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民报(2 / 2)

加入书签

王瀚不禁感慨道:“大元帅,我在上海墨海书馆工作时,书馆里也有一套这样的印刷机。因为士绅阻挠、经费欠缺、人手不足,书馆至今未能使用蒸汽机。

“为了驱动印刷机,同事徐寿、华蘅芳想了个好办法。他们在印刷机上设计了一条皮带,使用驴子畜力带动印刷机。驴子就在印刷房隔壁,与印刷机隔离开。

“即便如此,印刷房内仍然不时传来驴粪的臭味。书馆老板麦都司也无能为力,只得暂时用驴子将就,想想真令人好笑。”

墨海书馆创建于1843年,由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麦都思、美魏茶、慕维廉、艾约瑟等人在上海租界创建。

1863年,墨海书馆停业。在这短短20年内,书馆翻译出版了大量西学书籍,为西学东渐做出了很大贡献。

这个不起眼的小书馆,亦涌现了许多人才。譬如,传教士麦都司在上海侨民中很有威望,成为第一任租界工部局董事。

麦都司、伟烈亚力、艾约瑟也都成为西方有名的汉学家,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墨海书馆中亦不乏中国人,如王瀚、徐寿、华蘅芳等。徐寿和华蘅芳都是江苏无锡人,是中国近代第一代科学家。

徐寿被誉为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先驱。华蘅芳则是中国近代数学家、科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也是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

杨烜穿越前便是无锡人,对徐寿、华蘅芳的事迹知之颇详。此刻听王瀚谈起徐寿、华蘅芳,便用吴语说道:

“我听说徐寿、华蘅芳都是人才,能否把他们请到军政府高就呢?”

吴语十里不同音。

王瀚是苏州人,勉强听懂杨烜的无锡话,不禁心生纳闷:“大元帅不是四川人嘛,怎么还会说吴语?听说他会英语,却从未听说他会吴语呀。”

他来不及多想,说道:“徐寿、华蘅芳嗜好洋务,不务科举,确实是个一等一的人才。徐寿年长一些,今年已经三十四岁,华蘅芳才十九岁。

“这两人都很谨慎,不像我这般草率。不过,大元帅求贤若渴,又英明神武,想必徐寿、华蘅芳会欣然应命。”

王瀚说得很委婉。他之所以甘愿为军政府卖命,实有“前科”在身,早晚要被满清捉拿归案,不得已才这样做。

眼下军政府仍然局促在广西南部,地处偏僻。徐寿、华蘅芳都是苏南读书人,又见识过上海十里洋场的魅力,并不会轻易来到桂南。

杨烜只是笑笑,说道:“等黑旗军打下广州,占据两广。你我一起再次向徐寿、华蘅芳发出邀约,看他们来不来?”

王瀚自然不可能与闻东征广州的事,未免觉得杨烜在说大话,好言敷衍了一番。

杨烜也不理会,拿出一篇稿子,说道:“王先生,我又作了一篇关于变法的稿子,请你润色一下,刊登在报纸上。”

杨烜的文字不喜装饰,朴实无华,却感情充沛,鼓动性很强。王瀚立志成为报业家,长期为《字林西报》等西式报纸撰稿,对自己的笔上功夫十分自信。

可接触过杨烜的作品后,王瀚亦不得不甘拜下风。这也是他情愿前来南宁的一大原因。

王瀚接过稿子,只见标题为《变法通议》,上面写着:

“法何以必变?凡在天地之间者莫不变:昼夜变而成日;寒暑变而成岁;大地肇起,流质炎炎,热熔冰迁,累变而成地球……

“夫变者,古今之公理也,上下千岁,无时不变,无事不变:贡助之法变为租庸调,租庸调变为两税,两税变为一条鞭;并乘之法变为府兵,府兵变为彍骑,彍骑变为禁军;学校升造之法变为荐辟,荐辟变为九品中正,九品变为科目……

“印度,最古之国也,守旧不变,夷为英藩矣;突厥地跨三洲,立国历千年,而守旧不变,欧洲大国执其权,分其地矣……

“殷鉴不远。中国立国之古等印度,土地之沃迈突厥,而因沿积敝,不能振变,则将步印度、突厥之后尘矣……

“彼犹太之种,迫逐于欧东;非洲之奴,充斥于大地。若我华人不思进取,不变旧法,则将如犹太、非奴一样亡国灭种矣……”

王瀚看到这儿,忍不住击节叹赏,说道:“大元帅此文振聋发聩,看得我心惊肉跳。有此雄文,必能惊醒那些愚昧腐懦之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