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外朝的活儿(1 / 2)
第393章 外朝的活儿
朱简炎看着内阁送来的文件。
这上面的规划,基本都是自己直接指定的,内阁很好的领会了自己的意图。
所以看完自后,朱简炎就轻轻点了点头,对内阁的活儿表示满意。
然后又摇了摇头。
自己的规划以规范文件的姓氏摆在自己面前,朱简炎再次意识到这次的改革没办法真正做到完全彻底。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和特殊考虑,自己没办法将朝廷的事情全部分给九卿分管。
不适合交给九卿的事情,再加上朝廷之外的事情和内廷的事情,自己要直接管理的事情仍然颇为庞杂。
作为皇帝的自己,想要通过仅仅十几个人,就能直接管理整个天下,显然是不可能的。
朱简炎拿起自己桌子上的笔,再次仔细审阅文件上的九卿权责分配。
寻找可能存在的不是不合理的设计
这文件不是最终的公开文件,而是交给朱简炎审阅的初稿,至少要改两三次才能定稿。
总体看上去,宗伯的事情似乎非常多,基本都是曾经礼部的活儿。
把其中的翰林院和詹事府交给了冢宰,看起来仍然非常的驳杂。
宗伯的人选,朱简炎下意识的想到的,是泰平朝留下来的礼部尚书黄钺。
今天已经马上六十岁了,随时都可以直接退休。
可以让他继续干一任宗伯,用九卿的官职留任,黄钺也不可能不接。
然后让鸿胪寺出身的沈复接任……
不过沈复今年还不到五十岁,就算是下一任才能当宗伯,年龄也才五十出头啊。
这样安排是否合理呢……
冢宰看着管的部门和事情不多,但是却是非常的重要,也非常复杂的职务。
吏部掌控者人事建议权,无论朝廷规模怎么调整,它的职责只要不变,地位就会始终显得非常的特殊和超然。
由于管辖的部门非常的直观,冢宰的人选也非常的明显,理所当然的选择就是现在的吏部尚书汪廷珍。
但是汪廷珍今天才五十三岁,轮资历比他适合当九卿的官员不止一个两个。
而且冢宰分管吏部,吏部还牵扯到皇子的施政实训。
按照以前的惯例,皇帝选定的下一任的继承人,会在登基之前干一两两任吏部尚书。
那以后是自己的继承人,是要继续担任吏部尚书,在冢宰手底下干活。
还是直接改成担任冢宰呢?
然后少傅分管钦天监和太仆寺,看上去虽然只是两个部门,但是管理的事情门类同样复杂,气象、天文、历法、授时、资源、环境、交通工具……
这两个部门似乎可以再次拆分一下。
朱简炎自己看,自己在心中考虑,也时不时的询问旁边的大学士们的建议。
九卿职责的事情异常最大,不能着急最终定稿。
而且定稿了也未必要马上执行,也很难马上就一口气同步推行下去。
如果所有中央衙署全部开始大规模机构调整,那本来行政效率已经很低的大明中央朝廷可能会直接进入近似瘫痪的状态的。
所以肯定要从几个部门,一两个分管九卿,开始试点,然后轮流逐步完成合并。
这个过程一年内能干完就算是快的。
不过九卿的职责分配事务,是皇帝和内阁内部讨论决定的。
朱简炎作为皇帝,还要给外朝找点活儿干。
所以在两天后的早朝上,例行的报告和讨论结束后,朱简炎直接颁布了一份圣旨:
大意就是说,考虑到朝廷百官和民间百姓的日常使用习惯,后续将“等处地方”的成为正式更名为“省”。
所有朝廷的公文、奏章、邸报,朝廷官方的报纸和广播之中,都可以直接使用某某省代指某某等处地方,代指某某地三司。
这个圣旨可以算是大快人心的,真正是顺应民意的决定。
民间本来就是说两京十三省,结果公文上、官方报纸上,一直都是“某某等处地方”这种很别扭的说法。
官员屑公文和奏章,也需要注意这种地方不要写错了。
现在终于把官方称呼改了,以后不用特别注意了。
所以这份圣旨下来,所有的官员都是松了口气式的一起躬身答应着。
其实“等处地方”这个别扭的代指,到了清朝之后仍然在公文中经常使用。
不过不是针对布政使司和省了,而是用在直隶这个不是省的地方的总督,以及其他分管多地的总督官衔里面。
直隶总督的正式官衔是“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管理河道兼巡抚事”。
然后朱简炎又继续抛出了需要现场讨论的事情:
“除了三司改称省之外,我准备在南北直隶设立独立的省份,
“北直隶这边自然是没有什么好说的,可以直接对应河南省,用唐代河北道的名字,命名为河北省。
“南直隶设省之后,这个名字应该怎么确定,诸位爱卿有什么建议?”
日常上早朝的官员,未必有机会参加皇帝主持的内部会议。
虽然基本上是尚书级的官员才有资格上早朝,但是现场仍然有几十上百个人。
外朝上的大部分官僚都还不知道朱简炎父子筹划的大域改革计划。
在没有大域改革的认知前提下,南北直隶设省就是一个大新闻了。
南北直隶在大明的情况非常特殊,他们并不是两个省,而是一批“直辖府”。
北直隶各府归京师中央衙署直接管理,南直隶各府归名义上的南京中央衙署直接管理。
虽然他们没有现代直辖市这种等同于省的地位,但也仍然高于普通的府。
在仁武朝之前的古典时代,中央衙署在管理全国各省的同时,加上南北直隶的十几个府也不算太复杂的事情。
仁武朝之后,中央衙门的事情越来越多,南北直隶的这批直辖府就慢慢成了包袱了。
到了泰平朝末期,撤藩设省改革开始之后,南北直隶就显得更加沉重了,以及有不止一个官员提过或明或暗的设省设想。
比如说任命固定的巡抚或者总督,到地方上去直接管理南北直隶的大部分行政事务,不再直接交给中央衙署各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