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骑兵(1 / 2)
罗阳山属于六万大山余脉,成东北、西南走向,长60余公里,宽10-20公里。这座并不雄伟的山脉,此刻横亘在清军面前,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罗阳山北麓山势较为平缓,适合清军撤退。最为重要的交通要隘是寨墟,已被黑旗军牢牢掌握。
寨墟再往北,则为木梓墟、大岭,已经靠近郁江,地势较为平缓,同样适合清军撤退。
但黑旗军已经控制了郁江、武思江,陆军也随之在大岭、木梓墟登陆。清军若是敢从木梓墟、大岭一带突围,无异于自投罗网。
罗阳山南麓的灵山县城,原是个要紧的地方,清军在此驻有一千多人马。没想到,黑旗军骑兵师长途奔袭灵山县,竟然一战克之。
黑旗军中不乏灵山籍人。杨烜最开始起兵时,以苏三娘为首的灵山籍船运工人,毅然追随杨烜,成为最初的水营骨干。
如今,昔日的船运工人已经成为黑旗军中的骨干,有的还做到了团长。他们与灵山县天地会取得联系,里应外合,使黑旗军得以轻松夺取灵山县城。
至此,黑旗军已经完全堵住了清军退路。
黑旗军骑兵师负责灵山防线。骑兵师编制骑兵一万余人、战马一万五千余匹。
在实际战斗中,一名骑兵往往要配备两至三匹战马,方能快速突袭。譬如,元朝时的蒙古部队,一名骑兵往往配备两三匹甚至三四匹马,经常一日急行数百里。
考虑到两广不产战马,黑旗军骑兵师的人马比例大致定在一比一点五。尽管如此,骑兵师扩编不如步兵师那样顺利,实有骑兵六千余人,战马四千余匹。
也就是说,骑兵师虽然名为骑兵,人均战马还不到一匹。
骑兵师长为毛人杰,久在总司令部任职,一直负责军事侦察,指挥才能出众。他并不枯守灵山县城,而是派骑兵一团前出至佛子镇,在佛子镇建立了防御前沿。
佛子镇位于灵山县城东北二十里处。若清军反攻灵山县,必要经过佛子镇。
却说穆特恩率领三千八旗骑兵,在乐民镇告别陶煜,便急往灵山县进军。
从乐民镇到灵山县,只有七十里路程,中途经过平山镇、佛子镇。正常情况下,八旗骑兵不用三个小时,就能走完这七十里路程。
然而,在佛子镇,穆特恩遇到了一个强有力的对手:骑兵师一团团长陈玉成。
陈玉成才十六岁,却是个军事天才,屡立奇功,已经升任团长。别看他年纪小,却很有主见,于练兵打仗都有独到的见解。
出任骑兵一团团长后,陈玉成主张“宁缺勿滥”,宁愿空着编制,也不滥收骑兵,更不胡乱提拔军官。
所以,一团在骑兵师中官兵最少,还不到一千人,却“无一不精壮”。陈玉成严于训练,“无日不操练”,使人数最少的一团,成为骑兵师中战斗力最强的团队。
佛子镇地形较为宽阔,无险可守。陈玉成来不及在佛子镇布置防御工事,不顾敌众我寡,毅然率军迎敌。
在清朝人的观念中,“鸟枪、弓箭最为行军利器”。多数的战斗都以鸟枪射击、弓箭发射的形式来进行,短兵相接已经成了辅助手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