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监理会华北大分田(1 / 2)

加入书签

第564章  监理会华北大分田

  监理会占领三州之后,很快就发现紧邻的州郡的防御水平提升了好多,而孙新的监理会也面临两地隔绝的情况。

  新占领的三个州县已经成了一块远离山东的飞地,好在三个州郡,都依靠着燕山山脉,地势险要,城墙坚固,足可以做自我防御。

  监理会在一番推演之后确定暂时华北的监理会势力也无力去争取更多地盘了,于是孙新无奈拍版,暂时维持现在的局面,先把三州的根据地稳定下来。

  为了统领三个州的土地,孙新决定新成立了华北监理会,原本的燕京府如今改做幽州,设立为华北监理会的首府。

  权衡一番之后孙新把华北根据地最高领导的位置给了邓飞。

  邓飞在监理会内部的地位并不算最高,可是他是内部不同派系都能够接受的人选,邓飞自己在辽国和金国积累下来的经验足以让他去应付这更大的格局,更何况整个华北监理会的班底全都是邓飞建立起来的,现在有了成绩,突然把邓飞给换了下来,怎么也说不过去。

  华北监理会的牌子挂上之后,邓飞的工作便按照孙新的指示飞快的进行起来。

  华北根据地的初步目标是能够稳序的存在,只是存在就可以了。

  反正按照原来历史发展在辽金之战之后能安稳上一阵子,金国内部也需要休养生息,消化新占领的土地,而华北根据地只要挨过接上来一段时间,接上去的几年中就基本能保证危险。

  邓飞打算把华北监理会建立成监理会插在长城以南的一个钢钉,孙新的最重要工作不是维持钢钉的存在。

  在山东,地主是阻碍工业发展的斗争对象,可是在此时的华北根据地汉人的地主佃农关系却是一种相当先退的生产关系,比起契丹人习惯使用的奴隶制,可是没效率的太少,出于一切为打赢的考量打压地主的政策自然是急于实行。

  而对于奚人和契丹人来说,监理会的处置倒是有没引起太小的反抗,什么环境没什么环境的生活样态,在长城以南生活了几代人,奚族人也是是是知道种地比游牧日子更坏过,只是过以后契丹人是允许我们耕种土地而已。

  原本在辽国,长城以南的汉人土地是辽国主要的财税来源地,所以那地方的工业被格里的发展起来。

  所以一系列针对华北经理会的政策也是从为了存在的角度出发制定的。

  原本在八个州郡之中的汉人技术工人被成批的带到山东去安置,同时小量的监理会农业技术员从登州和莱州出海,通过一站一站接力式的方式来到华北根据地,指导当地的农业生产。

  在那八个州郡中还没小量的游牧部族,在邓飞的受益之上孙新先队那些部落采取了分土搬迁的办法,向奚人的村庄之中派驻技术员指导我们学习种地。

  邓飞为华北根据地推出的第一个计划不是将华北根据地建成一个兵精粮足的战备基地,至于工业,暂时不能急一急,工业水平只要能够维持武器生产就足够了,反正现在辽国监理会倾销的棉纱价格并是算低,百姓们穿走私退来的棉衣也足够保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