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进攻肇庆(1 / 2)
当晚,黑旗军派出骑兵,在当地天地会的引导下,绕到西面,摸小道爬上鼎湖山、羚羊岭,突袭清军炮台。清军措手不及,瞬间惊溃。
本来,清军在鼎湖山、羚羊岭东面山脚下,建有一道防线,设有壕沟、鹿角等防御设施。
黑旗军从西面偷袭山上的清军,山上的清军向东面山脚下逃,期望与山下的同袍合军一处。
不曾想,另有黑旗军大队人马向山脚处的清军杀去。山上的清军溃败,扰乱了山下清军的军心。他们胆战心惊,毫无斗志,只顾得逃命,哪还想着抗击?
鼎湖山位于西江北岸,离肇庆城较近,清军偏多。这波溃军向肇庆城方向急撤,黑旗军紧追不舍,趁着月色砍杀清军。
清军败兵好不容易逃到城下,城内守军却拒不开门:万一混进了黑旗军,肇庆城就保不住了!
清军败兵走投无路,有些人干脆坐地上不逃了,坐等被杀、被俘。黑旗军追了过来,城头的清军也不敢开炮,一来害怕误杀同袍,二来害怕激怒黑旗军。
清军丑态毕露,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不过,这并非笔者臆想。历史上,金田起义刚爆发时,清军的丑态比这严重多了,很多“壮举”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譬如:三千清军被五个太平军追着打;清军败兵体质虚弱,跑累后不愿再跑,伸着脖子等太平军杀;太平军被清军包围,物资紧缺,清军高价售卖食盐、火药给太平军……
这一晚,黑旗军大胜,顺利占领鼎湖山、羚羊岭两座天险。
要攻肇庆,就必须牢牢占据鼎湖山、羚羊岭两座天险,挡住穆特恩的追兵。
清军广东水师疲弱,最精锐的红单船武装在沥滘水道损失惨重。没有水师优势,清军只能走陆路,沿西江北岸、南岸追击。
黑旗军占据鼎湖山、羚羊岭,就能凭此天险,阻击穆特恩的清军。
除此之外,黑旗军水营控制了西江制江权,装备了先进的洋炮,火力凶猛,士气高涨。遇有战事,水营可以巡游西江,居中策应鼎湖山、羚羊岭守军。
杨烜敢于强攻肇庆,原因尽在于此。
不过,黑旗军只有两千人马,兵力偏少。这两千兵马要守卫鼎湖山、羚羊岭两处天险,要阻击穆特恩的追兵,还要分兵进攻肇庆,兵力还是很单薄的。
杨烜留参谋长冯可钦守卫鼎湖山、羚羊岭,自己率主力进攻肇庆。
鼎湖山、羚羊岭两地号称天险,清军在此设有防御工事。只因他们废弛已久,士气低落,只守了一天,便被黑旗军攻破了。
冯可钦手下只有八百兵马,却要挡住穆特恩六千追兵,为杨烜进攻肇庆争取时间。
顺便说一下,晚清时,城乡附近的山头大部分都是光秃秃的、没有树木。那时候,人们取火烧饼都用木柴,靠近城乡的山林都被砍伐光了。
有些人会专门跑到深山里砍柴,或者把木柴烧成炭,然后卖给城市居民。这也形成了一个专门的职业,养活了无数贫苦的农民。譬如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都是烧炭工出身。
清军防守鼎湖山、羚羊岭时,由于缺少木料,防御工事较为简单,壕沟也比较挖得比较浅。
冯可钦组织黑旗军防守鼎湖山、羚羊岭,不敢掉以轻心。他巧借地形,在清军原有工事基础上,连夜挖深壕沟,引入江水,设置明哨暗哨,布设洋铁炮……
大体上,冯可钦部署防务与清军类似,主要在山头、东面山脚设立两道防线,又在其他各个方向设置少量警戒兵马。
这种防务部署,是根据当地地形特点、敌我态势制定的。只要稍微有些军事常识,都会做出同样的安排。
但是,清军士气低落,防御工事较为简单,实施消极防御。黑旗军士气高涨,防御工事相对复杂,实行积极防御。
两种防御截然不同,结果也将大为不同。
有冯可钦防守鼎湖山、羚羊岭,杨烜得以放心进攻肇庆。
肇庆城内有两千兵勇,已如惊弓之鸟,紧闭城门,不敢出城战斗。
杨烜率军直逼肇庆城下,一路走水路,直逼肇庆城南门,一路沿西江北岸,直逼肇庆城东门。
肇庆城濒临西江北岸,南门离西江很近,船只可以直抵南门。南门外,船只辐辏,有水陆码头、各类商栈,自古就是肇庆城最繁华的地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