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第 212 章(2 / 2)

加入书签

        郡王还发布了安民告示,很快就会给大家分田地房屋,过冬的粮食,以后他们都能过上好日子!比曾经被朝廷统治的日子好千百倍!

        而且,郡王还说了,会让他们很快与燕山堡的亲人团聚!

        整个阳平城,都是弥漫着劫后重生的欢乐。

        李洵分了一小部分人手安顿阳平百姓,一边派了两万大军西行,准备拿下岭台附近的渡口。

        只要拿下了这渡口,鼎德守军就能安全地渡江,同时也意味着肃城方面的军需能以最短的距离补给到前线。

        慎郡王大军到达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阳平到岭台堡之间的大小城池,城中的商人百姓们都雀跃不已。

        他们早就恨透了朝廷,那些狗官只会欺压百姓,盘剥商人!军队路过,也跟土匪一样抢劫他们!

        对于清河对岸已经早早就被慎郡王收归旗下的岭台,他们羡慕极了。

        如今慎郡王大军来了,他们便也有了被慎郡王统治的机会。

        第一座城池里,在城中商人们的组织下,百姓们自发地向城门进攻,在守军猝不及防之下,很快就夺下了城门。

        “开城门!迎慎郡王大军进城!”

        宋世明带着梁万大军都还没开始攻打,城门就自己打开了,看着城中涌出来夹道欢迎他们的百姓,领军的宋世明与麾下的士兵们,都不由自主地生出满腔的自豪。

        也只有他们郡国的军队,才能如此受百姓的拥护与欢迎!他们平日里对百姓的爱护没有白费,被百姓拥护爱戴,走到哪里都受欢迎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占据第一座城池后,他们得到了当地百姓与富商们不遗余力的帮助,没多久就拿下了岭台对岸的水军大营。

        水军在陆地上对上他们,根本就不堪一击。

        数万水军被俘虏。

        准确说,很多水军都是主动投降的。

        他们这些底层水军,和底层陆军营的士兵没两样,早就听闻了慎郡王的种种传说,对于其麾下士兵的种种福利羡慕已久。

        如今慎郡王大军打来,岂不正是他们归顺的好时候么!

        确定了水军归顺的诚意,宋世明就收编了这一支足有四万人的水军。

        将此事快马加鞭汇报给李洵,李洵便下令,让他们找一部分不晕船的陆军,带着这些收编水军一起,南下占领宣德的渡口。

        毕竟,宣德还有朝廷调集的数万精锐水军,不像是一般底层士兵一样容易策反,只能真刀实枪地打下这一个渡口。

        只有水军,才能与水军作战。这新收编的水军,正好弥补了他手下没有水军的短板,给战船上配上短距炮,应当是足以弥补与朝廷精锐水军的战力差距的。

        宣德这边的守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临川堡的陆军,在最前线防守慎郡王的陆军进攻。

        另一部分则在清河对岸的宣德堡,是水军大营。

        这部分军队,是由镇东大将军侯胜的副将管理着的。

        “快看,北面来了好多水军,全打着蛟龙旗!”

        临江瞭望塔上的士兵们惊呼道。

        “是慎郡王的水军!”

        “快去报给将军!”

        立刻有人去将此事报告给了侯胜的副将。

        副将听到汇报,根本不敢相信,亲自跑到了瞭望塔上去确认情况。

        真的是远远就能看到江面上飘荡着蛟龙旗的诸多战船。

        不是说慎郡王没有水军吗?这些水军到底是怎么回事?

        副将满肚子的疑惑无人解答,只能立刻下令:

        “准备迎敌!”

        “马上去对岸给大将军报信!”

        对岸临川堡的侯胜也已经发现了此事,可他这边都是陆军,根本无法插手水军的战斗。

        没多久,宽阔江面上的水军就开始交战,朝廷的战船投射震天雷,慎郡王那边的战船投射短距炮,动静十分惊人。

        临川堡的陆军们也被惊动了。看到远处江面上的蛟龙旗,许多底层士兵激动不已。

        “是慎郡王的水军啊!慎郡王大军打来了!”

        那语气一点都没有面对敌军的仇恨,而是充满了兴奋。

        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意味着慎郡王大军与朝廷终于开战,他们有机会投靠慎郡王了!

        他们想的丝毫没错,水军交战的消息传到临川,慎郡王那边的临川守将立刻果断地对临川堡陆军发起了总攻。

        侯胜立刻派精锐部队前往城门抵御。

        然而,城门才刚开战没多久,城中大营就发生了哗变。

        无数中下兵揭竿而起,高呼着“进攻城门,迎慎郡王大军入城”的口号,从内部攻打起了城门。

        这样的情况叫侯胜慌乱不已,赶紧派兵镇压。

        可军中对慎郡王麾下的向往酝酿了数年,如今正是猛烈爆发的时候,天时地利人和,士兵们宁可舍弃性命也要争取到这带领家人战友一起投靠慎郡王的绝好机会,哪有那么容易被镇压。

        更何况,中下兵的人数远比上兵多。

        有了最开始揭竿而起的人们,越来越多的中下兵被这一往无畏的情绪号召鼓动,拿起了武器加入了反抗朝廷的阵营。

        即使朝廷这边有震天雷,对城内的守军形成了压制,反抗的火势已经无法扑灭。

        里应外合之下,固若金汤的临川堡仅仅过了三天就被攻破。

        巷战持续了好几日,临川堡彻底被清理完毕,侯胜父子没能逃出临川堡,双双被俘。

        城中镇东军的旗帜换成了蛟龙旗,哪怕在战斗中死了不少人,悲伤中也依旧弥漫着喜庆。

        虽然有许多牺牲,但他们的牺牲都是值得的!

        盼了三年,在战斗中活下来的士兵与百姓们终于归于慎郡王治下,从此将奔向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死去的抗争者们在天有灵,也一定会欣慰!

        没多久,江面上的战斗也以慎郡王一方的胜利结束。

        江东水军大营失守,残兵败将狼狈地北上逃往京城,为嘉佑帝与众多权贵带回噩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