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船长(1 / 2)

加入书签

很快,四周变得静寂下来,程子扬带着宁肖下了车,登上了一艘油轮。

当程子扬领着其他人参观油轮的时候,宁肖就已经带着系统把这艘油轮逛了个遍。显然,这油轮正是那被收入空间的三艘油轮之一。今日,它终于回归到它应该呆的地方了。

这时,太阳也收敛了它最后的几道光芒。炎热的空气中开始有了凉意。微风掠过了万顷烟波。油轮像一只大鱼在这汪洋的海上游泳。突然间,一轮红黄色大圆镜似的满月从海上升了起来。

此刻,再没有万丈光芒来护持它。它变成了一面明亮的宝镜,失去了夺目的光辉。但是青天的一角还是被它染成了杏红的颜色。所以,它依旧不失之为天公画出的一幅特别优美的图画,给人们的印象,依旧超过了所有的人间名作。

这面大圆镜愈往上升,就愈缩小,红色也愈淡,不久,它到了半天,就变成了一轮皓月。于是,上面有无际的青天,下面有无涯的碧海,这艘油轮变成了可比作沧海的一粟了。

不用说,悬挂在天空的那轮圆盘则是月月依然,年年如此。而程子扬、宁肖等人却只是这大海之上的过客而已。

与清风明月为友,这种趣味是无法用文字所能描述的。可是,真正能够做到与清风明月为友的,就只有那些以海为家的人了。

不过,尽管不能以海为家,但能做一个海上的过客,也算是幸事一件了。

吃过午餐后,人们就在舺板散步,远远地就看到一盏红灯挂在一个石壁上面。尽管这红灯不亮。后来,油轮走了许久,那盏石壁上的灯还是在原处。难道油轮没有走么?可是,人们明明看见油轮在走啊。

后来,这个闷葫芦终于被打破了。红灯渐渐地大起来,变成了一面圆镜,腰间绕着一根黑带。它不断地向上升,突破了黑云,升到了半空之中。

直至这时,宁肖才知道那是一轮明月,先前被认为的石壁,乃是层层的黑云。

“这油轮真的很不错,”程子扬在向宁肖赞叹着。“从使用情况上看,应该是才刚出厂不久,就被你劫走了。”

“哦,是吗?”宁肖也是惊诧不已。“我劫它主要是为了原油,可不是因为它才出厂哟!实在是没有办法,那时我手上的钱不多,买不起原油!”

“我知道,”程子扬牵着宁肖的手,来到了栏杆上。也不知道为什么,历经末世的劫难,这海上的鱼是越来越少,天上飞的鸟儿却是越来越多了。“其实,我还挺感谢你把这三艘油轮劫走了,可为我们省了不少的力。尤其后来,没有这些原油,我不可能有那么大的气魄把东南西北四个边陲重地游了个遍。”

“所以,我说你是我的一条锦鲤,运气总是那么好。不花一分钱,得了三艘新油轮,还免费畅游华夏全境。”

“呵呵!”宁肖听了这话,很是愉悦。“还真是你说的那样啊!看来,有时候打家劫舍还不一定是坏事!”

“不过,”凭栏而望,海风吹拂,程子扬的眉头却蹙起。“我眼下最为难的是,要到哪儿去找能打理这三艘油轮的船长?”

“很难吗?”听到这话,宁肖也感起兴趣来了。毕竟这三艘油轮曾在她的空间呆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跟她也就产生了关联,有了因果。

“嗯,很难!”程子扬点点头。“因为这种船长的人选,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还要跟你一样,有锦鲤之运。”

“不会吧!”这下,宁肖也觉得船长人选很难。“有那么复杂吗?”

就在这时,这波澜汹涌的海面给他们送来为什么会船长如此难选的原由了。

那是一百多年前的中秋节前夜,一艘标有华夏香江籍的“福鲤”号货船,正穿过马六甲海峡朝香江驶去。

负责“福鲤”号的船长姓赖,名顶航,祖籍华夏内地。此刻,他精确测定了船位,并跟机长通了电话:加快航速,争取赶到香江过中秋佳节。

这时,海水呈现深蓝色,经验丰富的顶航船长知晓此处海底密布着热带珊瑚礁群。海水因为溶解了大量的碳酸钙而使颜色变浑了。

于是,他特意嘱咐值班人员把航向,并还在海图上注明了水深,这才放心地回到舱室里休息。船员们也正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回家过节,如何挑选馈赠亲友的礼物。

顶航船长先把在y国给儿子买的船模小心地收藏起来,再写完当天的航海日志,这才上床休息一下。

“轰隆隆!”

午夜,一声巨响,把人们从睡梦中惊醒了过来。

原来,这是船底触礁了,海水从船底的破洞处涌进机舱。接下来,顶航船长带领全体船员立刻堵漏抢险。抽水机拼命地吼叫着。但是,灌进的海水有增无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