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一九 轻裘缓辔踏地来(五)(1 / 2)

加入书签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

洪承畴又问道:“辕门难道一轰就烂了么?就没有派兵抵御?”

“明军的虎蹲炮实在厉害,辕门的确是一轰就烂。”博和托灰头灰脸道:“我虽然命人抵御,但明军的方阵实在就像是个刺猬,根本近不得身。”

洪承畴抚了抚胡须,道:“骑兵也冲不过去?”

“你拿根棍子指着马,马也不会往上撞啊,何况他们拿的是长枪。”博和托心烦意乱,言语中也不记得恭谨了。

阿巴泰又是一拍扶手,这才让儿子收敛了些。

洪承畴也无意跟个毛孩子较真,又问道:“方阵行进不快,射箭的话……”

“他们的方阵有火铳。”

“明军二百里奔袭,一举轰开辕门,然后还能列成方阵,从容填弹放铳?”洪承畴颇有些不可思议道。

博和托点头道:“确实如此。”

洪承畴无语了。

他一直坚信包围自己大营的那支萧字营才是明军精锐,是真正的东宫嫡系。没想到东宫在沧州竟然还有这么一支精兵,这位皇太子才多大年纪?竟然有如此沟壑!

如果东宫的精兵都在北直,那山西那边为何又会丢了太原?难道那里也有明军精锐?什么时候大明的精兵如此不值钱了!

洪承畴对此极是无语。

如果当初能有这么一支精锐守在松山,自己又怎会沦为俘虏呢?

一切都是时运啊!

……

“吴三桂反正了!”崇祯或许是最后一个知道这件大事的人。不过好在这是皇太子上疏告知他的,总比日后看了报纸才知道要强许多。

朱慈烺对吴三桂的反正,用了一位历史人物来比喻:汉之李陵。

李陵是西汉名将李广之孙。天汉二年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与数万匈奴战于浚稽山,最后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打算伺机反正。与汉军里应外合,击破匈奴。可惜汉武帝不知道李陵的抱负,夷其三族,致使其彻底与汉朝断绝关系。

这段历史在后世史家眼里,多是同情李陵而埋怨汉武帝操之过急。当然,这不排除司马迁在其中的影响。因为司马迁正是为好友李陵说话而受的宫刑。

崇祯在碰到这种事之前,也觉得李陵十分可惜,谁知道他是否会成为第二个霍去病?然而一旦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崇祯就能理解汉武帝的“操之过急”了。

忍辱负重,徐图反复的话谁都能说,如何分辨是忠心耿耿还是骑墙投机?

譬如这吴三桂,皇太子应该是十分器重他的,非但在国破时不忘给他一个广宁王的爵位,硬担下了“滥赏名爵”的非议。而且现在还将吴三桂比作李陵。

但别人都说吴氏父子是真心投靠东虏呀!

如果最后、证实吴三桂果然是汉奸,那皇太子岂不是大受打击?岂不是要成为天下笑柄?岂不是就跟当年自己设坛亲祭洪承畴一样?

崇祯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重蹈覆辙,成为百世笑柄,所以他去信朱慈烺加以告诫,甚至不惜拿自己做反面教材。这封家书也没有以明旨的形式下发,一切都如一位慈爱的父亲,只派了宫中的亲近太监送去。

朱慈烺拿到信后,甚至有些感动。不过面对唾手可得的西安城。以及五六万的生力军,同时也要承担吴三桂反复的风险——这个风险十分小。尤其是吴襄还在济南。按照朱慈烺的逻辑,当然是选择接纳吴三桂,无论有多大的反对声音,难道比得上将士的性命?

更何况《皇明通报》和都察院的文管司是干嘛的?正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而诞生的舆论武器!

民间的喧哗,难道能够战胜国家喉舌?能够战胜国家掌控喉舌的铁腕?

崇祯到了十月份,终于拿到了皇太子的回信。以及光复天津的捷报。

之所以拖这么久,是因为前线军务实在太忙。光复天津之后,近卫第二营扩充为师级编制,所有后勤、训练、军官提拔都需要皇太子最后点头。

朱慈烺当然不可能事必亲躬,但即便是随便抽个小问题看一眼。也得花去大量的时间。更何况一个问题会带出更多的问题,就问题发表的看法和做出的批示需要更加庞大的时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