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把脉清河县(2 / 2)

加入书签

周晓虎坐过来说:“书记,我先向您保证,这些钱我一分都没揣进个人腰包,实在是清河穷呀!我们也想搞建设、发展经济,可是财政收入就那几千万,保工资、保运转都难,更别提保民生了、上项目了。所以,就谋划了5个亿的项目,打算利用物流园项目资金建设其它项目,也只有物流园项目能申请到3亿的补助。书记,我错了,请您处罚我吧!”

王鸿涛感到有些好笑,又有些无奈,语气轻了一些,说道:“老周,你真不懂什么叫‘专项资金’?你这样是犯错误,套取资金的后果你不知道?上面查下来,谁管你拿那钱做了什么?估计以前也没少这么干吧?你们清河的财政支出、项目建设经得起查吗?我从去年开始就勒令不能数据造假,你是当耳旁风?市委、市政府对你们的经济指标有过硬性要求?还是谁给你下任务、下命令了?还要,即使你把项目资金挪为他用,那物流园必然要黄,投资进去的几百万怎么算?难道不是财政资金严重流失?你作为县委书记,必须承担责任!”

周晓虎是老古板思想,认为钱只要没揣进个人腰包,只要花在工作上,就没啥问题,现在看到王鸿涛要追究责任,有些急了,说道:“王书记,我要不这么干,清河县干部职工的工作怎么办?民生工作怎么干?15年免费教育怎么搞?棚户区改造资金从哪来?我们实在是没办法呀!”

王鸿涛越听越生气,斥责道:“清河发展成这样,你没有责任吗?你这县委书记也当了五年了,几千万的财政收入丝毫没有长进你还好意思说?别跟我说没有功劳还有苦劳那套,延误了清河的发展,你就是清河的罪人!也别拿没有资源说事,没资源的县多了去了,难道都不发展了?我们的事业都是你这个心态,如何能发展?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乱作为也是腐败!把清河县交给你们是要带领老百姓致富的,清河20几万人民等不起!还有,中央八项规定颁布了几年了,仅仅一天时间,我就看到了你们大量的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公费旅游,就那几千万财政收入,你们怎么能舍得如此挥霍?难道你这个县委书记没有责任吗?”

几句话把周晓虎说的无言以对,顿时哑口无言。

沉默了一会,王鸿涛经过深思熟虑,说道:“老周,你也是老资格县委书记,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但是时代在发展,我们必须要改变观念,才能跟得上日新月异的发展要求。这样吧,我想调整一下你的岗位,先去市里任个局长,等政协有了空缺,去当个副主席,解决一下你的待遇问题,你看如何?”

周晓虎仔细想了想,其它这几年他自己也觉得工作干的吃力,每次去市里开会、综合考评,自己脸上都臊得慌,但是清河的情况他真的无能为力去改变,去市里不失为一个好去处,而且解决副厅级待遇也是每个处级干部梦寐以求的结果,自己年龄不小了,该给别人腾位置了!

“书记,我同意!市里能安排哪个岗位?”

王鸿涛想了想,说道:“安监局局长空缺,你这性格和工作作风很适合安全监督工作,你觉得怎么样?”

周晓虎心里暗喜,这是个好去处呀!虽然责任大,但权利也很大,便马上答应了。

看着周晓虎欲言又止的样子,王鸿涛笑着说:“老周,我说话肯定算话,副厅级你不用担心,时机成熟了你直接来找我!”

周晓虎尴尬道:“书记的话我自然放心,只是在县里干了一辈子,忽然要走了,还真有些舍不得。”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丑话说在前面,要是安监工作拿不下来,我也要追责,什么副厅级你也不要想了!”

周晓虎拍着胸脯保证:“书记,放心吧,搞经济工作我是差点,但是条条框框的工作不在话下。”

想起刚才县长高伟强还为自己着想,虽然平时工作有些不对付,但那都是理念的碰撞,无伤大雅,想着留下点香火情,有些事情还是要交代的,便说:“书记,清河经济没发展起来,是我的责任,我想推荐县长高伟强,这个同志是有想法的,提出建成全省最大的万头黑牛养殖基地,着力构建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畜牧产业体系,因为财力问题被我否决了,他对清河的情况了如指掌,或许是个合适的人选。”

王鸿涛有些意外,看来还是对下面了解太浅了,便打算好好考察一下这个县长。

过了会,县委办主任过来汇报,参会人员全部到齐,询问王鸿涛是否现在开会。

王鸿涛让他们都过去,在会议室等会。

接着,拨通了省委书记陈家忠的电话,接通后汇报道:“书记,我想调整一下清河县的领导班子。”

陈家忠问道:“什么原因,如何调整?”

“书记,清河县财政收入迟迟破不了亿,领导班子裹足不前、缺乏创新,工作没有思路,管理比较混乱,制约了清河的发展。我想把县委书记调安监局当局长,那个岗位更能发挥他的作用,至于县委书记,我想考察一下。”

“领导班子不作为也是极大的腐败问题,银州市的各县区两极分化太严重了,神州县财政收入几十个亿,这个清河县仅仅几千万,是得下力气解决了,要想火车跑得快,还得车头带,配备一个锐意进取、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关键,我同意你们的调整,你和省委组织部沟通吧,县委书记是省管干部,得上常委会研究。”

“感谢书记的支持!”

挂了电话,王鸿涛又联系了省委组织部长李忆笑,这种调整市里有极大的话语权,省委一般会尊重市里的意见,除非有特别需要下放的干部。李忆笑听到陈书记已经同意了,让王鸿涛尽快上报方案,他会尽快提交省委常委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