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仪式感是很重要的(2 / 2)

加入书签

        “这些人就不能留在江户这种靠近大明本土的地方,直接送去墨洲内陆开荒吧。

        “所有非不可抗力因素,主动明确拒绝考试的人,全都送走。”

        陈建这次认真的拱手答应着:

        “属下明白,回去就安排。

        “另外还有一件事情,是关于官营厂商的舆论。

        “现在民间有些报纸,正在抨击官营厂商的政策,认为这是朝廷在与民争利。

        “我们是否应该应对呢……”

        朱靖垣听了差点笑出声:

        “那对于这些民间言论,陈方伯以为如何呢?下面的官吏们都有什么看法?”

        陈建马上立场非常鲜明的说:

        “这些人完全是在胡说八道,什么叫与民争利?与民间的东家们争利害差不多。

        “很显然,就是官营厂商陆续开设起来了,特别是开始接受皇室财团的产业,开始在原有基础上开始扩张之后,民间的东家们感觉到压力了。

        “所以去买通了几个报社的记者和编辑,试图通过所谓的民意对衙门施压了。

        “绝大部分管官员和吏员们,都是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的。

        “虽然有少数官吏有支持的意思,但是这些人都是有亲属在经营商行、工厂的。

        “他们和被买通的报社人员没有什么区别。”

        朱靖垣看着陈建这反应,就想到了以前的历史。

        在崇祯朝以前,那是朝廷的官员们喊朝廷不能与民争利。

        现在这是官僚系统被民间商人通过报纸喊衙门不能与民争利了。

        现在朱靖垣为代表的皇室反而有了置身事外的机会。

        朱靖垣不置可否的说:

        “我觉得吧,那些报纸说的也不能算错。

        “民间的厂商的东家们也是咱们大明的百姓啊,所以他们的确也是民。

        “衙门自己办商行、工厂,的确是在与民争利啊……”

        陈建的表情顿时变得有些古怪,对朱靖垣这个态度感觉非常的意外。

        官营厂商的政策,不是大食亲王自己和陛下直接讨论出来的吗?

        现在面对这种事情的时候的立场怎么还漂移了呢?

        陈建顿时有点不知所措了:

        “这个……殿下,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朱靖垣笑着说:

        “不要紧张,朝廷的态度,我个人的态度,都是很明确的。

        “朝廷和我当然都是支持官营厂商发展的,否则也不可能把这种政策拿出来。

        “但是,官营厂商也要参与市场竞争,而且要尽可能公平的竞争。

        “所以,朝廷、皇室,我父皇,以及我个人,都不会直接偏袒任何一方。

        “如果有民间厂商真的能够发展壮大,做出真正物美价廉的优质产品的话,那我父皇和我以及皇室都不会去打压,也不会允许各级衙门去打压。

        “不过你也应该明白,官营厂商既然有了官方背景的加持,再与纯粹的民间厂商互相竞争的时候,皇室不偏袒任何一方的实际小滚筒,就是在支持官营厂商。

        “所以就不用考虑动用非正常手段对付竞争对手了。

        “让这些小报去喊叫好了,你们也找人些文章去回应对比分析对比就是了。

        “不过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这些,官营厂商还是要把实际的活儿干好,做出真正物美价廉的好东西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陈建终于完全明白了朱靖垣的意思,也完全明白了皇帝的真正意图。

        当到布政使这个级别的官员,陈建需要考虑的事情已经不只是眼前的事情了。

        更重要的是朝廷的政策,以及这些政策的本质目的。

        很显然,官营厂商建设起来之后,官僚系统与民间资本之间的阻隔就变大了。

        官僚系统更难以被民间资本影响,甚至可能会出现敌对的情况。

        民间报社抨击官营厂商的事情以后会越来越频繁。

        以后得大明市场上,会有皇室、官营、民间三个方面的势力。

        三者之间肯定是互相牵制,互相影响的。

        皇帝的地位是超然的,本身既是皇室的家长,也是朝廷的首脑,还是万民的陛下。

        所以一个合格的皇帝不能让自己的立场完全偏向于任何一方。

        皇帝应该居中协调掌控三个方面的力量。

        从世祖皇帝开始到现在,大明就没有出现过不合格的皇帝……

        所以,在官僚们遇到了“与民争利”问题的时候,代表皇帝意思的大食亲王就不站队了。

        现在说是在支持官僚,其实是因为官营厂商刚刚开始建设,力量还不够强大。

        等到官营财团膨胀到一定程度之后,皇帝就可能会反过来做出限制了。

        不过在陈建这个级别的官僚看来,这就是理所当然的选择,甚至可以算是最佳选择了。

        因为陈建在这几年已经感受到官府衙门力量的相对衰弱了。

        官僚们面对民间厂商的时候,变得越来越无力了。

        民间厂商的规模越来越大,控制着几千甚至几万工人的厂商不断涌现。

        这些厂商的东家们,面对朝廷的执行人员的时候,虽然仍然不敢搞什么暴利反抗,但是软对抗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衙门的命令很难切实的执行到底层工人中去。

        陈建根据下面的报告,隐约看到了各级官僚糊弄上司的手段。

        官营厂商开始大范围设立之后,这种情况已经明显开始缓解了。

        官营厂商会和皇室财团一样,直接实施上级衙门的命令。

        官营厂商的待遇好,工人就会往官营厂商跑,就会倒闭民间厂商执行相应制度。

        因为现在大明各地总体上还是缺少工人的。

        官营厂商规模越大,数量越多,衙门正常的实施效果就越好。

        民间商人没办法应付差事,没办法非暴力不合作了。

        陈建理解了朱靖垣的意图,这次报告的目的也就圆满完成了。

        马上客气的告辞离开,然后召集了自己主要的下属,把朱靖垣的意思传达了下去。

        当然,话不会说的那么直白,特别是自己的理解,只能用暗示。

        最多是在后续的决策和命令让,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决定来加深理解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