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第 184 章(2 / 2)

加入书签

        “那便好。”

        私心里,她是不希望朝廷能掌握震天雷威胁到大堂兄的势力的。

        无论能力还是心胸,大堂兄都比堂伯父更适合做天下共主。

        先前生怕大堂兄没想到此事,如今看来,倒是她低估了堂兄处事的周全性。

        见她小小年纪总是操心着许多事,李洵叮嘱道:

        “你还年轻,等生下孩子,还有很长时间可以经世济民,如今最要紧的就是养好身体,其他都要往后靠。”想起一事,李洵又道:

        “我这边最近有人要去京城,你可要给皇叔写封家书报平安?”

        李舒仪一怔,随即双目晶亮,情绪有些激动:

        “……可以吗?不会坏了您的大事?”

        李洵这才知道,原来她是早就想写信了,只是心中有所顾忌,才没跟他提。

        心知她还是有寄人篱下的顾虑,遂温和道:

        “没关系,带封信不过是顺便的事。”

        “舒仪,以后你想做什么就做,实在拿不准的也可以直接来问我,无须顾忌太多。你要是不说,我粗枝大叶的也未必能想到,明白吗?”

        李舒仪用力点头。

        她能感受大堂兄对她的善意与包容,先前确实是她顾虑太多了。她是想着不能给堂兄添麻烦,但堂兄日理万机,还要来猜她的心思照顾她,才是真正的添麻烦。

        “我知道了,以后想要什么,都会直接跟您提出来!”

        郑达的钦差队伍,与李洵派到京城的情报人员,两者基本上是前后脚到达京城的。

        郑达虽说是朝廷的钦差,却要绕过李洵的地盘,即使有驿站全力支撑,也被拖慢了行程。

        李洵的人虽说是晚了一天出发,却是直奔肃城,一路同样用着驿站系统换马,直行到燕山关才绕路去京城的,路程反而要短些。

        却说郑达回京后,直接便去宫中求见嘉佑帝。

        嘉佑帝等了二十余日的消息,已是心急如焚,一听说郑达回来了,赶紧便召了七皇子一起接见郑达。

        郑达一路风尘仆仆,憔悴不堪,一见嘉佑帝便扑通跪倒在地:

        “陛下恕罪!臣未能完成陛下嘱托!”

        嘉佑帝的心,顿时就沉了下去,只觉得支撑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垮了一般。

        拿不到震天雷,他对上李洵便毫无还手之力。

        难道他真的只能眼睁睁地等着李洵攻来京城?

        倒是七皇子,身体健壮,人年轻也更有拼劲儿,闻言还追问了此事的细节,以及他们在蕃平的所见所闻。

        打发走郑达,七皇子劝慰嘉佑帝:

        “父皇,您先不要灰心,此事未必没有转机。”

        嘉佑帝暮气沉沉地看了他一眼:

        “拿不到震天雷,还能有什么转机?”

        七皇子眼中皆是笃定的光芒:

        “大启的千万百姓,便是我们的转机。”

        见嘉佑帝似乎没有兴趣,七皇子索性把事情说得更明白一些。

        “父皇,先前孩儿不是问您要了很多李洵与敌军对战的具体情报么,结合郑大人的亲眼所见,孩儿已经完全确定了李洵的软肋。”

        “软肋?他如今无坚不摧,还能有什么软肋?”嘉佑帝还是不太相信。

        七皇子自信满满,侃侃而谈:

        “他的软肋便是这天下的平民百姓!父皇,不知您是否发觉,他每一次对敌作战,都在避免与敌军的军奴正面交锋。待打下城池,都会妥善安置军奴。”

        “这一次也是,您看他,明明已经对那彦图部众形成合围之势,还抓获了西戎汗与众多西戎贵族,为何要放他们离开?听郑大人从杨朔那里打探来的消息,他不仅放走了那些西戎的关键人物,连草原上的财物也牺牲了不少。您看他牺牲这么多,为的是什么?”

        嘉佑帝渐渐被他的话吸引了注意力。

        对啊,李洵当时占尽优势,明明可以先合围了长宁,消灭西戎在东部草原的最后一支有生力量,然后再对其他部落各个击破,为何要放他们离开?

        牵制大启?如今紧邻西戎的可是他自己的地盘,为什么要给自己留下这么大的隐患?

        “难道是为了西戎手中的那些平民百姓?”

        七皇子露出畅快的笑容来:

        “没错!这种围城之战,最先牺牲的必定是军奴。他要想灭掉长宁的西戎大军,必须先灭掉被他们驱使赶到前线的大启百姓!”

        “所以,明明神兵利器在手,他还是不敢打!”

        “据郑达所说,他还给救下来的百姓吃肉和白米粥呢,咱们这位慎亲王,他不是图虚名,是真的心慈手软啊。”

        嘉佑帝历来擅长各种阴谋诡计,听到这里,哪里还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和自己的机会,顿时整个人都振奋起来。

        “皇儿,你可真是朕最聪明的儿子!”

        他大赞七皇子。

        即使没有震天雷又怎么样,手握大启数千万的百姓,他们就有着最坚实的城墙。

        李洵如此心慈手软,只要将百姓赶到前线,不,将百姓和士兵混合在一起,他就不敢下手。

        即使敢,也会落下一个屠杀百姓的恶名。

        而且,即使他不在乎恶名,又真的能杀尽天下百姓吗?杀完了,他统治谁去?

        所以,手握千万百姓,他便无须再担心李洵攻打大启的城池。

        只要保住了江山,以后天长日久,就不愁没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嘉佑帝只觉得压在头顶的大山轰然倒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