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四章 雨夜密谋(2 / 2)
难道告诉别人只是花前月下、惺惺相惜?
傻子都不信……
李元景听着柴哲威的抱怨,却是不以为意,笑道:“谯国公莫要太过谨慎,如今关中兵力空虚,就算他们想要对你不利,也得顾忌动了你之后整个左屯卫震荡的后果。兵权在手,谯国公又有何惧?”
柴哲威没好气道:“说得轻巧!太子若是一道诏令将微臣叫去东宫,然后伏下甲兵将微臣就地格杀,难道王爷以为微臣麾下那些个将校兵卒就肯为了报仇发动叛乱?太子大义在身,有监国之权,生杀予夺无所不从,微臣不敢去挑衅太子之威仪。”
虽然上次危机乃是依靠李元景发动宗室给他解了围,自己也的确感恩,愿意多多靠向李元景一边,却不代表自己就可以任凭李元景指使。
他心里清楚李元景野心勃勃到底想要干什么……
“呵呵,”
李元景小了一声,略微压低声音,问道:“你可知今日早晨,有战报送抵长安?”
柴哲威一愣,道:“是辽东战事?”
他这些时日窝在左屯卫军营哪儿也不去,为了避嫌甚至不去打探朝中任何情况,唯恐太子一系寻个借口又来拾掇他。
李元景喝了一口酒,有些眉飞色舞道:“不是辽东,而是吐谷浑!”
柴哲威大吃一惊,忙问道:“吐谷浑起兵反叛了?”
一直以来,吐谷浑横亘在陇西一带,虽然内附大唐,朝廷却始终未曾真正腾出手来予以肃清,其内部看似安稳,终究是个心腹大患。其地处于关中前往西域的交通要道,一旦反叛,势必会影响长安对西域的掌控。
李元景摇头道:“尚未反叛,只不过吐谷浑王伏顺连续接触吐蕃、突厥使者,又召集各部聚于牙账之内,其心已经昭然若揭。朝中定下策略,以兵部左侍郎崔敦礼出使吐谷浑,希望能够陈明厉害、晓以大义,劝阻伏顺迷途知返,不过以本王看来,未必有什么效果。当年吐谷浑王伏允被李靖、李绩等人击败,自缢身亡,余部这才无奈投降,如今关中兵力空虚,伏顺自然视为天赐良机,只需起兵反唐,进可直接攻打关中危及帝国中枢,退可一直向北遁入北疆,重新恢复他一国之王的权力,焉能甘心成为内附之臣,唯唯诺诺?”
以他估计,吐谷浑必反无疑!
柴哲威面容凝重:“若果真如此,则关中危矣!吐谷浑一旦反叛,无论真正的意图是否北上脱离大唐之控制,都会先象征性的攻打一下关中,震慑朝廷!而其背后必定有人支持,否则伏顺那样贪生怕死的性格,哪敢反叛?不管是突厥人亦或是吐蕃人,势必会趁势尾随,对关中狂攻!西域只有安西军镇守,不可能封锁所有的要道,突厥人在吐谷浑的帮助下突破玉门关并不难;吐蕃坐拥高原,可直下兰、凉、甘、肃等数州,占据河西走廊,不仅能够截断关中通往西域之路,更可以顺势配合吐谷浑攻打关中!若吐谷浑攻打关中只是为了震慑京畿,使得长安守军不敢肆无忌惮的追杀,则无论突厥人亦或是吐蕃人前来,那可就是一场实打实的硬仗!”
突厥、吐蕃想要与大唐争霸的心思不知道已经藏了多少年,只不过一直以来大唐内部政局稳定税赋充盈,对外战略正确并无疏漏,不禁将东突厥覆灭,打得余部不得不向西逃遁,就连吐蕃也没讨得半点便宜。
一旦这两股势力因为吐谷浑反叛使得大唐失去对河西走廊控制之机,从而发兵倾巢来攻,岂能善罢甘休?
说不好,关中沃野就要遭受大唐立国只来第一次荼毒,届时尸骸遍野、生灵涂炭。
甚至于,长安也不是没有就此陷落的可能啊……
那可就天下大乱了!
李元景却丝毫没有担忧之心,反而兴致勃勃,给柴哲威斟酒,然后笑道:“若是那样,咱们的机会可就来了!”
柴哲威无语,叹气道:“王爷也太宽心了吧?无论突厥人亦或是吐蕃人,眼下固然都不是大唐的对手,可关中兵力极度空虚,对方又裹挟着吐谷浑,兵力强横。一旦强攻关中,鹿死谁手尤未可知!一旦长安失陷,吾辈皆成帝国之罪人矣!”
他有些恼火。
争权夺利可以,图谋皇位也不是不行,可总不能将帝国之存亡、关中数百万百姓的性命弃之不顾吧?
无论如何,都底有一条底线存在才行,这般利欲熏心,又岂能同谋大事?
他心里首次对李元景产生失望,合作的心思也开始动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