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皇帝终于想起了他的战神表弟(1 / 2)

加入书签

大明

  顺天

  仁寿宫

  这是新皇宫的三期工程,宣德皇帝朱瞻基特设立给太后张妍的荣养的居所。

  此时,穿着一身黑色狐裘锦袍的张克俭,正坐在下方的椅子上,给自己这位皇姐姐求着恩典。

  “我的皇姐姐哎!那些个文官有下边的冰敬、碳敬,勋贵更是跟着大外甥做海上的生意发了财,就你家弟弟,人嫌狗厌,我全家人都快饿死了。”

  张克俭在太后张妍面前大倒苦水,言而总之,就一个意思,再开互市,把宣府的互市的专营权给他。

  之前,王宇为了坑草原人一波,用得到这位舅舅的猪脑的时候,当然愿意带他一起玩。

  等用不到张克俭了,王宇自然是不带他玩了。

  不过现在张克俭又搭上了新路子,孙若微当上皇后之后,把伺候宣德皇帝朱瞻基不错,不但立她当了皇后,居然还给靖难遗孤平反了。

  与孙若微从小的青梅竹马的靖难遗孤徐滨,甚至还入朝为官,成了一个支持皇后的新派系。

  不得不说,这以剧里人设延伸出的孙若微,是有些手段的,居然能自己搞出一个靖难遗孤派系。

  不过,也有可能是宣德皇帝朱瞻基为了制衡朝臣,才顺水推舟,让这批靖难遗孤中的佼佼者进了大明朝堂,给那群文官提个醒。

  都提莫的别乱来,朕可不止你们一批文臣用。

  也不知道这好圣孙为靖难遗孤平反这事,永乐大帝会怎么想。

  这不就是变相的承认了,永乐帝靖难,就是造反吗?

  会不会等这位好圣孙下去之后,永乐帝想抽他几个大嘴巴子。

  不过想来宣德皇帝朱瞻基是不怕的,因为他亲叔叔汉王朱高煦都被他烤了,你说他还怕见老爷子吗?

  今日张克俭这没脑子的人,就是受了徐滨靖难遗孤的蛊惑,这才来建议开放草原互市。

  主要是传统文官一般家里是大地主,也不全靠下边的冰敬、碳敬。

  靖难遗孤这些朝臣想要有自己的财源,在朝中只能靠着孙若微这个皇后支持,所以他们也迫切的想在朝外开辟一条财路,反过来支持他们正治上的靠山。

  重开与草原人的互市,就成了这些靖难遗孤系的朝臣打的好主意。

  现在宣德皇帝朱瞻基那边,自然由皇后孙若微去劝说。

  而张克俭这边,则是徐滨的一步闲棋。

  只要太后张妍愿意站出来说话,宣德皇帝朱瞻基那边,大概率是能通过的。

  这边跟草原互市的事,宫里宫外讨论的热火朝天。

  王宇这位靖国公,大明左都督府的左都督,定国大将军,却躲在在顺天国公府的被窝里,搂着美妾造娃的同时,不忘含饴弄孙,一副不问世事的样子。

  暗中王宇一直用臭皮囊化身闯王,带领着闯军在东南半岛和中南半岛为汉人开疆拓土。

  宣德十一年

  今年,已经是王宇来到大明的第二十个年头了,历经大明三朝,大小五十余战,从无败绩。

  算算岁数,王宇都已经是年近四旬的老汉了。

  性格跳脱的大女儿,嫁给了被贬为东平侯朱勇的嫡子,外孙也有了。

  不得不说成国公朱勇真惨,王宇带来的蝴蝶效应,直接让他家祖传的国公之位被撸了。

  不过和王宇成了儿女亲家,这事倒也算弥补了他。

  至少大明还真有土木堡之变的话,王宇还是会保下这个朱勇小老弟兼亲家公的。

  王宇和胡善祥的嫡长子,更是参加去年科举,然后...

  光荣的没考上

  不愧是王宇的亲儿子,没啥学习的天赋。

  生下来就是靖国公的嫡长子,加上王宇压着他弃武从文,他也没啥学习的动力。

  宣德皇帝朱瞻基这位姨表伯父,为了不让王宇丢脸,还是给他荫袭翰林院侍读一职,俱从七品。

  简单换过来说,就是先当个帮阁老起草文书的秘书偶尔有监督皇室子弟读书的机会,然后慢慢的再给他走养才储望的路子。

  等将来科举,这翰林可以去做监考官,那一年的考中的举子,基本都可以算是他的门生。

  这些人到大明各个地方做官,待他桃李满天下的时候,就可以考虑入阁之事了。

  这就是大明阁老潜规则,必须翰林出身的原因,别说,还真有一定道理。

  有了遍布各地的门生支持,你这阁老的政策才能落实到地方啊!

  所以面对宣德皇帝朱瞻基的示好,王宇也识趣的带着大儿子,主动去宫里一番谢恩,与这位表哥拉拉家常。

  宣德皇帝朱瞻基只是忌惮王宇在军中的威望而已,并不是要除掉这位大明的国之柱石。

  所以王宇近十年不问世事之后,只顾着沉溺于美色,王氏子弟的在军中的发展,反而变得比以前顺畅起来了。

  王氏子弟在大明一众勋贵中,大有成为明军中层的绝对力量的意思,能切开将领和底层士卒的联系。

  没办法,王氏子弟繁荣昌盛,和王宇的努力分不开,王宇的大孙子都出生了,他的一些叔叔、姑姑都还在娘胎里呢。

  感觉系统给的无限精力lv3,以及三十个增寿十年蟠桃的外挂,王宇似乎越用越歪了。

  王宇老实在家里呆着的时候,当然也没忘利用手里的一支隐蔽的侦查力量,暗中了解着大明的消息。

  当然了,由于不敢太明显,王宇这支刺探消息的力量,主要还是分布在大明的顺天,以及应天两京十三省的紧要之地。

  像大同、宣府,几个比较重要的几个城市和边关,军中的王氏子弟的传来的消息,王宇甚至比宣德皇帝知道的还详细。

  比如,真腊国王求援的消息,王宇就比宣德皇帝知道的晚一点点而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