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 九十八章 有钱一起赚(2 / 2)

加入书签

    他问道:“郑兄弟,你们大队长让黄协军第四师在天津成立这个办事处,这没有问题,可是我们到那里经营什么东西呢?我们黄协军第四师的地盘上,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如果只是把天津那里的货物拿回来贩卖,路程这么远,中间需要打通很多关节,利润恐怕没有那么大,还不如在太原城或者石家庄,哪怕是在北平城搞贸易,也比在天津要合适得多。当然,你们大队长做事是值得信任的,他既然这么说,一定已经有了成熟的想法,还请郑兄弟跟我详细地说一说。”  郑喜荣说道:“严斯令你说得没错,大队长已经有了成熟的方案。请问咱们山西最大的资源是什么?”

    阎贵武想都不用想,就说道:“当然是煤炭,不过我们这里可没有煤炭。你们马虎山军分区那里有煤炭,但是产量太低,而且运输也不方便,就算是你们能够拿出一部分来交给我们来做贸易,可是这成本太高了,运到天津去恐怕也没有什么利润。”

    郑喜荣笑道:“这个问题,阎斯令不必担心,不仅大同,就连雁北地区都控制在我们八路军的手中,煤炭有的是。如果直接采用铁路运输,以庞大的数量运抵天津,成本相当低,价格上还能给你们很大的优惠。肯定可以从煤炭的贸易上大赚一笔。

    天津是北方最大的港口,货物的种类和数量是其他地方所无法比拟的,在天津那边我们也成立了贸易公司,可以帮助你们采购山西一些畅销的货物,列车把煤拉过去,然后再将货物拉回来,从中又能够大赚一笔。”

    阎贵武听郑喜荣说的,好像他们全都是在帮助自己去发财,他是个精明人,瞬间就想明白了徐大龙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最后的目的应该是想利用黄协军第四师开辟的这条运输线,帮助他们运送从天津采购的违禁物品。当然,出售煤炭也能够获得一定的利润。

    阎贵武点头说道:“如果这样,当然可以,但是具体操作起来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你先跟王树怀拿一个方案出来,然后咱们再商量。”

    王树怀一直听着郑喜荣和阎贵武的谈话,此时他插嘴说道:“阎斯令,郑兄弟已经搞出了一个完整的方案,我已经看过了,觉得可行,您看什么时候向您汇报一下。”

    阎贵武看了看天色说道:“已经到了晌午了,这里谈话不方便,郑兄弟,你和树怀一起去我的家里,咱们边喝边谈。”….

    三人一起来到了阎贵武的家里,勤务兵提前接到了电话,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酒菜,三人边喝边聊。

    听完郑喜荣提供的方案之后,阎贵武说道:“方案挺好,我觉得可行,不过为了事情更加顺利,减少麻烦,我有个想法,这件事情最好能带上第32师团的千叶寻一。”

    郑喜荣在来之前,徐大龙就跟他提过这个方案,但是这件事情不能喧宾夺主,只能跟阎贵武来谈。听阎贵武这么说,郑喜荣欣慰地说道:“还是阎斯令您看得远。如果能带上千叶寻一,这件事情就更稳妥了只是不知道阎斯令您对于说服千叶寻一,能有多大的把握?”

    阎贵武自信地道:“九成的把握,今天晚上我就宴请他,然后跟他谈。”

    他是真的有把握,这些年来他把千叶寻一早已经看透了,对他的脾气秉性以及现在的思想状态都十分了解,而且这些年来千叶寻一对阎贵武也十分器重和信任,二人之间已经建立起了一定的友谊。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说服千叶寻一。

    郑喜荣说道:“那可真是太好了,我们大队长如今就在天津等消息,我就留在你们这里。你有了好消息,我就向他汇报。”

    王树怀说道:“郑兄弟,一会儿你跟我走,我已经为你安排好了住处,绝对安全。”

    下午一上班,阎贵武就给千野寻一打了电话,说希望晚上能够宴请他,有重要的事情向他汇报。”

    千叶寻一对阎贵武十分器重,阎贵武对千叶寻一十分恭敬,能说会道会来事儿。

    千叶寻一也很喜欢跟他交往,听到阎贵武邀请他,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下来。

    在刚进入山西的时候,千叶寻一也是雄心壮志,一心想着建功立业。他是守备师团的师团长,在当时他还羡慕那些野战师团,到处攻城略地。而他只能在后方做治安工作,总觉得一身报复没有机会施展。自从遇见了徐大龙之后,他眼睁睁地看着徐大龙从一股只有不足百人的小队伍,在自己的围追堵截之下,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庞然大物,而他却被打得节节败退。

    如今守备第32师团大部分的防区都被人家占领了,他也将社团部被迫从临高城搬到了虞城。即便如此,他现在也十分清楚,这还是人家徐大龙给自己面子。否则的话,以马武山军分区强大的武装力量,拿下他的守备第32师团,可以说是十分轻松。

    如今的千叶寻一早已经没有了那种争胜的雄心壮志,变得胆小怕事。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对日军发起的反攻,日军已经开始走下坡路,而且颓势越来越明显。

    他这个级别的军官是能够了解到日军相关情况的,他已经明显地感觉到岛国不仅在走下坡路,而且距离彻底战败已经不远了。他曾经跟参谋长私下讨论过,认为岛国距离战败少则三年,最多五年。

    这个论断虽然比抗日战争的胜利稍晚了一些,但是相距也不是太远。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思想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只是希望在战争结束之前能多捞一些钱,然后移民到其他的国家去养老。(本章完)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