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贺兰古卷(一)(2 / 2)

加入书签

听两位老师信任,又带有命令的语气,向北寒也就不再推脱了。从包里掏出一副崭新的白手套,戴在手上。

打量了一下箱子中一卷一卷整齐码放的卷轴,向北寒在上面捧起了一卷相对较小,放到了旁边早已准备好的工作台上。

这个时候,除了邓伟伦、杨起荣高度紧张地盯着向北寒的动作,赵勇、蒋英城,包括吴尊峰也都围了过来,一眼不眨地看着向北寒手上的那卷东西。

轻轻地展开上面包裹了三层的绢帛,就看到里面露出了呈现出姜黄色的纸卷,从露出的页面上看,还有很浓重的墨迹。

“小北判断的没错,是古书。从纸张颜色上判断,怕不是要在千年以上了。”

杨起荣对邓伟伦说道。

点点头,邓伟伦没有回答杨起荣的话,对向北寒说道:“小北!你动手把书展平,动作一定要轻柔,这些纸张经历了千年的岁月,已经变的非常脆了。”

此时的向北寒也非常紧张,他很清楚自己的手正在和千年以前的人进行这某种沟通,可千万不能出差错,否则,毁掉的就是千年的文明。

弯腰确认书卷上没有粘连物后,向北寒才双手配合着把五十多年来一直呈卷轴的书慢慢展开。

邓伟伦的担心很正确,虽然他已经很小心了,但那卷古书上还是掉下来部分碎裂的纸屑。好在不是带有文字的部分。

小心翼翼地把第一页展开后,上面显露出的是一串串像阿拉伯数字,又向古代梵文的符号。虽然向北寒对古代文字研究的不多,但大体主流的文字他还知道一些。

“邓老师!这是文字吗?我从来没见过。”

向北寒轻轻地把书页转向了邓伟伦那一面,问道。

除了书画文物的研究鉴定,邓伟伦对中国、乃至东方的古文字都有一定的研究。

看到那些一串串连在一起,显得杂乱,又有一点儿规律的符号,邓伟伦略微激动地说道:“这当然是文字,是佉卢文,一种同非常古老的文字。是公元前三世纪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期的文字,全称是‘佉卢虱底文’。这种文字使用时正是佛教发展时期,有许多佛经就是用佉卢文记载的,并通过丝绸、随着佛教的传播发展,进入我国西北地区的。公元三到四世纪在塔里木盆地南道的于阗、鄯善等地流行。”

“这已经是一种死亡文字了,能够解读它的人恐怕比能解读西夏文的人还要少。我也只是知道这种文字,并不会认读。我估计这卷书也是用佉卢文抄写的佛经。不过,让我惊喜的是,以前发现的佉卢文都是书写在木牍、木简、丝绸,以及钱币、羊皮,甚至是石头上的,在纸上书写的佉卢文还是第一次发现。这对我们研究古代西北地区物质生产,以及文化交流情况很有帮助。”

眼见着随意打开的一卷都是考古文化价值极高的文物,邓伟伦和杨起荣当即决定,要把箱子中的古代书籍运到专业的考古实验室,请专业的纸质文物修复师进行专业的操作,以确保这些跨越千年的历史文物能够保持最大的完整性。

两个人都是国内考古、历史文化研究领域泰斗级的人物,几个电话就联系好了北京最好的考古实验室。又从北京故宫博物院调来了两位专业的古代书画修复专家。

同时,定在第二天,在银川西夏王陵考古研究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启动“贺兰山古代文献考古研究工程”。

在这个工程中,向北寒又将露面最多的主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