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帝王心术(1 / 2)

加入书签

向荣堪称是清朝绿营最后一个统帅级别的名将。他出身穷苦,走投无路,便到绿营当兵,最早受到名将杨遇春的赏识,经常充作杨遇春的先锋。

而杨遇春,正是杨烜的祖父。向荣追随杨遇春,在镇压滑县天理教起义,新疆、青海回民起义中表现卓异,积功至甘肃镇羌营游击,从一名小兵成长为一名从三品的武官。

杨遇春死后,向荣又受到琦善的赏识。琦善是满人中少有的能吏,33岁就当上了巡抚。他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受挫,不久又东山再起,此刻已是江北大营统帅。

而向荣,也在与太平军作战中表现卓异,受到咸丰重用,担任清军江南大营统帅,麾下有十万绿营“精锐”。

然而,向荣出身草根,读书不多,擅长统兵布阵,却非统帅之才,不能运筹帷幄,更难统筹全局。

他已经六十周岁,年老多病,手下绿营兵虽多,却承平日久,战斗力低下,又散布在皖南至苏南数百里战线上。

尽管如此,向荣仍在绿营将领中一枝独秀,受命担任江南大营统帅。前几天,江南大营打了胜仗,向荣又要向前线移营,咸丰心里怎会不高兴呢?

咸丰年轻气盛,加上局势糜烂,经常劈头盖脸地谩骂前线将官。

譬如,他曾骂江北大营统帅、老臣琦善:“自赛尚阿一误之后,再误者琦善也。琦善老而无志,若再不知愧奋,朕必用从前赐赛尚阿之遏必隆刀,将汝正法。”

遏必隆是清初猛将,清太祖努尔哈赤曾赐给他一把宝刀,刀随主名,被后世称为遏必隆刀。晚清时,朝廷常把这把遏必隆刀交给钦差大臣,赋予钦差大臣先斩后奏之权。

所以,这把遏必隆刀,与明朝的尚方宝剑类似。

向荣主张缓攻金陵,先建水师扫清长江上的太平军战船,孤立金陵守军。

咸丰却等不及,斥道:“似尔等打仗,不过仅免大败。若不能攻克金陵,汝亦无颜见朕。”

向荣等不到水军,只得请求从江北大营调拨八旗马队。八旗马队是清军的王牌,也是满人的禁脔。

咸丰闻讯大怒,骂道:“汝必要江北兵,可将汝首送来。”

然而,遍观八旗绿营,咸丰找不到其他可以替代向荣的大将。于是,咸丰又只好谕令向荣:

“姑念汝自广西至今,情形尚熟,暂留汝项上之首,以待汝奋勉立功。若每次奏报不过敷衍塞责,是汝无福承受朕恩,自速其死。”

一个统兵十万的前线大将,年过六十,竟被二十出头的咸丰骂成这样,动不动就威胁要处死向荣。满清之专制,皇权之恣肆,在此表露无遗矣。

碰巧太平军已经北渡黄河,威胁直隶,咸丰正可在江南大营上做文章,便不假思索地说道:

“向荣立了功,不妨给他点赏赐。听说他有个儿子,也是个武官,正在江南大营效力。祁寯藻,你们商量一下,给向荣儿子一个恩荫的官职吧。

“至于向荣,要催促他继续用兵,猛攻金陵。他麾下有十万兵马,可谓兵强马壮。长毛能够北渡黄河,向荣也脱不了干系。

“功过相抵,朕念他打仗还算忠勇,就不追究他的责任了。洪杨狂妄至极,置江南、江北两大营于不顾,悍然北进,真当我大清朝中无人了吗?

“现在,长毛精锐都在河南,金陵老巢空虚。我军正可乘虚而入,釜底抽薪,端了长毛的老巢。马上给向荣下一道谕旨,限令他年底之前攻克金陵。”

几个军机大臣听罢大惊,太平军兵锋甚盛,盘踞金陵已经一年有余。他们不顾清军江南、江北两大营逼围金陵,抽调兵马组成扫北军,北渡黄河,沿途清军一触其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