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安庆之战(一)(1 / 2)
随着林一凡在六安城取得的胜利,舒城、桐城、霍山、岳西、潜山等地的日伪军纷纷闻讯不战而逃,不少伪军们甚至在林一凡麾下的大军兵临城下时,便立刻起义,双手奉上县城和几个跑得比较慢的日本兵俘虏。
六安城一战,林一凡麾下的义军已经打出了气势来,他们心里早就没了一丝对日军的畏惧了,小鬼子也不过如此罢了,被子弹打中也一样会死翘翘,有什么好怕的,他们要把曾经被小鬼子肆意欺辱的仇都给报了!
安庆城内的日军最高指挥官是个联队长,名叫久保田永申,他在阿南惟几的命令下,只能带着部下守军选择集中兵力,固守城池,不过他们根本不敢在野外和国军战斗。
安庆城县政府的作战指挥室内,久保田永申正在和手下人讨论着要如何死守,他脸色难看,双颊紧绷,语气有些愠怒道:
“那个林一凡已经抵进桐城了,桐城只有一个中队的帝国士兵驻守,根本支撑不了多久,最快明天下午,支那人的军队就会抵达安庆,我们必须要在今天想出可行的策略来应对!”
手下人都苦恼地皱起了眉头,面面相觑了好一会儿,也没人能想出可行的办法,指挥室里一时沉默了起来。
久保田永申虽然心里也害怕林一凡,但他依然无法忍受手下们表现出来的畏惧和退缩,他猛地一拍桌子,愤怒地大声骂道:
“你们是大日本帝国的军人,怎么可以惧怕那个虚张声势的支那人,简直是丢脸至极,丢脸至极!”
手下们面露苦涩,都低着头不敢说话,但又害怕长官再次发怒,一个参谋大着胆子提议道:
“联队长阁下,我们可以派出一个中队的帝国勇士在桐城通往安庆的路上埋伏起来,在支那军队前锋路过的时候,猛然发起突袭,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此话一出,在场的几个中队长当即脸色大变,这哪里是去偷袭啊,这分明就是让他们去送死啊,其中一个急忙出言反对道:
“联队长阁下,万万不可!以林一凡的实力,他肯定能猜到我们会在哪里设伏,然后反伏击我军,我们的任务是守住安庆,不能白白损耗军队的力量啊!”
一旁的其他中队长也纷纷赞同道:“上村君说得没错,对付林一凡和他那支恐怖特战队一定要谨慎,不只是伏击不可行,偷袭也不可行,他绝对能猜得到我们的行动,出去就是白白送死!”
这几个中队长都非常恐惧林一凡的实力,每个人都非常害怕会被派出去直面林一凡和“利刃特战队”,因此都在极力反对有关出兵阻击和偷袭的提议。
久保田永申虽然没有和林一凡打过仗,但他也听过许多这人在日军队伍中流传的事迹,特别是这段时间安庆也接收了不少从六安城侥幸逃出来的日军士兵,所以他十分清楚自己即将面对的是一个恐怖的敌人。
“上村君和堀北君的顾虑没问题,贸然出兵只会白白折损帝国军队。”久保田永申点头道。
“林一凡这个人非常狡猾,据回来的士兵说,他提前串通好了六安城里的帮派和大别山被皇军招安的土匪,在攻城的时候,城里的帮派和土匪同时发生动乱,这才让六安的皇军被两面夹击,毫无反抗之力。”
“真是一个卑鄙的支那人,我们也必须要严查安庆城中的大帮派,以防他们已经被林一凡渗透了!”其他军官也纷纷发表意见。
“联队长阁下。”一个副官忧心仲仲地劝道:“我认为我们当前最重要的是守住安庆,但以联队目前的兵力来看,恐怕最多撑不过三天,如果不赶快向总部请求支援的话,最终我们都会死在这里!”
久保田永申闻言死死皱着眉头,思索了好一会儿,才咬牙沉声说道:
“我会向阿南中将阁下申请支援的,到时林一凡的大军发起进攻,我们不能一味的守城,还有注意观察局势,做出预判,一旦局势有所不对,就想办法突围,所以各中队一定要提前做好突围的准备!”
“嘿咦!”
.
就在日军紧急商量对策的同时,林一凡很快带兵控制了桐城县,这座皖西南的咽喉之地,现在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日军,根本不敢分兵驻守。
在原本的历史上,桐城县曾遭受日军4次空袭、3次沦陷,这片富饶的土地遭日军蹂躏、侵占,房屋被烧毁、财产被掠夺、田地庄稼遭毁坏,平民遭杀戮、妇女遭**,赖以生存的家园几近毁灭,军民伤亡惨重。
1938年,日军飞机先后四次对桐城县进行较大规模的狂轰滥炸,轰炸桐城集镇和桐东义津桥、吴桥、周潭一带集镇与村庄,甚至是村镇学校,投弹近两百枚,炸死平民百姓几十人人,烧毁房屋数百间。
而后,日军部队在范家岗周围进行“扫荡”,大肆烧杀,将方松久等四十多名百姓推入姚庄大塘里,然后用机枪扫射,顿时一塘清水变成血水,百姓全部死于塘中,无一幸免。
不仅如此,在日军侵占桐城县城期间,还将战场上俘虏的一干余名国民党政府军押解至竹生弄全部枪杀,公然违反国际公约,棋盘岭伏击战后,日军疯狂展开报复,向挂车河附近村庄发射800多发炮弹,造成许多无辜村民伤亡,根本就是没有任何人道可言。
1939年,日军两次重兵进攻大横山,造成大横山守军四百多人牺牲,日军在“扫荡”桐城县青草镇和桐西抗日根据地时,野蛮地实行“杀光、抢光、烧光”政策,枪杀无辜平民十多人,**、活埋、逮捕二十多人,完全是丧尽天良。
而在原本历史上的1941年二月,还将发生“桐城桐东惨案”。
日军进犯桐东,先以飞机连续轰炸三个小时,炸死当地普通群众无数,尸横遍野,血肉横飞,惨不忍睹,并于第二天实行“清乡”,将王家排、许家排等地四十多户农民房屋全部烧毁,群众死伤六百余人,其中有一家五口全部被杀。
不过,现在有了林一凡的出现,就代表着这个惨绝人寰的悲剧已经成功被阻止了。
桐城县有些独特的战略位置,古为“吴头楚尾”“七省通衢”的桐城,接江趋淮,承东启西,东邻庐江、枞阳县,西毗潜山市,南抵怀宁县和安庆市郊区,北与舒城县相连。
在历史上,唐至德二年,唐肃宗因痛恨安史之乱的肇事者之一安禄山,下令将郡县中凡带安字的都改名。同安县改名桐城县,桐城之名正式载入史册。
从那一年开始,桐城作为县名延续了1200多年从未改变。直到后世的1996年,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让桐城经济跃升安徽前列,桐城撤县设市。古老的桐城以新的建制开启了崛起与江淮的文化旅程。
桐城自古就有城,明代时更是流传着“铁打桐城”之说。久居纷乱之地,桐城人摸索出了一套自保的本领。
据《桐城续修县志》记载,公元1576年(明万历四年),知县陈于阶筹银两万一干二百两,改桐城土城为砖城,城围六华里,高三丈六尺,设六座城门。城墙之高大,城池之坚固,堪称江淮之首。
而明未起义将领张献忠不到半天的时间全歼了明朝中都凤阳的两万官兵。然而,在此后的八年间,张献忠六次围攻桐城却始终未能得手,因此人们称它“铁打桐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