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6国本之争(1 / 1)

加入书签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国本之争,又称争国本。由于中国古代有“太子者,国之根本”之说,所以确立太子的争论被称为国本之争。这里指的是明朝万历皇帝册立太子的问题。

当时万历皇帝的皇后无嗣,后宫没有皇嫡子,朝廷分*裂为两派,分别拥护皇长子朱常洛(恭妃所生,恭妃原为李太后的宫女)与皇三子朱常洵(郑贵妃所生)争夺太子之位。朝廷大臣按照明朝册立太子的“嫡、长、贤”原则,大多拥戴皇长子朱常洛,向万历皇帝建议立长子为太子,然而万历皇帝不喜欢宫女所生的朱常洛,却加倍宠爱郑贵妃,并且有意立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却受到大臣与慈圣皇太后极力反对。

由于万历皇帝迟迟不立太子,令群臣忧心如焚。原先历史上,万历皇帝与群臣争论从1586年到1601年,达15年之久。直到1601年,朱常洛被封为太子,朱常洵被封为福王。

而在本时空的1588年,金奴儿哈赤深陷国本之争。

由于在东北的开疆拓土(算是吧。),万历皇帝比原先的历史强势,所以在册立太子的问题上,支持皇长子的朝臣异乎寻常的强硬,希望在这个问题上压迫皇帝就犯;而支持皇帝的臣子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也异常寻常的坚*挺,两派的斗争也就异乎寻常的激烈。特别是去年祥瑞一出,皇帝人气大涨,导致两派斗争白热化。

元宵会议后,老金决定就朝*鲜的问题找皇帝聊聊,希望朝廷为这个问题背书,事后确认行动的合法性。顺便送金四雅尔哈齐进国子监留学,和带着岛津氏、长宗我部氏和宗氏的使臣到北京城见见世面。怎么有宗氏的人?那个刀子架在脖子上,总有那么一两个人是怕死的,于是宗家的新家督就出来了。

另一方面,李昖也决定加强和明国的联系,派了自己的长子临海君李珒一起进京,要进国子监留学。李昖现在还没有嫡子,理论上长子必须作为预备的继承者留在身边,但却把他送到明国,是有他的考虑。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度娘搜索一下“光海君”。

一堆人同时进京,四海来朝的节奏啊!这也算是皇帝的功绩,京城里面支持皇帝的朝臣立刻兴奋起来,准备拿这个来给朱常洵加分。

其他人就扔给鸿胪寺接待,万历在奉天门单独接见了老金。明朝皇帝一般是在奉天门办公的,乾清宫也办公,不过限于接见近臣,大家别搞错咯。

推金山,倒玉柱,山呼万岁,老金完成的中规中矩。

“金爱卿,上次你入朝陛见,一晃两年有余啊!一切可好?”“谢皇上隆恩,托皇上洪福,臣一切安好。”

“金爱卿,礼部说你还没报上世子讳,以便册封,所谓何事啊?”来了,真正的意图冒出来了。“启禀皇上,只是我辽宁世子的安排,与朝廷定制有所不同,正不知如何处理。皇上提起,正好请皇上训示。”

“哦,有这事?你好生回报。”“臣现有四子二女,有嫡有庶。世事如棋,一切难料,臣也想早立世子,以安辽宁内外。但各子尚未长成,未知贤能,一时举棋不定。后,幸妹夫思诚,问臣三句,臣阔然开朗。”

“哦,三句?速速说来。”“臣尊旨,思诚问一:身为父亲,子女皆待哺膝下,可分厚薄否?臣答曰:否。思诚问二:身为金家之长,愿见金家千秋万代否?臣答曰:是。思诚问三:汝可否保证,子孙后代,皆英明神武?臣答曰:否。思诚曰:然也,当设善制,不因后代是否贤能而制肘,可保金氏千秋万代。羽翼之下,众子女皆可安然无恙矣。臣善之,遂招群臣论之,得一善制,可保金氏万代平安。”老金是一方藩属,属下可以称为臣子。

“是何制度,可称为善?”“族中男女,16岁以上者,除却愚笨残疾,皆登记在册,按远近、嫡庶、长幼,男女排序,首位者,当传承正统。于此,则尽皆公平。每年,众臣工聚集以论,剔除不良之人,审查年龄符合之人,重新排序,待臣最后核定。于此,可保继承之人贤良有能。持此制度,金氏可保万世矣。现排序第一之人,是三弟舒尔哈齐。四弟第二,二弟第三,五妹第四。臣之子女及六弟,未有成年,故未与排序。”

当然不能告诉万历,辽宁要实行君主立宪制,最高首领只是元首象征,权利有限,没有必要去争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互相制约。大家要争夺的,是议会的席位和首相(辽宁的左参政)的位置。这种情况下,君主可以超然度外,安安全全,兄弟姐妹们也可以放心,不怕会造反。

万历听完,略有所思。毕竟和他能够想像的,差别太大,没有可比性,一时理解不了。不过他还是想到了一个问题:“女子亦可承继?女子出嫁如何处之?不惧唾之曰:牝鸡司晨?”

牝鸡司晨,雌鸡像雄鸡那样鸣啼,指母鸡报晓。牝鸡:雌鸡;司:掌管;司晨:报晓。牝鸡司晨是生物的性变异现象,但旧时用来比喻女人篡权乱世,有封建思想的人则认为是凶祸之兆。

“皇上有所不知,我女真生活艰苦,人口薄弱。历代传统:男人当牲口用,女人当男人用。臣为赘婿,长子须随母姓,姓佟,日后继承佟氏。臣五妹之长子也随母姓,姓金(佟佳氏大发慈悲,小耀祖终于不用姓佟了。)。为此思诚还屡屡气恼,传统如此,他也无可奈何。人口薄弱,臣五妹也须出任知县,还望皇上恩典,给辽宁多派点官员。”

“哎,你们也难啊!要不除了犯官,凡事犯错的都发去辽宁,可否?”“谢主隆恩!”

“呃,为何不见小思维进京啊!”“皇上,还是人口薄弱闹的。小思维年纪虽小,却已知义州府,兼知铁岭府了,万事繁琐,一刻不得闲啊!”

“皇上,有这么件事,朝*鲜现在国内不靖,平安道无人守牧。和约订明,我大明须协助平安道防务,臣想先帮朝*鲜管一下,等他们安排了官吏,再移交,也好让百姓有依。”“准了!”“遵旨!”

“朝中有御史弹劾辽宁贩卖蒙古、东瀛幼儿,可有此事?”看来“扬州瘦马”不好卖呀,都要反击了。“确有此事。”

“何解?”“蒙古察哈尔部企图统一各部,四处征战,东瀛也是战祸连绵,百姓流离失所,卖儿鬻女,路有饿脬。臣把这些幼儿带到大明,也好有个活路。蒙古之事,辽东、蓟镇应有报奏,东瀛之事,皇上可垂询东瀛使臣。另有多名东瀛孩童,聪明伶俐,俊俏可爱,还请皇上怜惜收留。”“你们也是心善啊!这事就这样吧!”鄙视双向插头。

“还有一事,臣听白大人回报,知道皇上准备广种马铃薯。这海外农作,移植海内,须试种数年,收成稳定,才可推广。臣恳请皇上慎之!”“金爱卿多虑了。呃,爱卿为何摇来晃去?”中二皇帝,果然中计。

“臣跪得腿嘛了~”“哈哈,朕失察,金爱卿可退下,回驿馆歇息吧!”准备好的都说了,再问下去就露馅了。

……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