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逐渐激化的矛盾(1 / 2)
当赵匡胤听说李烨要和董白之间联姻的一刻,他几乎如五雷轰顶一样,当初他可是等于背信弃义,叛逃了和董卓的联盟,从而来到李烨军中的。
而当下李烨要是再和董白联姻,反向收拢了董卓部的军队,到时候董卓以太国丈的姿态出现,岂能不来追究他的责任?
要说董卓会不会找机会杀了他,这一点赵匡胤倒觉得倒是没有担心的必要。
毕竟掌控全局的人,到底还是李烨!他才是全军的首脑,没有人可以越俎代庖,而且李烨也是个十分冷静从不感情用事的人。
尤其是在军队事务上,李烨更是从来都不会允许,出现内部残杀的事。
命虽然不受影响,但赵匡胤看来,即便是到时候董卓没事给他找点小鞋穿,那也是承受不住的。
所以,他想逃!
至于赵匡胤想在南下时,带走自己七八百亲兵,实际上有两个目的,第一当然就是博士一场,如果李烨真的允许,有了这七八百人傍身,赵匡胤不但安全没有问题,甚至还能在南下的过程中,将队伍扩大。
他既投靠了李烨,自然财政大权也要上交,现在他所能支配的只有自己的一些私房钱而已,虽然数目不小,但按照赵普的意思,光是这些私房钱根本不足以他重新组建队伍的。
所以要是能被允许带上那七八百人一起行动,他到时候就能以这个为借口,从李烨手中,换取更多的军粮军费,而且其本人又不在李烨面前。
正所谓天高皇帝远,李烨鞭长莫及,他就可以放飞自我。
召集兵马,赵匡胤并不是相反,他的目的相当简单,就是为了展现一下自己的能力,招兵买马本身也是一种能力,处于逆境中发展,更是一个优秀将领必须具备的条件。
而赵匡胤的第二个目的,他也是希望把这七八百人的亲卫,当做一个筹码,如果到时候李烨不允许的话,他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多了一个讲价钱的余地。
绝不能一次性把事情做满,这是赵匡胤的原则。
眼下他还在等待李烨的回应,可这么多天过去了,对方一直默默无闻,这不免让他有些心焦。
从昨天开始,他就不停地把赵匡义、赵普两人成天留在自己的营房中,车轱辘话说来说去没完没了。
赵普和赵匡义看着他这么不安焦躁的样子,心中各自都有不同的感叹,尤其是赵匡义,他作为亲弟弟,最是了解哥哥的情绪和性格。
现在他哥,不但是慌了,而且还有些躁狂。
比如方才就因为侍卫随便的一句话,赵匡胤竟然就把酒杯摔了个粉碎,且大发雷霆,再过去这都是不可能的。
“兄长,我看您还是安稳一下吧。”
半晌过去,终于赵匡义有点受不了了,他觉得再这样下去只怕当哥哥的还没怎么样,就把他这个兄弟给耗疯了。
见他开口,赵匡胤当时烈火猛燃,目光如刀一样的定在他身上,质问他是什么意思,是否已经厌恶了自己这个大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