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终不察夫民心(2 / 2)

加入书签

牛磊被刘静怼了一下,一时语噻。

旁边的王永言说:“咋跟你叔说话咧。”

刘静说:“谁挡着我们桃花村的路,我就这样跟谁说话。”

王永言说:“他苏小北随便走几下群众,就能把桃花村的路蹚平了?”

刘静说:“最起码他将桃花村放在心里了。”

这句话又把王永言怼的无语了。

旁边的李勇,觉得这个平时文静的小丫头,今天似乎有了洪荒之力,索性把头埋在了桌子上,不去招惹。

刘静和苏小北出了村委会,便直接往村南头的小学走去。

刘静说:“苏书记,您不能全怪他们。这些年村民了吃了不少当官的苦,寒了心。都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在我们这里还有一句说法,叫铁打的贫困盘剥的官。那些当官的只想着自己的帽子,根本不管百姓的日子。”

苏小北听她这样说,一愣:“不能这么说吧,你说的那只是少数,共产党的官不管百姓的日子,那还管啥?”

刘静也不反驳,只是一个劲的往前走。她走得很快,苏小北也尽量赶上他。

“为什么要帮我?”

“因为我感觉您跟他们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您的眼睛里有光。”

苏小北没听明白,问道:“有啥?”

“有光。有奋斗不息的光。”

苏小北笑了笑,说:“我还是第一次听别人这样说我。”接着他又问道:“我们这是要去哪?”

“去桃花村小学。”

苏小北突然大悟。学校老师没有村民那般复杂,又是最好了解桃花村的地方。每个家里都有孩子,每个孩子有都去上学,老师自然也对每一户情况有些了解。这种得来全不费工夫的事,他怎么就没有想到。

他对眼前这个小女孩多了几分佩服。

两人来到桃花村小学,学校不大呈“品”字形分布,其中正面是三层的教学楼,两边分别是老师宿舍和杂物间。

校长张文斌听说苏小北来了,主动迎了出来,说:“苏书记,别看我们学校小,以前可是很有名气的。你看那边的杂物间,以前可都是过来借读的学生的宿舍。”

“还有来借读的?”

“以前,有一个高老师,教学水平很高,每次小升初都能......”张文斌说到这里突然就不说了。

刘静有些悲伤的接着说:“后来,高老师被教育局冤枉偷考题,不堪侮辱,上吊了。我是他教过的最后一批学生。他跟我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人穷但志不能穷。”

张文斌说:“不提这些伤心事。苏书记,里面请。”

他把苏小北请进自己的办公室。

苏小北听着隔壁教室传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的读书声,似乎又回到读书的时候。

张文斌倒了杯水,递给苏小北,说:“我这环境相比桃花村要好很多,就是吵了一点。”

苏小北接过水,说:“没有,他就喜欢这个书香气。要不是家里拦着,他差点就到他们村当老师了。”

几人寒暄几句,苏小北将昨天走访的事大体上说了一遍,诉苦道:“我本来想通过走访了解桃花村的情况,没想到不是被轰出来,就是被追着满街跑。实在是没有办法才向您讨教了。”

张文斌听说了苏小北被李得福追着打的事,笑了笑说:“不怪他们,政府欠他们太多了。说要集资修路,钱交了路没修。说要装路灯,装了又不给通电。社保交到镇上,钱却没打到老百姓的账户上。啥事都要钱,啥事有赶不到点子上。你说他们能没得怨气?能给你好脸子?”

苏小北听着张文斌说,心里却如同打翻了调料柜——五味杂陈。

官员的不作为,消磨了村民的信任。

他要做事,就必须先要百姓相信自己、信服自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