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考察欧洲(1 / 2)

加入书签

“内务府,是绝对不可能再成立的。”

赵源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并解释道:“过去的内务府体系,包括延伸的十三行总商制度,都是不利于工商发展的制度,因此本督是打算全部废除。”

“什么?”

一听到赵源不愿意成立内务府,甚至连十三行都要废除,众人顿时大惊失色,尤其是一旁的赵志都有些担忧,像这样的话怎么能在这个阶段说呢?

刹那间,除了潘正炜和伍崇曜等赵源的铁杆支持者以外,其他人的脸色多少有些难看——在众人看来,赵源这一举动多少有些卸磨杀驴的味道。

赵源环视了众人一眼,自然看出了他们心中的猜测,当即到:“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只有这样才对大家更加有利。”

“可是,大清有内务府,咱们也应该有内务府才对,要不然谁来伺候大都督?”

卢继光摇了摇头,他之所以想要成立内务府,就是希望能够进入内务府,从而实现商业上的垄断,到时候就可以舒舒服服地做生意了。

然而,赵源却拒绝道:“本督目前无妻无妾,暂时不需要人伺候,即便将来成家,也当以大业为先,内务府就不必了,只留侍从室协助处理公务即可。”

他继续道:“当然,我也明白你们的想法,觉得咱们拿下了广州,做生意也就不需要像以前那么辛苦,可以躺在功劳簿上赚钱,但是我要明确告诉你们一点,‘工商强国’绝非只是一句口号,复汉军下将不会有具备特权的行商,未来所有的行商,包括汇丰行都将会遵守都督府所公布的工商条例,在规矩下办事。”

“可是......”

还没等卢继光开口,一旁的潘正炜顿时打断了卢继光,他沉声道:“看看你们,这才哪到哪,就开始奔着好处来了......咱们得将目光放得长远,只有人人遵守规矩,这工商兴国一道才能让人走得下去,若是一上来就学着清廷搞十三行,那对其他的商家公平吗?”

“可咱们也算是打过仗的.......”

没等卢继光说完,潘正炜又拍了桌子,“这里谁没有打过仗?就你出息!咱们好好听听大都督怎么说,到时候说也不迟!”

潘正炜这一番话,果然镇住了卢继光,同时也让其他心中多少有些怨言的行商们安静了下来。

赵源沉声道:“说到底,我也是一个行商,汇丰行是我亲手打造出来的,也希望它能轻松赚钱,但是你们要明白,咱们为什么要造反?不就是为了反抗清廷对咱们的压迫吗?如今我们也才拿下了广州,距离彻底恢复中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若是我们现在就变成跟清廷一样的压迫者,那么还会有商人支持我们吗?”

“我们目前一定要团结,要团结更多的商人力量,咱们商人之间的确会存在竞争,可是竞争本身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将更有效率更加强大的行商留下来,将那些不思进取的行商给淘汰出去,这样我们只会变得越来越强大,而不是相反。”

“大都督,大道理我们都懂,可是大家伙支持你,不就是为了让你替大伙谋福利吗?”

角落里,一名行商大着胆子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赵源看了一眼那名行商,道:“你说得对,我的确会给大家伙谋福利,而这个福利就是向大家承诺,以后绝不会再有官府向你们无端索贿,只要交了应该交的赋税以后,所有的钱就都是你们自己的,官府绝不能再向大家威逼勒索!”

“其次,我会向你们承诺,一定会取消所有不必要的关卡路费,只要是在咱们的控制区域内,就能保证大家的货物顺利流通,全过程只需要交一次税!”

“再其次,我会给大家创造一个公平的干净的经商环境,官员将会为你们服务,而不再是骑在脑袋上为所欲为,这一切都是我对你们的承诺,目的也只有一个——工商兴国。将来你们还会有机会参政议政,成为这个新国家的参与者。”

听到这里的时候,众人反而有些不敢相信,这些福利似乎又太大了,赵源固然限制了他们的经营方式,却又给了行商更加宽广的道路。

潘正炜反而有些担忧,道:“大都督,可是让商人参与国家大事,若是再酿出吕氏之祸,绝不是对国家有利的好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