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天要变了(1 / 2)

加入书签

每当遇到这个尴尬的时刻,穆彰阿只能硬着头皮站起来。

“回皇上的话,奴才以为,此时不好贸然处理林则徐,不如先将僧格林沁召回来......”

道光皇帝虽然气急败坏,可是他也没有完全丧失理智,很快就明白了穆彰阿的潜台词——这个时候去处理林则徐,几乎就是拿林则徐手上的三万练军开玩笑,要是林则徐直接反了咋办?

赛尚阿前往江宁训练八旗新军尚且不足半年,且一镇新军不过区区一万五干人,还没有完全练成的情况下,还真未必能抵挡住林则徐和曾国藩的三万人——大家的训练程度都差不多,八旗新军在火力上虽然强一些,但是练军人多啊,真打起来也就是个两败俱伤的结果。

道光思考了一番,道:“将僧格林沁召回来统帅新军吧。”

“皇上圣明。”

穆彰阿也算是明白了,眼下干啥都不好使,只要将枪杆子稳稳握住,中枢就尚且能维持几分权威,而此时大清真正能打仗的将领也没几个,僧格林沁看似屡战屡败,但也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自然值得一用。

商定了此事之后,道光皇帝沉吟了一番,道:“林则徐想带练勇去守两江,你们说说他到底是何居心?”

“皇上,奴才以为林则徐此番上奏,也是试探......”

“哼哼,难道到了今日,你也觉得朕对汉臣过苛了?”

道光皇帝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穆彰阿,便意味深长地看向祁隽藻和陈孚恩方向,却只见祁隽藻老老实实跪在地上,而陈孚恩却往这边看了一眼,正好对上了皇帝的眼神,陈孚恩又连忙低下了头去。

穆彰阿深深吸了一口气,道:“皇上,眼下朝廷面对如此危局,正应和衷共济......”

没等穆彰阿将话说完,道光皇帝却摆了摆手,道:“那你就觉得,林则徐能帮着朕力挽狂澜,挽救我大清危局?”

“林则徐身为士林领袖,或许可以凝聚人心,共志成城......”

穆彰阿过去对林则徐并不看重,毕竟不是他自己的人,可现如今为了大清的江山,这位首席军机大臣也算是摒弃前嫌,只因为林则徐确实是一个实干人才。

道光皇帝沉默了许久,最终摇头道:“林则徐或许是一个人才,可是他终究不是满人,也不会真正为大清的江山考虑。”

他先前安排林则徐困守长沙,本身就带着几分私心,希望这位老臣能够知情识趣,最好主动战死在长沙,从而通过林则徐的死节来激励天下汉臣,而皇帝也正好可以修补满汉间隙,从而实现凝聚人心的计划。

然而,林则徐最终还是不甘心,他走出了未知的一步,甚至已经渐行渐远。

道光皇帝所说的这番话,瞬间在众人心中掀起了狂澜,这一次可谓是真正摊牌,彻底撕碎了满汉之间温情脉脉的假象,也让陈孚恩面露绝望之色。

“大清的江山,还是得靠着咱们八旗,还得是咱们编练的八旗新军,靠不了其他任何人了。”

道光皇帝深深叹了一口气,望向了祁隽藻,低声道:“实甫,你觉得呢?”

“皇上圣明,臣亦认为,八旗乃国朝之根本,朝廷若是还想在江南立足,就必须动用八旗新军主力,在长江以南跟赵逆打一场大仗,不可再有一丝一毫侥幸心理。若是胜则万事好说,若是败.......”

祁隽藻话到了嘴边却最终住了口,选择了沉默不言。

“若是败,大清就该考虑后路了。”

道光皇帝丝毫没有忌讳,他接过了祁隽藻的话头,沉声道:“派人通知耆英,只要能让英国人答应要求,任何条件都可以谈,只要能帮着大清遏制赵逆即可......八旗新军不能只有十万人,还需要再扩充十万人,让耆英去找英吉利国、法兰西国还有米利坚国去买军械......”

祁隽藻心头一怔,什么条件都可以谈,这是狗急跳墙,有几分搏命的心态了。

只是这么一来,别说开鸦片禁令,只怕能答应洋人的都要答应下来,到时候岂不是卖国卖得飞起?

当然,眼下这个阶段,没有任何人再这么不识趣了。

天,真要变了。

.......

“天变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