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打台球(1 / 2)

加入书签

借不到钱并不代表就戒了赌。沈云光虽然从老沈这里弄不到钱,但还是可以从他母亲那里要到一些钱的。钱的数量减少后,又因为到处借不到钱,沈云光赌博的瘾头便不再有那么大。老沈知道想叫儿子完全戒赌也不太可能,所以对他母亲偷偷给沈云光钱的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个任何事物都野蛮生长的年代,新奇好玩的娱乐项目一个接一个的在中江市的大街小巷铺开。沈云光作为中江市的第一批富二代,当然要什么事情都尝试一下。

台球是一种优雅的体育运动,大家目前看到最多的就是电视上穿着高档礼服的绅士们打的那种叫斯诺克的台球。目前只有在一些高档的会所和宾馆里才能看到台球桌,台球看起来似乎是一种小众的运动。你可能无法想象,台球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却是以街边台球的方式风靡全国的。

电影院的广场上,街边小卖部的门口,电话亭的旁边甚至就在胡同口,那种只有四条腿加一个盒子的简易台球桌吸引了无数青年男女的目光,消耗了年轻人无数的青春岁月。

凡是流行的,沈云光必定会喜欢。他虽然没有多少用于赌博的钱,但他毕竟是沈信的儿子,中江最大私营企业老板的儿子,打打几毛钱一场的台球那对沈云光来说就是毛毛雨。

张雷自从把沈云光带入了赌博界,就开始成为了沈云光的保镖兼跟班。那没办法,谁让人家钱多呢。他俩之间的称呼呢,也从阿光变成的光哥,从雷哥变成的阿雷。自从沈云光在赌场借不到钱以后,他俩便开始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台球案子上。

大众电影院的门口有八张台球案子,是那个时候中江市较大的台球经营场所。一到了晚上八九点钟的时候,常常有上百人聚集在附近。每张台球桌边都围着一圈的人,打球的,看球的,吆喝的,提着篮子卖东西的,什么人都有。

这一天沈云光和张雷晚饭时喝了一点小酒,然后相约着去打台球。两人说好了要大战三百回合,天不亮不回家睡觉。

到了大众电影院的门口,那个时候的人还不算多,正好有空的球台。沈云光掏出一张十元的大团结,啪的一下拍在老板的手心里说:

“不用找了,包一张台子的通宵。”

那个时候打球的人虽然多,但一张球台一晚上顶多也就是挣个五块钱。现在沈云光一手出就是十块,老板乐的嘴巴都咧到耳朵边了,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不过,我要那张台子。”沈云光指着角落的一张崭新的球台说。

那张球台上有人正在打球,是两个穿着工厂工作服的年轻人。老板一听沈云光要那张球台连忙说:

“好好好,没问题,你等着,我去说。”

球台的老板既然发了话,又免了他们那局球的台子钱,两个年轻人倒也没说什么,只是换台的时候多瞥了沈云光他们几眼。

沈云和与张雷换了台子后,两人便开始闷着头跟台子上的那些花花绿绿的球较劲,根本没注意周边打台球的人越来越多,看热闹的人也越来越多。

换了球台的那两名工人玩的那张台子此时已经由两个人变成了六个人。他们都穿着一样的工作服,工作服的左胸前绣着四个小字“中江二化”,他们都是中江市第二化工厂的工人。

“啪”的一声脆响,一位身穿“中江二化”工作服满脸络腮胡子人果断的出杆打击了白球。白球受到击打后“刷”的一下往前径直奔着黑8而去,可是当白球将要撞到黑8的时候,球台上的一个小凸起却让白球变了向,从黑8的旁边擦肩而过。

“他妈的,这是什么破球台。”络腮胡子把木头球杆扔到球台上骂道。

“哈哈哈,技术不好别怨台子。”对手笑话他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