冠笄、冠朵的此第并开,妆容难得上了颜色耀目的口脂,整个人粉妆璧琢,仙姿玉色。

脸上确有初长成的少女模样,然而杏眼间带着几丝傲冷,瞧那通身气派却又像是早已成熟很久,雍容矜贵。

“父皇那边怎么说?”她恹恹地放下调羹,目光发沉。

拂晓瞧着她有些感慨,这些天发生的这许多事都曾经叫她惊讶,总觉得公主好像是在一夕之间长大了,今日这成人冠冕在她身上竟然瞧不出一丝违和,就好像本该如此的一般。

“陛下自是龙颜大怒,但因眼下还无人能顶替兵部尚书一职,也只得僵持着。”

再这样下去,姜嵩返朝便成定局,恐怕事情又要照前世的轨迹走下去了。

因为知道姜嵩那边必生事端,这些天她已经再三嘱咐项斯远留意进出城门之人的异常,然而收效甚微。

每日进出城门口之人多于牛毛,这样查探无异大海捞针。。

如今只能在姜嵩那边想办法了。

可是能有什么办法呢?卫瑜拧起眉,有一种无处发力的憋屈感,这感觉就好像在捉一滩浑水之下的游鱼,明知道有鱼,却与闭眼瞎蒙没甚区别。

“殿下,吉时已到,殿下该入席了。”门外传来宫人的催促声。

卫瑜叹了口气,站起身来整理好衣裳上的褶皱,扶着任绉的手往外走去。

正殿众人皆已入席,她在席间坐定,渐渐有人朝她举杯相贺,这是正礼的一部分,她也不能拒绝,只能也端起酒杯喝了一杯又一杯。

她酒量不佳,虽然杯中已换成了不醉人的果酿,一轮下来也已经有半醉。

迷蒙间有一名脸生的妃子祝贺她,她眯着眼睛一瞧,觉得眉眼流转间却有几分眼熟,“那是?”

拂晓答道:“那是姜美人,淑妃娘娘的族妹,前两日才刚进宫。”

卫瑜不禁有些齿冷,淑妃这才刚倒台多久,姜家就迫不及待送人来顶替她的位置。

酒过三巡,席间众人已经贺罢,卫瑜头晕得有些厉害,身旁指引的礼仪姑姑见她这样,低声劝道:“殿下若有些不适,不如去外头透透风松泛松泛,这大宴还长着呢。”

卫瑜呼出一口气,抓住拂晓的手道:“你陪我出去走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