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拔出萝卜带出泥 第二节 惊天秘密(2 / 2)

加入书签

但村庄外的隐藏地点附近,通常有比较明显的目标作标记,另外,附近常有小孩,老人进行监视。

(二)敌人在战斗中发生死亡时,通常让民兵或民工收回战死者的武器,于战斗结束后归还,如收回和携带武器逃走有困难,便责成附近的村长和有势力的人代为隐藏。遭到日军突然攻击,不能分散逃走时。便依靠当地自卫团,或者送到指定村庄隐藏。

三、敌根据地设施的侦察要领

(一)敌人潜伏及隐藏的方法,要贯彻到每一士兵,使之彻底掌握。

(二)为了审讯俘虏及居民,必须有多数的翻译和优秀的侦探同行,让他们只审讯:在战场上的审讯,要通过巧妙的方法,迅速进行审讯,使之迅速招供。在释放时可带到其他地点作适当处理。敌人和附近居民是息息相通的,敌人巧妙的藏匿地点,居民必定是知道的。

(三)检查可以的假坟或者梯田边缘等地点时,每人应携带铁通条(直径一厘米,长一米)

(四)妥善部署扫荡搜索,要无遗漏的地按计划实行。为此,行动时要按规模编成搜索班(轻装),明确指示任务和目标,即便在行军中也应随时进行搜索。

扫荡、搜索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不论有无敌情。应经常对周围严加警戒,禁止单独行动。过去对此放松警惕,而遭敌人袭击或挂雷,地雷杀伤的。不在少数。

(2)对指定的村庄进行攻击后,是否立即进行搜索扫荡,要根据情况而定。但在攻击村庄时首先应尽量搜索俘虏和找出村内有权势的人物,进行指导宣抚怀柔等工作,设法使村民自动提供隐藏地点。

(3)攻击村庄后,将残留的村民全体集合到一处,首先进行服装检查,找出有权势的人物。然后根据所提供的情报进行扫荡搜索。此时要让集合的村民在原地不动,仅携带提供情报的人进行搜索。搜索时与保安队等中国方面的武装团体合作最为有利,另外在冲入村庄进行扫荡搜索时。一定要对屋内残留的村民(特别是男人)。进行严密的服装检查,然后进行搜索。

(4)利用中国方面的武装团体的协助,发挥其敏感性,效果极大,但绝对不应使其单独活动。如无日军监视。往往会发生抢掠行为。这样会严重危害与扫荡有密切关系的宣抚,政治,经济工作。

(5)为了发现隐藏的地点,除进行周密细致的搜索外,运用所谓的第六感也很重要(利用各种征兆的实例,笔者从略)

四、民匪分离的要领

扎根群众,善于掌握民心的共军。与一般民众很难分辨,尤其在敌人的根据地内更为困难。现将以前实行的比较有效的方法手段介绍如下:

(一)长期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是不容易改变的,因此,突然或连续使之操练军队的各种动作,就能区别出是否军人。例如:

(1)集合民众,连续进行“立正”。“稍息”动作,或在谈话或休息时,出其不意的发出口令,根据其瞬间的动作,便可判明是一般群众还是共军。

(2)凡是听到别人谈话。就有起立或站立习惯的,不是党员就是地方干部。

(3)早晨突然吹共军的起床号,根据其反应可以识破。

(二)进行身体检查,根据其肌肉发达状况可以辨别。例如,共产党员的肌肉是平均发达的;而士兵肩膀上有扛枪的茧,脚上通常也有;农民的腕部,小货商的肩部特别发达。

还有根据日晒程度来辨别,农民通常赤膊劳动,日晒较为严重,党员和士兵比那么皮肤稍白,尤其是脖子,日晒部分和无日晒部分区别明显。然而,最近共产党员普遍参加“大生产运动”,所以经常也晒得较黑,手上也有老茧,应加注意。

(三)根据审讯及简单的谈话得以辨别,

(1)询问出生年月日,回答“公元某年”而不说民国某年者,多数是受过教育者,党员嫌疑极大。

(2)党员对党外事项能对答如流,但转问有关党内事项时,则默不做声者居多。另外,询问是否为党员时,党员多显示出兴奋他度,并强调不是党员的理由。

(3)利用审讯,谈话的机会,给以纸烟和其他物品,试验其对物品的“共有观念”.党员由于共产意识浓厚,如给纸烟,往往分给他人,并且在吃饭时也有让人而不争先的特点。另一方面,由于私有观念淡泊,有的面对审问人员往往也毫不客气的索要纸烟。

(四)根据服装的辨别方法

(1)化装便衣人员的服装,不合身的居多,有的穿用一般农民穿不起的袜子,还有的有上身是便衣,而下身还是军用品的不协调状况。

(2)穿着便衣的人员,多数衣服不合体。也有脏的地方与一般民众的情况不同。另外,衣服上往往沾有不是当地的土。

(3)被服一般较当地民众为好,并且较清洁,衣服上纽扣通常齐全。

(五)根据携带物品辨别的方法

(1)仅靠良民证是非常不可靠的,特别是在敌占区内,敌人平常都有所准备,有良民证的反而多是可疑的人。可用放大镜仔细检查其指纹,中国人一般不关心指纹的重要性,故可借此判明。

(2)敌人尤其是情报人员,常携带自行车。

(3)一般干部携带金钱较多,另外还携带有仁丹,牙粉等生活品。

(六)其他

(1)在拘留地点内,安插自己人与新来的匪民同住,秘密观察其言行,往往能有重大收获。

(2)在匪民混淆时,频繁观察,窥视被审者连社或偷看其眼光者,有党员或干部嫌疑。

(3)打听儿童,辨明是否真正村民,或是某人亲戚。可疑人物如称某人为熟人时,可将可疑者和起熟人分开,个别询问双方家属的情况,进行对证。

(4)党员往往在言行中故意表现得特别亲日或有恐怖态度。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