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西南局(1 / 2)
在陆军中增设军一级建制,曾引起过冯可钦的担忧。按照杨烜的设计,野战军实力甚强,一般下辖数个野战师,防区甚广,包含数个省市。
这在冯可钦看来,多少有点像古代的藩镇。古代不少王朝便亡于藩镇割据,最典型的就是唐朝。明末时,地方军阀不遵号令,如崇祯朝的左良玉、南明弘光朝的江北四镇,无不具有藩镇的特征。
满清汲取了前代的教训,设置了相当复杂的军制。譬如八旗,八旗军队人数不多,却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八旗之外,又有着数倍于八旗的绿营。
清廷为了控制军队,不惜牺牲军队战斗力。战事紧急时,这种弊端彰显无遗。咸丰早已没有了清初努尔哈赤、皇太级、多尔衮等帝王的智慧和魄力,面对当前窘境束手无策,头疼医头,脚痛医脚。
杨烜却非常自信,并不担心帝国会出现藩镇割据这种乱象。革命军各项制度已经初步完善,军政、军令、军备有效分离,可以防止武人干政。
遇有战事,在上则成立统帅部,统一领导军政、军令、军备,确保战时指挥的高效、准确。随着战争规模、战场范围的扩大,增设军一级编制,已是势在必行。
军官大会进入第七项议程:为新增设的师以上部队授旗。
革命军对军旗看得极重,把它看作是军队的灵魂。为了保护军旗,军人可以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军队每临战场,必须高举军旗,旗在人在,旗亡人亡,决不允许出现军旗遗失、被敌人缴获等现象。
杨烜对授旗仪式看得很重,亲手、逐个为三个野战军、一个东洋舰队、四个野战步兵师、一个野战骑兵师、一个海军陆战队支队授旗。
一面轻飘飘的军旗,背后却代表着千军万马,令接旗人备感沉重。
大会进入第八项议程:奏唱国歌、送军旗。
军官大会结束后,杨烜留下冯可钦、陈虹,与他们商量西征之事。目前,湘军主力已被歼灭,西征第一阶段基本结束。
但革命军面临的任务还很重,前方还有大量的国土等着革命军去收复。
譬如,湖北武昌这座长江中游的重镇,至今仍在清军手中。湖广总督官文不大可能投降帝国,帝国也不稀罕他。倒是湖北巡抚阎敬铭,是湘军大佬胡林翼抬举起来的人物。帝国特工已经潜入武昌,与阎敬铭搭上了线。
西征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任务仍很繁重,主要将落在第一野战军身上。准确地说,将落在军长陈虹身上。
陈虹是杨烜最信任的部将,也是他关系最密切的好友。把第一军交给陈虹,杨烜很放心。不过,西征长路漫漫,青藏高原寒冷缺氧,谁去都要掉层皮,甚至要掉半条命。
三个野战军军长,罗大纲骁勇有余,文治不足,杨田资历太浅,能当上军长与他的杨家身份不无关系。唯有陈虹,文武双全,吃苦耐劳,是解决大西南的最佳人选。
杨烜说道:“陈虹,这次进军大西南,道路险阻,困难重重。我遍观全军,觉得唯有你最合适。希望你能不辞辛苦,早日凯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