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社会经济基础和新时代的文化倾向(1 / 2)

加入书签

到了大公三十年下半年的时候,朱迪镧开始稍微有点纠结了。

        按照以往的惯例,皇子实训的过程中,要分别管过两个省级行政区。

        而且要求两个行政区的环境和生活习俗截然不同。

        如果朱迪镧的普鲁士的参政,能够算是省级实训的话,再加上西域布政使,就算完成了两次省级实训。

        那年底应该拿到尚书任命诏书了。

        但参政毕竟不是布政使,当初的朱靖垣的参政就没算,后面又当了两次布政使。

        如果普鲁士参政不算省级实训,朱迪镧就有可能要再跑一个省。

        结果还没有到年底,大公三十年十二月初的时候,朱迪镧就收到了朝廷和宗人府的消息。

        让自己直接回京。

        朱迪镧有点忧伤,难道真的要去当吏部尚书了?

        朱迪镧带上自己的家人,道别了自己曾经的同僚,乘坐高速火车前往应天府。

        朱迪镧在成年之前就离开了京师。

        没有出宫就直接出京了。

        所以原本在京师是没有自己的院子。

        不过既然要回来,那宗人府就得专门给安排院子了。

        安顿下来之后,朱迪镧马上进宫去见父亲。

        朱靖垣这些年已经很少去三大殿了,也没有在京师周围修建另外的行宫别院。

        平时就住在原有的紫禁城里面,办公室直接放在了乾清宫。

        朱迪镧被乾清宫的仆人带进办公室。

        朱靖垣从自己的椅子上站起来,来到朱迪镧身边上下打量一下。

        这孩子现在已经完全成年,身高来到了一米七八的程度,体型倒是不胖也不瘦的匀称状态。

        二十四岁的青年,总体看上去颇为沉稳成熟。

        朱靖垣轻轻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表情和语调都满是感慨的说了句:

        “当年那个熊孩子现在终于长大了……”

        朱迪镧不知道如何回答,心中念叨的是我宁愿不长大的,也不想你给我额外安排那么多活儿:

        “儿臣觉得……觉得继续当个孩子也挺好的,不用为天下事忧虑。

        “不过既然生在皇家,儿臣也不敢逃避责任。”

        朱靖垣听了前半句就无语,听了后半句之后颇为满意:

        “算你有自知之明,你跟我来看看这些……”

        朱靖垣招呼朱迪镧来到自己的办公桌前。

        这个堪称巨大的桌子上面摆着三面颇为巨大的显示器。

        都是6400×3200的分辨率,72分的显示器。

        七十二平方分米,长宽比是二比一,宽度相当于45英寸显示器,长度相当于55英寸的显示器。

        三个巨大屏幕上现在显示着一大堆各种各样的……东西……

        有的是最新的电影和游戏,有的是玩家在公开玩竞技游戏,还有绘画人物在跟观众聊天。

        有人在内陆荒野探索,有人在深山老林隐居,有人在经营家庭农场。

        朱靖垣等朱迪镧看清了屏幕上是什么之后就问他:

        “你觉得这些东西如何?”

        朱迪镧知道这是在考校自己,不过朱迪镧也没有深入的思考。

        反正自己不求拿高分,没有竞争上岗的意识。

        直观的说明自己的想法就行了:

        “儿臣觉得挺好的,是有益于百姓舒缓精神,有益于天下稳定的。

        “现在的大明已经没有了外在的敌人,内部的天下社会整体上也是高度稳定的。

        “在这种状态下,内部阶层和群体之间的矛盾,就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了。

        “普遍的乃至过量的简单娱乐产品,是非常重要的平复和淡化矛盾的工具。

        “而依靠厂商,哪怕是体格庞大的官厂,也无力提供近乎无限的娱乐产品。

        “民间百姓自己的创造力,通过互联网平台创造的文化娱乐产品,很好的填充了这部分需求。

        “而这种创造行为本身,也在满足创造者自身的需求。

        “我大明已经实现了全天下的普遍工业化。

        “社会生产力相比十年前有了巨大的提升,相比三十年前更是有了天翻地覆的提升。

        “普通百姓的收入相比几十年前翻了十几倍。

        “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基础需求,基本都已经得到了非常充分的满足。

        “根据儿臣的了解,在全天下最为富裕和均衡的地方,金钱的影响力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消退。

        “就连商人都开始攀比书画和文艺作品,开始攀比互联网追随者的数量。

        “就和古代士人比拼诗词曲赋一样……

        “大众百姓已经开始普遍产生更高级别的需求,也就是取得成就并获得社会认可的需求。

        “这种简单的民间艺术创造,让人获得社会认可的难度,降低很多个层级。

        “虽然出现了少数哗众取宠者,但是朝廷的引导和管理很到位。

        “父皇的指点更让朝廷规避了大量的负面影响。”

        大明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面,科技和工业发展长期处于严重偏科状态。

        在地域和门类上也不均衡。

        因为朱靖垣这个引导者本来就不是全知全能,对于行业的指引就不可能面面俱到的。

        最初主要是拉着钢铁、军事、化工、半导体等关键行业迅速向前。

        这些产业首先爆发出了远超正常时代的发展速度。

        然后它们再去带动其他的相关产业,带着受到间接影响的产业,加快各自的发展速度。

        最近的二十年,尖端产业当然还在继续发展。

        但是技术密度越来越高,前沿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难以直接普及。

        除了微处理器等少数产业外,与普通人的生活越来越远。

        这就让其他常规工业逐步追了上来。

        直到大公三十年代的时候,才真正实现了全天下的普遍工业化。

        就算是北殷洲和西墨洲,也有了大量的常规工厂和商行,能够生产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产品。

        大明现在工业品的供应数量是异常充沛,产品类型相对丰富,价格也颇为低廉。

        现在全天下都是统一的市场,没有出口导致的外来货币冲击。

        大明也不重视甚至压制金融产业。

        没有全面的自由的证券交易市场,不鼓励也不支持发展各种借贷产业。

        大明的工厂和商行无法获得超过注册股本的贷款和订单。

        工厂和商行有多少资产才能去做多大的生意。

        禁止和打击任何形式的金融杠杆。

        所有人要赚钱,就只能搞实体工厂和商行,而不能炒作金融产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