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试射火炮(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天,枪炮厂厂长周锋过来拜访杨烜,说是新铸成了两门火炮,请杨烜过去参观。

杨烜见周锋满眼血丝,眼泡浮肿,便知他昨晚没有睡好,十有八九是铸炮不够顺利。

一问,周锋有些不好意思,却难掩兴奋,说道:“大帅,什么都瞒不过你。我们昨天用钢铁厂的钢水铸成两门钢炮,按正常工序,傍晚前就能刻好膛线,试射炮弹。

“没想到,那钢铁质量太好了,太硬了。我们刻坏了好几把刻刀,也没刻好膛线。一直弄到深夜,总算是刻好了膛线。

“早上拿炮弹一试,效果非常好。我们铸的新炮,比洋人的火炮还要轻便,可承受有火炮装药更多,炮弹射程更远,威力更大。”

杨烜大喜,说道:“我们能铸成钢炮,一半靠钢铁厂冶炼出优质钢水,一半靠你老弟铸炮有术。”

周锋谦让一番,带着杨烜、伍菡等人观摩火炮。

两门火炮已经造好,在冬日的阳光下熠熠生辉,闪耀着精钢特有的光泽。

杨烜走上前去,只觉得眼前一亮。周锋新铸的两门火炮,表面异常光滑,与洋人的、清军火炮大大的不同。

洋人炼铁技术较佳,使用锻铁铸炮。洋铁炮质量远优于清军火炮,但摸起来仍有一种粗糙的颗粒感。

清军所铸土炮更不必说,表面坑坑洼洼,甚至用肉眼都能看到气泡。

周锋所铸的火炮炮身较薄,炮口内径更大。这就意味着,火炮可以装入更多的火药装药,从而提高炮弹射程、出膛速度。

清军火炮多由生铁铸成,硬度、韧度有限,不能承受较高的膛压。为此,清军只得增加炮管厚度,炮口内径更小。这就使得清军火炮更为笨重,却不能装入较多装药,也不能发射更大重量的炮弹。

除了炮身更为轻便,周锋还按照洋炮的样式,为新炮配上了炮车、炮架等装置,使炮身可以上下、左右、前后移动。

他得意的说道:

“大元帅,各位,咱们这两门新炮,一门重八百斤,一门重五百斤。和洋人一样,咱们使用炮弹重量为火炮重量的一百五十分之一,炮管长度为口径的十八倍,装药质量为炮弹重要量的三分之一。

“除此之外,咱们的新炮还有炮车、炮架,灵活机动。还装上了铳规,士兵熟练操作铳规,火炮射击精度就会大大提高。”

明末时,明清战争频繁,明军发明了铳规,火炮射击精度大大提高。铳规其实就是一种简易的象限仪,可以方便炮兵瞄准射击。

后来,尚可喜、耿精忠、孔有德叛变,带着明军最精锐的炮兵投降满清,把铳规技术也带给了清军。

满清得到火炮技术,如虎添翼。然而,清军打败明军后,在内陆没有遇到过强劲的敌人。重型火炮不便运输,逐渐失去了用武之地。

清军逐渐放弃了重火炮,热衷于轻便的轻型火炮。尤其是劈山炮,小者不足百斤,大者上千斤,轻便易携,深受清军喜爱。

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清军已无重炮可用,甚至只能翻出明末清初的重炮应付洋人。不可避免的,铳规技术也失传了。

周锋所铸新炮重新配备了铳规。这在众人看来,便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

杨烜兴致大发,问到:“这门八百斤的钢炮,射程可打多远?弹药厂能否为之配备开花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