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剿杀苗沛霖(2 / 2)
张乐行认为,当前革命军新败清军,下一步无疑要围攻庐州,逼迫皖北的清军前来决战。要与清军决战,就得先剪除清军的羽翼,让广大地方团练置身事外,不要帮助清军守城。
皖北的地方团练,数苗沛霖最为凶悍,实力最强。若革命军先剿杀苗沛霖,胜保不见得会救他。除掉苗沛霖后,其他团练定然不敢再轻举妄动。那时候,革命军再攻庐州,逼苗沛霖决战,就会更加轻松胜利。
赖文光同样主张先打苗沛霖,说道:“相比于胜保,苗沛霖力量更弱,祸害皖北最甚,皖北百姓对他恨之入骨。除掉苗沛霖,革命军可以更好地收服民心,平复皖北。”
杨田虚心纳谏,决定调整部署。他调令一个步兵团,加骑兵团,再加张乐行的骑兵旅,直捣苗沛霖的老巢-寿州。因寿州濒临淮河,杨田还从洪泽湖调来两艘蒸汽战舰,以防苗沛霖的水师战船。
革命军大军压境,苗沛霖慌作一团,派遣使者向杨田请降。杨田假装答应,却统兵继续向寿州进发,将苗家军在寿州城外的东津、九龙、双桥、菱角等据点一一荡平。
大军直逼寿州城下,苗沛霖派人向袁甲三、胜保、翁同书等满清大员求救,却无一人愿意出兵救他。
革命军另外派兵进攻庐州,庐州远比寿州重要,胜保全力保卫庐州,根本就无力支援苗沛霖。
至于袁甲三,则与苗沛霖颇有过节。当年,苗沛霖与寿州团总孙家泰有隙,派兵围攻寿州,搅乱皖北局势。袁甲三为安抚苗沛霖,派人捉拿孙家泰,投入监狱问罪。
没想到,苗沛霖得寸进尺,直接派兵进攻寿州,非要杀孙家泰不可。孙家泰不愿受辱,在狱中服毒自尽。
而苗沛霖并未退兵,反而攻破寿州,夺寿州为苗家军大本营。又把孙家泰全族屠杀殆尽,把城内曾经抵抗过苗家军的大户人家尽数屠杀。
孙家泰曾任京官,孙家是寿州大族,科场兴盛,很多子弟在满清做官。
(孙家“一门三进士,五子四登科”,其族弟孙家鼐还是咸丰九年的进士,死后被谥为“文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被谥为“文正”的大臣。)
孙家泰与安徽巡抚翁同书等人相善。袁甲三铸成大错,内疚不已。他和翁同书,根本就不可能救援苗沛霖。
骄纵一时的苗沛霖,在革命军的围攻下,走到了穷途末路。
以骑兵团为首的步一师先锋,已经兵临寿州城东靖淮门。苗沛霖无计可施,也无力抵抗,拿出大量金银珠宝、美女娇妇,企图贿赂骑兵团长岑奇虎。他又声称愿意归顺革命军,以作缓兵之计。
岑奇虎对苗沛霖的礼物照收不误,但要求苗家军开出寿州城,交出火枪火炮,接受革命军的改编。因步兵团尚未跟上,岑奇虎并不急着攻城,以麻痹苗沛霖。
革命军要解除苗家军的武装,苗沛霖深感大限将至。他枯守寿州,既不敢与革命军交战,也不敢出城接受改编。
人到危急关头,往往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苗沛霖所幻想的,就是能够得到革命军的收编。最起码,希望革命军能够饶过他,给他个小官做做。
就在苗沛霖犹豫不决、心存侥幸之际,步一师步兵团赶到寿州城外。杨田签发檄文,指责苗沛霖罪恶累累,号召寿州军民共同击杀苗沛霖。又声明只诛首恶,不问胁从,得苗沛霖首级者,赏一万法币。
未及攻城,寿州城内就已内乱。苗家军人心惶惶,苗沛霖也众叛亲离,下达的命令已经无人听从。无奈之下,苗沛霖乘夜打开城门,带了几十名亲信向庐州方向逃窜,准备投奔胜保。
到了瓦埠镇,苗沛霖被当地团练认出。苗沛霖割据寿州,与其他各地团练、捻军都结下了血海深仇。当地团练设计抓住苗沛霖,斩杀苗沛霖,把他的首级送往寿州请赏。
一代枭雄就此凋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