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谁敢与我争雄?(1 / 2)

加入书签

杨一清不疾不徐,保持日行十五里的标准行军速度,速度不快,却能始终保证明军将士的战力。

事到如今,他已是不急了。

无他,延绥援军已尽数赶往战场,又有李先生亲临,肯定能按住欲冲锋陷阵的皇帝,那还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张永有些急,可皇帝言明让杨一清执掌大军,他也不好指手画脚,所幸距离不算远,便也只好沉闷下来。

~

“他们去了大同城!!”

土坡上,王勋望着这一幕,惊得魂不附体。

大同兵力不过两万余,他带走八千,威武大将军带走八千,余者不过七千,这能守住吗?

他是大同总兵,若辖区被攻破,他这个一把手需负主要责任。

“江游击,速去拖住他们。”王勋急吼吼道。  

江彬一脸为难,道:“总兵大人,鞑子以骑射殿后,我们追击只会被放风筝啊。”

“不用急着追。”李青安抚道,“这会儿宣辽主力援军估计已到了大同城,便不到,亦不远矣,城上有守军近七千,且有整套守城器械,鞑子一时间破不了城。”

“万一呢?”王勋不是不懂,可他关心则乱,道:“威武大将军可是把威武大将军炮都搬了下来,守城难度定会成倍增加……”

“大帅留了一些,没全部带上。”江彬解释。

王勋还欲再辩,李青打断道:“当务之急,先与主力汇合,稍加休整之后再行追击。”

“唉…!就怕时间不赶趟了啊!”

“有坚城利炮,不至于一触即溃。”李青笑了笑,道,“这么长时间的艰苦战斗,再不让歇歇,将士们也受不了不是?”

王勋轻叹一声,默然点头。

两路兵马合兵一处,打扫战场,埋锅造饭,很快,空气中弥漫着食物香气……

死马肉远不如猪肉好吃,不过,生死战场之上没人在乎这个,能活下来都是莫大的恩赐,何况还有肉吃。

士卒们歪歪倒倒一片,有那急不可耐者,肉还带着血丝便一刀插进锅中,挑起来大快朵颐,烫的直掉眼泪,就这还边吃边乐;也有那受了伤,难忍疼痛,继而破口大骂……

残酷的战斗之后,只留下一片狼藉,朱厚照漫步其中,看着这一切,不禁动容,同时对战争的理解更加深刻。

“辉煌是用鲜血浇筑的。”李青说。

  

朱厚照缓缓点头。

“可我真错了吗?”

“从结果来看,没错!”李青轻轻叹道,“打仗哪有没伤亡的?这一战无论战果,还是战略意义,都取得了重大成功。只是风险也着实太大了些,而且……”

“而且与我名声不利是吧?”朱厚照道。

李青颔首:“鞑靼伤亡很大,然,明军的伤亡也不小,若坚守不出,长此以往的打持久防御战,伤亡可能还会更大,且难保不会出现鞑子闯入大明腹地劫掠的情况发生,可那是缓慢的,长时间的,容易接受的。而一下伤亡这么大,就有些让人难以接受了。京中那些人于公于私,都要跟你撕起来……”

朱厚照嗤笑,耸肩撇嘴:“我不在乎。”

“你可以不在乎他们,却总要在乎这些舍命守土的将士吧?”

“这是自然。”朱厚照豪气道,“战后大赏三军,我可不是小气的人。”

“嗯,有一点你要牢记,军队是不能画大饼的,画了就必须实现,否则下次就没人敢拼命了。”李青道,“此外,受伤的战士也要全力救治,若不幸成为残疾,亦不能放弃,让他们留在军队吧。”

朱厚照沉吟道:“我可以给予他们后半辈子生活所需的财富,但留在军队……怕是不太妥当。”

“你当明白,残疾是会被嫌弃的,他们很难再融入新的生活了,也容易被欺负,朝廷的赏钱不定能花在他们自己身上。”李青说,“养在军队是为了向将士传达一个信号——大明不会让战士们的血白流,会对每一个为国奋战的将士负责。”

顿了顿,“残疾不等于无用之人,可以给他们创造一个再就业的机会,比如器械保养、维护,甚至可以引进一些国有产业在军区附近开办,比如瓷窑,比如织造,找人来教他们这些技艺,让他们的生活有保障,彼此都有残缺,自卑便也不存在了……”

这时代医疗条件落后,真若伤到四肢尽断,根本救不回来,缺条胳膊断条腿都是极限了。

李青说:“唯有如此,战时将士们才敢舍命!”

“当然,这只是一个粗糙的设想,具体还是要斟酌商议,以便保证可行性。”

“嗯…,不错的设想。”朱厚照缓缓点头,“战斗结束之后,与杨一清,王勋他们好好议议。”

李青微微点头,轻叹道:“战争是残酷的,发动战争要以止战为目的才是正道。”

朱厚照眺望远方,战斗虽已结束,却仍残留着大量的血腥场面。

这一刻,他真正对战争有了敬畏心。

“我明白。”

鞑靼小王子一路吃瘪,并非智商欠费,更多原因是时运不济,如明军的不按套路出牌,如明军恰到好处的驰援,如接连几次大雾……  

事实上,抛开这些非人力的因素,小王子还是挺聪明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