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满汉之别(1 / 2)

加入书签

近些时日随着气氛缓和,广州城内已经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热闹,连宵禁都已经被取消,大大小小的客栈也都纷纷开门营业,其中四喜堂便是其中一家,生意相当兴隆。

赵源微微一笑,这个‘湘上农人’倒有几分意思,莫非是希望他像刘备一样去三顾茅庐请贤出山?

若真是真才实学之辈,赵源倒不介意亲自去请,也算是表示自己的诚意。

“来人,备车,去四喜堂。”

赵富贵小心道:“少爷,要不我去将他请过来......”

“不行,他既然说另外让我自己去找他,那我就自己去请。”

赵源轻声道:“你到时候带着人守在外面就是。”

“是,少爷。”

赵富贵琢磨了一番,决定先把人手洒在四周,看看四喜堂到底是什么情况,也好提前做好准备。

.......

‘湘上农人’正是左宗棠的号,他向来最为仰慕诸葛亮,除了给自己取了一个‘今亮’的号,还取了一个‘湘上农人’的号,其意也是在效仿诸葛孔明躬耕南阳。

夜色已深,左宗棠却没有丝毫的睡意,他甚至跟白天出门时一样穿得整整齐齐,衣冠端正,点好了油灯,等待着赵源的到访——若赵源真是‘求是’,那么看到自己的这一篇文章,再晚都会亲自登门拜访。

当然,若是出现了意外,比如赵源并没有连夜登门,说明此人名不副实,只是一个庸人而已,那么他就会乘坐第二天早上的船离开广州。

就在左宗棠闭目养神之时,门外便传来了敲门声。

左宗棠略微有些惊讶,这比他预料的还要早一个时辰,说明赵源在看完信件后的第一时间,就选择登门拜访。

“请进。”

出现在门外的正是赵源,他听着里面传来一口浓郁的湘音,不由得暗自放下心来,好在他前世在湖南也待过一段时间,并不难听懂对方的意思。

赵源已经将军装换成了一身青色圆领长衫,头上还绑着一块方巾——毕竟他现在头上仅仅长出来了些许短发,多少需要遮掩一番,整个人看上去倒显得有些儒雅,并没有前些时日的杀伐之气。

当然,经历过铁血之战的赵源,整个人的气质里也难掩那种杀伐决断的味道。

“学生赵源拜见先生,敢问先生称呼?”

赵源拱手微笑,态度也是不卑不亢。

左宗棠轻声笑道:“在下不过湘中一农人,倒有一个雅号,唤作‘今亮’。”

“今亮?可是左今亮先生?”

赵源顿时醒悟过来,原来面前这个人就是左宗棠,不过这位跑到广州来干啥?

在赵源的印象里,左宗棠是在平定太平天国之乱中逐渐崛起,成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同时也是四个人当中出身最低的一位。

像曾国藩和李鸿章都是进士出身,张之洞更不得了,同治二年的探花。

左宗棠见赵源一口道破他的来历,并没有特别惊讶,毕竟此时的左宗棠也算是名满三湘的大才子,广州有所耳闻也实属正常,他笑道:“大都督一口道破,倒让今亮有些无所适从。”

说完,他请赵源落座,紧接着端上早已烧好的茶水倒上一杯,轻声道:“大都督既然夤夜来访,想必是为了下半篇。”

赵源心道:“果然只有一半。”

他也丝毫不客气,拱手道:“拜读先生大作,学生汗流浃背,若是清廷得先生这般大才,怕是还能苟延残喘数十年。”

左宗棠放声笑道:“大都督太客气了,能写出‘求是’的那些文章,可见大都督对当下局势可谓是洞若观火,今亮也只不过是拾人牙慧,算不得大才.......不过,今亮虽然不算大才,但倒也能运筹帷幄一二,不知可否能到大都督帐下讨口饭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