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八章 大乱之世,人命如草(2 / 2)

加入书签

李正景顿了下,问道:“大周朝廷呢?”

金刚寺佛子继续说道:“阴庭百万大军,势不可挡,其中更有真神级数的古老存在,听闻不止一位……”

他双手合十,低声道:“延盛帝认为大势不可抵挡,为保全大周底蕴,撤回了边军,也撤回了诸位人仙及神灵!”

正风龙神沉吟着道:“此前在坠龙洞天,我有所耳闻,延盛帝认为,阴庭大军无法阻拦,但好在并不是为了灭国而来,所以他派出新任国师方印与阴庭交涉,并下令提前为阴庭大军清出一条道路……放阴庭大军进入中州腹地,任由祂们搜索千幻神君的踪迹。”

金刚寺佛子低声道:“但即便如此,百万阴庭大军南下,终究是生灵涂炭,哀鸿遍野……因为这些阴兵之中,本质上有多数是恶鬼,阳间生灵的血肉对祂们有极大的吸引力,百姓众生也几乎成为了祂们行军路上的粮草!”

——

与此同时,在大周京城之中。

延盛帝年纪尚轻,修成人仙,掌控国运,拥有掌教级战力……他是大周太祖之后,六百年来,唯一的人仙皇帝。

他本是雄心壮志,要横扫天下,创立一座史无前例的浩大王朝。

但天灾人祸,诸般灾劫,已让他两鬓斑白。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其中不乏人仙及神灵,分作两派。

一派主战,抗衡阴庭大军,哪怕身死道消,也不容许阴灵鬼物肆虐人间,残害生灵。

一派则是退避,保全大周。

延盛帝本是主战,但时至如今,他也已经舍不得好不容易得来的权势。

他是大周王朝创立以来,继太祖之后,最强大的皇帝。

他拥有着至高的权势,他拥有着无尽的潜力。

只要避过这一场劫数,待得天下重新恢复平静,他得以喘息,便可以让大周恢复鼎盛时期,甚至更胜以往!

“这些主战的,实在教人厌恶!”

延盛帝万分恼怒,暗道:“阴庭大军之中,有古老传说之中的真神,百万大军南下,谁能抵挡?真要拼死一战,我大周便是覆灭,也改变不了结果……”

“中州境内,有三大仙宗、两大佛寺、诸般道派,皆是底蕴强大,有着动摇大周根基的能力。”

“暗中还有大玄王朝余孽,南荒更有大焱国跃跃欲动。”

“朕若冲动一些,损耗了大周的国力,哪怕过了这一场劫数,将来面对这诸般势力,大周王朝何以自保?”

“阴庭大军入世,无论如何,最终是要退回阴间的。”

“而百姓死得再多,这片土地还是我大周的国土。”

“可是大周将士若是死伤惨重,将来抵挡不住各方势力,那么便是大周国灭之时!”

他咬牙切齿,暗道:“如今北部沦陷,又有大量百姓受灾,人心浮动,哀鸿遍野,国运受到重创,朕的修为都大为衰减,他们非但没有体谅朕的难处,竟是如此咄咄逼人!”

他伸手一挥,推翻了眼前诸多请战奏折,怒道:“该死的千幻神君!该死的李正景!”

若是李正景能杀掉千幻神君,将其尸首神魂送到阴庭大军手中,便能解决这一切的祸患。

可是李正景只在人间逞凶,却根本敌不过千幻神君,更敌不过阴庭大军!

“废物!全是废物!”

延盛帝怒到了极致,又收到了消息,脸色更是阴沉。

北部回撤的边军之中,有部分将领及士兵,违背军令,脱离大军,去抵挡阴庭大军,从而白白送死。

又有部分将士,没有及时退回,要协助百姓撤离,对大周朝廷显得万般失望,没有遵从军令。

“违令者,杀无赦!”

——

北部的乱象,此前李正景已有预料,但亲眼得见,才知晓什么是触目惊心。

李正景心绪低沉,却发觉脑海之中残缺的真仙道果,稍微有了动静。

这是源自于渡世金船传承宝珠的部分。

在前方有渡世金船的余孽!

他聚起清耀金瞳,往前看去,却发现是个熟人。

此前在北部叛逃的人仙神将,渡世金船的十二掌舵之一,元禁神将。

但此刻元禁神将,却伤痕累累,周身阴气萦绕,眼神黯淡。

在他身边,竟然还有部分将士跟随。

在周边的百姓,看向他的目光之中,有着敬畏感激之色。

“朝廷已经放弃了抵抗,能救多少人,全看造化了。”

元禁神将这样说来,撑起一杆长枪,他作为人仙级数的神将,虚弱到了这般地步,已是将近于油尽灯枯了。

若在此前,他作为朝廷神将的时候,高高在上,得到撤离的消息,必然是严格遵从延盛帝旨意,率军退去。

因为他本身就是可以临阵脱逃之人!

但这一次,他身在民间,亲眼得见周边百姓的惨状,忆起自己尚是凡人之时的种种过往,终于还是选择了守护百姓。

他从来不是好人,但终究不是穷凶极恶。

所以,他没有孤身南逃,哪怕伤势沉重到了这般地步,他也没有感到后悔。

他想起了此前闭关养伤出来,看见了一队奉命撤离的边军将士,因为粮草不足,杀死了他藏身村落之中的百姓,砍下了收留他的老汉的头颅,夺取了村中粮食而去,心中的震怒至今未能消去,充斥着内心各处,导致他此刻只有怒意,便再也兴不起任何懊悔的情绪。

而如今跟随着他,一同护送百姓南下的这批将士,也已经成为了朝廷的叛军。

而这些叛军将士,基本都是跟他一样,为了护住百姓,守住心中那点善念,跟那些沦为贼匪的溃兵拔刀相向!

但也因此,导致军中内乱,背上了违背军令,互相残杀的罪名,成为了叛军。

“我时日无多了,那些阴灵鬼物会很快追上来,再这样下去,逃不掉的。”

元禁神将看向其他的诸位将士,说道:“你们继续护送百姓南下。”

他看向身后的北边方向,继续说道:“这一场灾祸的源头,在于阴庭的鬼物!不久之前我在祂们的面前,畏惧而怯战,如今也该讨回一些尊严了……”

“可要我陪你同往?”

就在此刻,便听得一个声音,在头顶之上响起。

众人无不错愕,而元禁神将缓缓抬头,便见苍穹之上,有一艘无比巨大的金船,在云空之后,若隐若现,仿佛介于虚实之间。

而金船之上,一道人影,面上含笑,施了一礼,说道:“晚辈李正景,见过元禁神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