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5章 教育的重要性(2 / 2)

加入书签

而且孔颖达其实是搞经济的,在李恪参与之前,孔颖达虽然负责国子监那一部分,但他对大唐的财政运转等方面也是有自己的理解。

当然这个时代的经济研究跟后世相差极大,所以在李恪插手之后,孔颖达就发现自己的一些研究跟不上了,他也没有更多的心力去学习。

主要是很多全新的概念都是需要从头开始学习的,并且还需要对算学进行精修。

而孔颖达这个年纪肯定是不可能了,所以他专心开始做教育事业,作为孔子的后人,孔颖达也算是做了自己祖先该做的事情了。

所以他现在对教育事业也很上心,而且孔颖达想的也很透彻,要是他将这个教育事业做好了之后,他孔颖达虽然未必能比得上自己祖宗孔子。

但后世在史书上的名头,想必也绝对仅次于自己的祖宗了。

教育这个东西乃是一国之根本,所以他想的透彻,而殿下这么做了,孔颖达自然也是统一,而且执行也很干脆。

这个时期的儒家跟后面两三个朝代之后的儒家还不一样,至少现在的孔颖达还能够将自己祖宗那句“三人行必有我师”时刻放到心上。

三人行必有我师,那大唐如此之多的学科必然是有其用处的。

“老臣一生也别无他求了,只想看大唐的教育事业能够在老臣手里腾飞,就足够了。”孔颖达笑着道。

“孔尚书,不觉得这样推广学校,儒家的地位降低了吗?孔府的影响力可就不再了。”李恪笑眯眯的问到。

孔颖达笑了笑,然后才淡淡的开口道:“殿下此言虽然正确,但也未必正确,虽然说看来儒学的地位是有所降低了。”

“但先祖有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大唐如此之多的学科增加,这对儒学的促进和发展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更何况儒学一直都是出于领导地位的,因为不管大唐如何发展,政治方面不管是从学术还是从职业来说,它都将是出于领导的位置。”

“而只要政治方面处于领导位置,儒学就不可能被淘汰,也一直都会出于领导位置。”

“儒学诞生已经一千多年,迄今为止,儒学早已经深入这片土地的方方面面,它无时无刻不在施加着影响,有这样就已经足够了。”

“就像是殿下您喜欢共赢一样,学术又何尝不是如此,多家学术多点开花,这样的竞争才能够保证学术的更新。”

“当年诸子百家之盛世局面,现在想想都令人神往。”

“所以老臣没有什么不甘心的,因为未来的辉煌,也注定有儒家一份功劳。”

孔颖达笑着说完,这些就是他内心的想法,有些事情,你得一分为二的看才行。

李恪点点头,他算是看明白了,这些人啊,一个个都是人精,他们或许会做蠢事,但做蠢事并不代表他们真的蠢,并不代表他们想不到。

而是他们在赌你的底线,或者维护他们的底线而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