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冲冠一怒仗执言(2 / 2)

加入书签

很快,侯部长被拦车的是传到了周建国的耳朵里,周建国正在开会,听闻后着急的从省政府赶往信访局。

同时,洛川,东临马上成立了应急小组,前往省城做好安抚劝导工作。

洛川市委书记曾杰在会议的空隙徐茂林通话,他压低声音说:“你还想捅多大篓子?这件事搞不定,你我都回家种地去。”

省长周建国见了侯部长不断的道歉:“老首长,是我工作失误了,让您见笑了。”

侯部长脸色殷勤,冷冰冰的说:“你给我好好上了一课啊。”

周建国听了侯部长的话,后背冷汗直冒。

侯部长是应邀来参加江南省组织干部培训大会的,没想到在半路会有这个插曲。此刻的他心情极其糟糕,并没有在乎周建国尴尬的脸色,自顾自上了车。

原本侯部长是没有答应参会的,可是临时改了注意。既然到了江南省他还是决定出席一下,一来给自己这个老部下打打气,二来也免得别人说他太官僚。可是遇到这样的事,他的心情岂能不糟糕?

领导来了,会议的议程就得改一改。首先是组织部长刘昌源宣读《江南省省委省政府关于领导干部考核的通知》,再就是几个代表的市委书记上台发言,介绍本市的选拔任用情况及在选拔过程中遇到问题。虽是事先准备好的冠冕堂皇的话,但一个个都情绪激昂。侯部长也是饶有兴趣的听着,不时点头,在笔记本上记一下。终于指定代表发完了言,周建国说:“现在请首长给我们作重要指示。”

会场上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侯部长摆摆手,笑着说:“建国啊,我有言在先,我是只带耳朵,不带嘴巴。”

会场上的掌声更热烈。

侯部长笑着说:“看来我是被逼上梁山了。”

大家又笑了。侯部长正了正身子,开始讲话。他先谈了中组部关于领导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条件,对江南省干部考核的一些具体措施,他都赞成。

他语重心长地说:领导干部是国家生力军,推进政府体制改革,逐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考核体系,维护地方政治生态,是实现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各地内部要多一些团结齐心,少一些勾心斗角。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增加主动性和紧迫性,取得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说过这些,他又讲了国外的吏治体系,从北美、欧洲,讲到南美和非洲,接着又讲到亚洲。从国际拉回国内,又讲了目前我国的真实状况。从城市讲到乡村,从中央讲到地方,讲到高校,讲到企业....….

大厅里,只响着领导人的声音和代表们记录时笔尖的"沙沙"声,地上掉根针都能听见。说完这些,他又说:“当然,局势朝着我们需要的方向发展,干部的整体素养不断提高。但是仍有一些问题让我们触目惊心。贪污腐化,形式主义,不正之风,是让我最头疼的东西,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意见最大的方面。日甚一日,甚嚣尘上呀同志们。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些毒瘤不摘除,我们的党和国家早晚会完蛋。”

领导说到了严肃的问题,台下的人自然也严肃起来。

侯部长接着说:“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求我们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但有些人是不是这样呢?有没有把自己的利益放到党的利益和群众的利益之上呢?某些人当官不是为了当公仆,而是为了当官老爷,为了发财,为了套小老婆。我奉劝这些人要悬崖勒马,否则人民不容你,党纪国法也不容你。”

下面的人认真的听着,严肃的在笔记本上做着笔记。

侯部长说:“建国啊,东临是你们哪个市的?”

周建国听到侯部长问话,知道领导要说什么,从笔记本上抬起头,有些慌乱地说:“洛川市。”

下面开会的曾杰听到侯部长提到东临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

侯部长放下茶杯,望着台下的众人说:“今天上午我的车被堵了,我让秘书帮我问了一下,堵车的人说是东临县桃花村的。我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他们的村书记被抓了,他们去县里反映情况,结果人也被抓了。建国,这件事你知不知道?”

周建国知道侯部长接下来将要说什么,表情瞬间变得尴尬起来,说:“不知道。”

"如果不来一趟江南,我也不会知道。一个农村的书记,为了农民的利益,动了上面的一点钱,竟搞进了监狱,也算千古奇事。你们查了没有呢?查了落实了没有呢?落实了管了没有呢?为群众做事怎么就算错了。后来我想了想,哦,原来是程序错了,错哪里了呢?就是错在形式主义上嘛。这么小的事,现在搞的沸反盈天?是他们要把小事故意搞大吗?不,是我们的政府,政府的官员,没有把人民的冷暖疾苦放到心上,层层不管,层层推诿,层层刁难。也像我今天的发言一样,人家也是逼上梁山。一粒芝麻,就这样变成了西瓜;一个蚂蚁,就这样变成了大象。一个农村的书记,体恤百姓冷暖,没按要求搞硬化就要被抓。人家上访,当地公安局就把人家抓了起来。那么是谁把他们逼上梁山的呢?不是我们共产党人,是那些喝着劳动人民的血,又骑到劳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

说到这里,侯部长人脸色铁青,拍了一下桌子。会场上的人谁也不敢抬头。省长周建国从里到外的衣服都湿透了。领导人接着说:

"人家要致富,有错吗?我看,没有错。共产党的目标就是带领全体人民一同致富。人家给他们生路,我们就断他们活路,他们能不告状?那么又是谁逼着他们去告状呢?不是我们共产党人,仍然是那些喝着劳动人民的血,又骑到劳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

侯部长转头对周建国说:“建国啊,这样的官老爷我们要不得啊。”

周建国也脸色铁青,像鸡啄米—样不断地点头:"要不得,要不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