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朝堂会议(1 / 2)
第105章:朝堂会议
一会儿。
书房的门外,就来了两个人。
“来者见驾!”
小太监在门外停下,大声呼喊。
其中一名守卫弯腰作揖,迈步走进门槛,双膝下跪,大声呼喊:
“小人拜见陛下,钦差大臣的队伍,已经到皇城的大门外了。”
“元老说,他所请的先生,身后跟随着一万的岭南铁骑,先生要求大军也得跟着他进城,请陛下自行考虑判决!”
“哦,那元老有没有说,不让大军进城又怎么样?”
紫阳那碎金色迷人的眼睛,眯成了月牙状,睫毛长而微卷,嘴唇抿起一个好看的弧度。
守卫闻言,立马回道:
“元老说了,如果大军不能进城,那先生也不进城了!”
“好,朕明白了,你下去吧!”
紫阳挥手示意,守卫可以下去了。
守卫看懂了,行了个礼作揖,然后,站起来转身快步离开了。
“叩叩,叩叩……”
紫阳闭上了眼睛陷入沉思,右手的指头,不自觉的敲击着桌面。
半晌。
他猛的睁开双眼,眼睛里面闪过一缕精光,他朝着外面的小太监,大喊:
“小李子,十万火急,立马去通知满朝的文武百官,朕要开朝堂会议!”
“通知下去,十五分钟之内,必须到朝堂。”
“谁要是不来,或者迟到者,统统先给我撤了他们的职位,等以后再看他们的表现另用!”
“是,陛下!”
名叫小李子的小太监,立刻点头回应,随后,紧接着就小跑出去,安排人手。
紫阳决定赌一把大的,他明白张算子的意思,要想招揽人才,就必须表态!
而自己,则是借着张算子之事,顺便铲除朝堂之中的毒瘤,杀鸡儆猴,一举两得!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干里。
古代招揽人才,为了表达求贤若渴,当真是求真务实,全力以赴,呕心沥血!
比如:
文王拉车西伯侯姬昌,在羑里被殷纣王囚禁三年获释归国后,亟思访求贤才。
听闻姜子牙隐居在渭水河滨,便遂驱车前去拜访。
二人交谈中,姬昌见姜子牙果然韬略盖世,便邀其出仕,辅佐周邦。
姜子牙为考验姬昌求贤的诚意,要姬昌为自己拉车,方可登程跟随。
姬昌求贤心切,亲自为姜子牙拉车,于是有了君臣同离渭水的故事。
姬昌拜姜子牙为“太师”(武官名),尊称太公望,姜子牙成为首席智囊,辅佐姬昌建立霸业。
周武王即位后,尊为“师尚父”,成为周国军事统帅,人称姜尚。
姜子牙辅佐武王消灭商纣,建立了周朝。
又比如:
一提到求贤若渴,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刘备的“三顾茅庐”。
诸葛亮在《出师表》里说道:
“我本来是一个布衣百姓,在南阳自己耕田种地”。
“先帝(指刘备)不嫌我身份低贱,放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之中去看我。”
“向我咨询当下国家大事,我因此而受到感动和激励,所以才答应追随先帝为他效劳。”
如果刘备只是一般地希望得到人才,一般地做到谦虚待人,那他就做不到“三顾茅庐”。
三顾而不厌,那就必须是非常希望得到人才,招揽人才,需要的正是这种求贤若渴的精神。
言归正传。
紫阳下令后,就去沐浴更衣了,要更换一身衣服。
很快,他就来到朝堂之中,在大殿中央的金色龙椅之上坐着。
他静静的等待着,等着文武百官的到来。
此时的朝堂之上,一片肃静!
金碧辉煌的宫殿内,灯笼高挂,宫人们穿梭其中。
文武百官们身着华贵的官袍,脚踏金靴,鱼贯而入,急匆匆走向楼梯的朝堂大门。
他们或年轻英俊,或年迈稳重,但身上都充满着权力与威严。
他们的脸上带着急切而又严肃的表情,交谈时常常点头又小声的咬文嚼字,尽显其博学和智慧。
在朝堂门口,他们都会停顿一下,纷纷整理自己的官袍。
十五分钟后,时间一到。
随着小太监一声“上朝”的喊声,文武百官们立刻安静了下来,整齐地排成两行。
随后他们便迈进门槛,走进行殿,走到朝堂中调整自己的位置,仿佛一切都已经熟练成自然。
朝堂内烛火通明,陛下坐落在高台上,在朝的官员们,按照官阶的大小,依次排队站立。
整个朝堂充满了庄严的气氛,不时传来轻渺的钟鼓声和礼乐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