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第二百九十八章(2 / 2)

加入书签

小九是第二个回过神来的,他也赶忙抬脚跟在胤禛身后,几步冲到皇贵妃跟前,兴奋不已地搓着小手,桃花眼亮晶晶的瞧着晴嫣右手中的米黄色荷包,激动地喊道:

“皇额娘,您手里这葫芦籽儿多吗?要是多的话,可不可以给小九匀一些,小九就说这是汗阿玛看了都说好的葫芦,拿到民间门按粒卖的话,肯定能够赚大钱的!”

小九话音刚落,小八、小十、小十一等人也都一拥而上,齐齐围着皇贵妃想要葫芦籽。

康熙看到一群儿子们在他面前叽叽喳喳的围着他爱妃,也抬起大长腿几步上前将烦人的小兔崽子们给赶到一旁,从他爱妃手里拿过荷包,听到梁九功说这是和当年一个品种的葫芦籽儿后,康熙眼里也不由又有了光。

临近傍晚,深蓝色的天空上布满了红彤彤的火烧云。

乾清宫后院里传出来了一串欢声笑语,围在一旁的宫人们看着万岁爷和皇贵妃带着十四个阿哥担水、松土、挖坑、埋籽儿,热火朝天的在几个大花盆中种葫芦。

心情阴郁了多天的万岁爷脸上总算是笑了出来,空了好些日子的大花盆中又埋上种子了,想必用不了几年空空如也的大花盆里就又会长出来葱葱郁郁的葫芦藤了,微风一吹,满藤的碧绿葫芦叶沙沙作响,精致的玉白色小葫芦在风中轻轻摇晃……

……

自从五月上旬,乾清宫后院里又种上了好几盆葫芦后,康熙的心情也肉眼可见的一天天好了起来,开始一点点从绝育的阴影中走出来了。

他每天处理完朝政后都不忘跑去后院里给葫芦籽儿松松土、浇浇水,俨然是把这些葫芦籽儿当成孩子来照顾了,站在一旁帮忙给万岁爷递松土的小农具和浇水小水壶的梁九功忍不住嘴角微微抽搐,觉得上一个能日日见到皇上的还是小太子,葫芦籽儿和小太子在万岁爷心中的分量是不相上下的。

太阳和月亮东升西落,昼夜更替,平淡如流水的日子也一天一天地慢慢过去了。

几大盆葫芦籽儿在康熙日复一日的期待下,总算是在六月初的清晨,迎着晨间门的露水,钻出泥土,骄傲的冒出来了一个细嫩的小绿芽。

瞧见那些小绿芽后,康熙像是彻底将绝育的事情抛到脑后了,重新拾起了自己身为男人的自信心,开始没有心理负担的往后宫里去了。

六月中旬,第二届西学恩科顺利在京城里举办。

西学考试结束后,六月下旬大清第一届女子学院招生考试也正式开始了。

任何时代,民间门都不乏脑子清醒的小姑娘以及目光长远的家长,女子学院的报名人数远超皇贵妃的预料,晴嫣原本以为有几千人就不少了,万万没想到竟然达到了近万人!

一些生长在邻省家境富裕的小姑娘们特意提前坐马车来京城考试,炎炎盛夏,这些小姑娘们在考场上经过一场激烈又残酷的角逐。

七月中旬,西学考试正式放榜。

七月下旬,女子学院的入学考试成绩也统计了出来。

七月底衙门口各自张贴了西学学院的入学名单,以及大清第一份女子考试的录取名单。

六岁出头的大丫在放榜前两晚焦虑的睡不着,到了放榜日这天,她瞧见衙门官员已经在衙门口的东墙上把录取榜单张贴出来了,她忙穿着浆洗的发白、打着满身补丁的衣服挤进人群里从榜单上找自己的名字。

百姓们都知道女子学院的女师傅有限,不可能谁都好运的能成为皇贵妃的学生,但是瞧见一万名小姑娘中竟然只录取了一千人,三所学院里各有三百多名学生,十选一的录取率使得有近九成的人都落榜了。

大多数落榜的小姑娘都忍不住鼻子泛酸当场哭了出来,哭过后,有的小姑娘们放弃再考了,而另一些人则没有气馁,重拾信心,打算继续利用空闲时间门读书认字,为明年的学院录取考试做准备,今年不行,那就明年再战!

