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9.鸾凤来仪(13)三合一(1 / 2)

加入书签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鸾凤来仪(13)

林平章默默的收回视线,“你不用隐藏,凉州发生的事……成之和柴同……信上都有提及。”

太子妃急道:“我明儿就会找我父亲……”

“找你父亲干什么?”林平章也不看向她,只对着慈眉善目的玉佛微微躬身,口里却跟太子妃继续着刚才的话题:“告诉你父亲咱们都知道刺杀的事是他干的?”

这话说的……

太子妃愣在了当场。可自己真要是这么做了,仔细寻思,好像也有些欠妥当。

这要是真叫父亲知道,他所谋划的事情不成了,并且自己和太子对他做的事都已经心知肚明了……鬼知道他在觉得两方之间的嫌隙不可修复之后他到底会做出什么选择来。万一关键的时候反咬一口,把事儿揭出来怎么办?

父亲那性子,做为亲闺女,总是也有几分了解的。

再加上,两孩子如今这样子,是暂时换不回来了。

那么在换回来之前,守住这个秘密,才是保住俩孩子的关键。

怪不得梧儿叫苏嬷嬷写回来的信里会言辞激烈,用死人比活人的嘴严来说这件事。

事实上也确实是,把陈家逼得太紧了,她们的嘴就未必真严实。

“臣妾……明白殿下的意思了。”太子妃将脸上的眼泪瞬间就擦干净,“臣妾最近会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该干什么还得干什么……过段时间,等陈家不敏|感的时候,臣妾会再想办法叫陈家察觉不出咱们已经洞悉的事……一定会把他们死死的绑在咱们的船上,船沉了,谁也别想好……”

林平章点点头:“说实话,孤是真想杀人的。”

“臣妾……也是!”太子妃的手搅动着手里的帕子,“臣妾也是恨不能……”

林平章轻笑:“但现在不能!桐儿以梧儿的身份回来之后,朝局只会更波云诡谲……此时,忍,方为上策。”

“是!”太子妃深吸一口气,“等事情了了,殿下要对陈家如何……臣妾无话可说。”

这才叫聪明的女人。

林平章‘嗯’了一声,抬手就把摆放着的两封信拿起来,借着佛前的烛光,细细的看了一遍。

这两封信跟之前阴成之和柴同写信的角度又不同。

苏嬷嬷写的完全是两个孩子各自所做的事,以及两人见面的所有详情。默默的看完,不由的泪已经湿了眼角。

“梧儿……”他艰难的念出了这个名字,“跟我想的有些不一样……”

太子妃的眼泪瞬间又下来了,用帕子捂住嘴,喉咙间只发出哽咽声:“是我……是我的错……我是一步错……步步错……若是……”

若是什么?这话太子妃没有说下去,但林平章知道她想说什么,她想说,若是重新能选择一次……

可若是重新能选择一次,她的选择就会改变吗?

话没有说下去的原因,就是她自己也知道,她还是会做出这个选择。

这就是她!

她的性情就是如此。

这点,彼此都很清楚。

这个话题到此就打住了,林平章就道:“你也不要一副清心寡欲,只做出求神拜佛的样子来。如今的情况,比当初预想的好多了。好歹俩孩子都活着……回来了……你如今就想着,你的儿子要回来了。他是太孙,他要还朝了。他能站在你身后为你做主,从此你就有了依靠。这么想着,你还有什么忧心的事,要摆在脸上吗?”

是!如果这么想,那确实是没什么好忧心的了。

看着太子又转身离开了,太子妃一个人在佛堂站了很久。这才把信好好的收起来,出声叫陈嬷嬷:“梳洗吧。该歇着了。以后更得打起精神来……”

陈嬷嬷就低声道:“娘娘放宽心,什么都不用怕的。之前,只您需要守秘密,现在……太子殿下需要跟您一起保守秘密……这两人之间有了共同的秘密,比起别人来,自然就更亲密……况且,这些事,可都是要瞒着所有人的……”

包括侧妃周氏,包括了临安郡王。

太子妃用热帕子擦了脸,躺下,对陈嬷嬷摆手,到了如今,谁还去想邀宠这样的事。

自己的立身根本,从来不在太子身上。

对太子而言,太子妃可以是任何一个女人。但对太孙而言,母亲却只有一个。

陈嬷嬷的嘴角动了动,她不是很赞成太子妃的想法。就算是太孙的位子占住了,可又怎么样呢?太子还是板上钉钉的太子呢,皇上一个不喜,这不也岌岌可危吗?皇后得宠的时候,圣上对太子是什么态度?后来皇后不得宠了,圣上对太子又是个什么态度?人都说,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后院中一旦出现了比正妻还得宠的女人,那么,男人对嫡子嫡女而言,距离后爹也就不远了。

这个例子明晃晃的就摆在宫里,摆在自家的身上,可惜太子妃一叶障目,就是看不见。

奈何?

东宫先收到凉州的消息,然后跟往常一样的过日子。

直到太子收到消息之后的第三天,朝廷才收到奏报。

急报是要先呈送到内阁的。

阴伯方为太师,也为内阁首辅。而这次,连他都没有提前得到消息。

拿着手里的奏报,他不由的暗骂了一声:“不孝子!”

这个变故突然到,也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可这种事,这种大喜事,心里再是有万千的想法,该处理的还是要处理。

召集其他四位阁臣,将折子都传递的看了。

阴伯方就捋着胡子瞧着:陈擎苍这老东西眉眼不动,也不知道是真的不知道消息,还是装模作样呢。

陈擎苍对凉州的详情,是真不知道,亲孙子跟去了,但是并没有送回消息来。因此,他对于阴伯方的打量还有些莫名其妙。心里也疑惑,不知道自家孙子是怎么一回事,不至于没有送个消息的时间吧。

既然现在大家都说是好事,那这好事自然就是好事!