大丫从名单中间门往上找,发现怎么找都找不到自己的名字,急的圆脸通红,牙齿都险些把嘴唇给咬破了,等到她终于在第八百八十八名的位置看到自己的名字“李大丫”以及名字后写的家庭住址和考号,确定自己真的被女子学院录取后,大丫当场喜极而泣,赶忙转身挤出人群兴高采烈地往家里跑。

她一口气连着跑了两条街,推开破旧的家门看到满院子都挂着大大小小的衣服,她身子瘦削,面容苍老的母亲正坐在院子里的矮凳子上,边咳嗽边给别人洗衣服挣铜板补贴家用,攒钱供她读书时,大丫的眼泪再度忍不住夺眶而出,忙快步跑上前。

抓着手里的湿衣服,咳嗽的脸色发红、险些喘不上气儿的大丫娘听到前面传来的急促脚步声就抬头往前瞅,看到她闺女泪流满面的样子,想起今日是放榜日,她不由心里一咯噔,忙放下手里的衣服,将湿手在补丁衣服上蹭了蹭就从矮凳子上站起来,哑声道:

“大丫啊,没事儿,今年考不上咱明年继续考,娘再多接点儿洗衣服的活计,秋天给你找个女师傅教你读书。”

大丫边哭边摇头,一下子冲到她娘怀里,用双臂紧紧搂着她娘的腰,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哽咽道:

“娘,我考上了,我考上了,我以后就是皇贵妃的学生了。”

“我进学院后一定会好好读书,学本事的,从学院里结业后我一定会挣大钱,让你以后过上好日子的。”

大丫娘听到她闺女的话后,当场愣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忙将她闺女从怀里拉出来,舔了舔嘴唇有些难以置信地询问道:

“大丫,你,你真的考上了?”

大丫边哭边笑着点了点头。

“哎呀,我就知道我闺女肯定可以的!”

大丫娘激动不已地对着拍了一下手,手上没有擦干的水珠也随着她拍手的动作在空中四散,正午的太阳光照射在飞溅的水珠上散发出七彩的亮光。

这个时候一个满脸黝黑、皮肤粗糙、两鬓斑白的中年汉子拖着疲累的步伐推开家门走了进来,看到母女俩抱在一起站在院子里痛哭,他不由纳闷地出声询问道:

“孩子她娘,你们娘俩这是怎么了?”

大丫娘看到她夫君回来了,忙抬起同样粗糙的手擦了擦眼泪,高兴地冲着门口大声喊道:

“她爹,大丫考上女子学院了,考的是第八百八十八名!被外城的女子学院给录取了!”

“真的?”

听到妻子这话,大丫爹也激动不已的一嗓子高声喊了出来。

“真的!”

没一会儿听到消息的街坊四邻也都纷纷跑来给李家贺喜。

大丫瞧见往日里总是奚落她娘生不出儿子,仗着自己生了五个儿子就神气的不行,经常嚼舌根说她娘闲话的胖妇人,如今像是一只落水鸡般,站在人群里脸色通红,看也不敢看她和她娘一眼。

六岁出头的大丫不由舒畅的哈哈大笑了出来,更加坚定了未来自己一定要努力勤勉读书,好出人头地,为她爹和她娘挣面子、撑腰的想法!

……

等到两场重要的考试完全尘埃落定,好不容易安静下来的京城因为一件大事,再次变得躁动了起来,满城的老百姓们都兴奋了。

七月十八日,纯亲王隆僖带着两千名士兵,以及户部和懂西洋话的理藩院官员,拿着康熙亲手书写盖有朝廷玉玺印记的国书,从福建出发,带了一船的瓷器、茶叶和丝绸等物声势浩大的下西洋了。

从明朝后期就断断续续开开关关的海禁,七月里正式被朝廷给解除,沿海省份的海贸也开始慢慢繁荣起来了。

海贸的商品可以很广泛,但朝廷会严格把控海关,确保没有一克鸦|片流进大清里!

住在大清亦或是来大清行商的各国洋人们听到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消息后,也都激动不已地往本国传信。

外国的洋人们不限国籍、不限民族,以后只要在大清安安分分的做生意不违反大清法律、不携带鸦|片进入大清境地,朝廷会对其给予更大的自由,洋商们更自由也预示着他们能在大清挣更多的银子了。

这个好消息随着洋商们传到西洋等国家后,各国的商人也都兴奋了,开始清点他们的货物,打算找个好日子去大清做生意了。

康熙二十五年七月中旬,大清开始第一次向西洋国家探索,历史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scriptapp2();/script

()

scriptchaptererror();/script

1秒记住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