这就意味着‘太孙’得回朝了。

没时间思量自家孙子在凉州到底是怎么回事,抬眼看去,那边高寒远已经老泪纵横了,“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盼到这一天……快!快送内宫……”

这里面,就数高寒远最激动。他是太子的启蒙老师,内阁中五位阁臣,有两位跟东宫的关系比较亲近。一位是陈擎苍,太子的老丈人。一位就是他,太子的老师。

而除了阴伯方以外的另外两位,张书岚和万芳园,又都是阴伯方的门生。这二人向来是以阴伯方马首是瞻。不过这两人,在阴伯方那里,也是有亲疏远近之分的。万芳园的庶女前几年嫁给武安王为侧妃,又给武安王生下了长子。所以,这万芳园哪怕是没有对阴伯方有什么违逆的地方,但许多时候,他的倾向总有别的偏向。

阴伯方把各人的表情的都看在眼里,就起身:“如此大事……同去如何?”

当然!当然的同去。

太孙回朝会叫朝局有什么变化,这个……在没有见到太孙本人之前,这奏折也只是奏折,不能轻易的就下判断。但是凉州如此一个紧要的地方,该怎么安排?几个人心里谁没点自己的笑算盘。

当然了暂时呢,也说不到凉州这事上来。

但是这次得见见皇上,看看皇上对戚威,究竟是个什么态度。

态度?

什么态度都没看到。

皇上收了折子,就没有然后了。

大太监冯千恩出来,也都是拱手打千,多余的一句都没有。

万芳园就皱眉:“冯公公,圣上可有别的旨意?”

冯千恩低垂着眼眸,只道:“圣上说——知道了。”

知道了?

就说一句知道了?

“这?”万芳园看向阴伯方,眼里带着几分问询之意。

阴伯方面色半点也不变,“知道了就是知道了。圣上既已经知道了,我等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就都退了,静待旨意吧。”

冯千恩对着阴伯方欠身,一副恭送的架势。

在出了这么大的事之后,五位阁臣,愣是没见到圣上的面。

这是几个意思?

出了宫,五个人分了三路。陈擎苍和高寒远去了东宫。张书岚跟着阴伯方朝阴家的方向走。只万芳园,跟着阴伯方走了几步,却被阴伯方拦了,“下衙了,也没什么要紧的事。你要忙,就去忙你的去吧。”

“……所以,万芳园就去了武安王府?”宣平帝靠在玉枕上,闭着眼睛问冯千恩。

“是!”冯千恩的声音更低下来,把正在给皇上摁额头的徒弟兼干儿子冯酬换下来,“万大人先是回了家,一顶小轿从后门出去了,进的是武安王府的侧门……”

宣平帝就冷哼一声:“朕的这俩儿子啊……就是这么迫不及待……”

冯千恩不敢说话,手上的动作却更加的轻柔。

半天,宣平帝的眼睛才睁开,眉头似乎也松快了一些:“也好……凉州终归是靖国的凉州了,等将来,朕对列祖列祖也总算是有个交代了。这个太孙啊……”

冯千恩收回动作,去一边拧了帕子给宣平帝净面,之后才道:“如今朝野只怕已经传开了,从凉州来往的客商,也会很快的把这个消息带回来……”

如今朝廷没有一个态度,只怕这会引起许多不必要的猜测。

宣平帝坐起身来,就轻笑了一声,“不着急,再等等。”

等?

等什么呢?

宣平帝挑出一份折子:“这是戚威写的折子?不是!还不知道找谁代笔的!”他随手就撇了,“朕得等着,等戚威给朕一个说法。因此,不用着急。”

“皇上可以不急……但咱们却不能不急。”

林平泽是个二十四五岁的年轻男子,唇上留着短须,平添了几分稳重。

他一身劲装,刚才演武场下来。坐在亭子里,跟万芳园说话,“万大人……这折子上,没有一个人的署名。您该是看出来了才对。”

是!

这里面没有上官淳的署名。

林平泽冷笑:“太孙这是人还没回来,就给我这当叔叔一个下马威啊。”

不光是官面上的没有上官淳的署名,就是私下里,一封信,一个口信都没得。

这不正常。

他怀疑上官淳根本就不得自由。

万芳园就低声道:“不光是王爷没得到别的消息。阴太师,陈老大人,连同高大人,张大人,也都没有提前收到任何消息。所以,这太孙到底是几个意思,谁也摸不清楚。臣倒是怀疑,不光是上官大人不得自由,就是使团,也未必就真自由。

武安王皱眉:“太孙能有这样的势力?”

根本就不可能。

他愣了愣,才又道:“万大人怀疑……这里面的事……是有戚威插手了……”

万芳园点头:“所以,圣上一句多余的话都没说。要真是戚威在凉州搅风搅水的,圣上此刻怎么表态……”

武安王缓缓的点头:“言之有理。不过,这却给了咱们一个机会……”

什么机会?

“把收复凉州之事,宣扬出去……”

太子正跟陈擎苍和高寒远议事,李长治就急匆匆的进来,凑到太子耳边来。

太子摆手:“有什么直接说吧。岳父和老师又不是外人。”

李长治才低声道:“刚得到消息,不知道是哪个商行的伙计,骑着马满大街的吆喝,说凉州收复的事……”

话还没说完,就听到鞭炮声,远远的,听的不甚分明。

然后鞭炮声从一点变成了一片,噼里啪啦的响彻云霄。

高寒远就笑:“这是民意啊!”

自发性的,发自内心的高兴和愉悦,大有普天同庆之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