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人是不能忘本的(1 / 2)
六名老教师随即被唐诚真诚的态度所感动,答应先和唐诚回到广寒市驻京办,老教师们希望唐诚能够认真听取他们的申诉,妥善的解决他们晚年的工资人事手续,唐诚答应了他们,只要是政策允许,唐诚以县委书记的身份保证,会给他们一个公平公正的处理结果。
六名上访老教师顺利的跟从着唐诚先回到了广寒市驻京办。
事情还算顺利,驻京办的晚上,唐诚把万城县分管教育的副县长邵达兵,县教育局副局长叫到了自己的客房里,唐诚分发给两位各一袋烟,自己也点燃了一根,说:“邵副县长,崔副局长,六名上访老教师我们已经接到了,说说你们的意见和看法吧!回去之后,如何处置这六名老教师啊?”
邵达兵看看崔副局长,崔副局长看看邵达兵。
终于是崔副局长先开口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唐书记,陶局长没有在家,如果局长在家,这种工作就轮不到我,不过,既然唐书记问到我了,我就实事求是的说说自己的看法,这六名老教师的问题,是政府遗留问题,连续两届县委书记都没有给解决,其中的事情原委,我也很清楚,五年前,县里通过考试按照一比一的比例从民办教师队伍当中录取了一部分教师为公办教师,可这个办法,也有弊端,那就是在教坛上奋斗了大半辈子的老教师,由于年纪大了,知识储备不够,有很多就没有被录用成公办教师,这样造成一个不好的现象,就有很多比这些老教师教学年限还要短的人,都拿到了国家正式教师职称工资,而这些老教师还是几百元的代课工资,所以,他们感觉到不公平,就持续上访。”
唐诚淡淡应了一下,说:“这很简单啊!现在我们经济社会发达了,我们这些当干部的,公车变成进口车了,吃喝招待顿顿过千元,难道解决几名为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年华的几位老教师的工资待遇,就这么难吗?再说了,这些个民办教师,确实是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出过大力的,当年科学技术生产力不发达的时候,多亏了这些个民办教师,托起了教育事业!我们做人和做官,都不能忘本啊!更不能是过河拆桥!”
邵达兵接过话茬说:“唐书记,按道理说,解决他们的工资待遇不难,对我们县财政来说,是九牛一毛,可是,县里也有县里的政策和规矩,县里也有县里的难处,不能随便的增加吃财政工作人员的配额,这是上级明文规定的,解决这六名老教师的工资,它没有合适的政策规定啊!”
唐诚的脸顿时沉下来,他深沉了看了一眼邵达兵说:“邵副县长,你知道你这是什么吗?”
“什么啊?”邵达兵不明就里的问道。
唐诚站起来,把手中的烟蒂狠狠的掐灭在烟灰缸里,说:“你这就是官僚主义,你也看到了,这六名上访老教师,年纪最大的已经是七十岁了,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教育事业了,不管怎么说,他们当中最少的还站了三十年的讲台,这个总是千真万确的吧!难道我们这些当干部的,就不能有点恻隐之心,设身处地的为这些老教师们想想吗!但凡他们生活真的能够过去,他们会不辞辛苦的跑到这个国家信访局来上访吗!政策和规矩是人定的,特事特办,只要我们抱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一切都不是问题,关键是,我们有些干部没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啊!”
邵达兵登时被唐诚说的低下头来。
崔副局长急忙表态说:“唐书记,您要是这种意见,我们教育局就好办了,放心吧,唐书记,您一席话,让我这个教育局副局长十分惭愧和汗颜,回去之后,我们教育局就向县委打报告,马上解决这六名老教师的工作待遇水平,和公办教师扯平。”
邵达兵也随即表态,支持唐诚的意见。
三个人达成一致后,唐诚说:“等回去之后,我在开县委常委会议的时候,把这个事通过一下,剩下的就由你们教育局来具体操作了。”
第二天,唐诚等人和六名老教师吃过早餐,就计划着回万城县了。
秘书老蔡雇来了一辆小型面包车,接送六名老教师回万城县。
唐诚等人就在广寒市驻京办的门前,等着六名老教师出来,可是,跑出来的一位老教师慌里慌张的来到唐诚的面前,神色紧张的说:“不好了,唐诚书记,我们教师里有一名老教师突然昏倒了!”
“什么!昏倒了!”唐诚一听大吃一惊,急忙又跑回到广寒市驻京办,一看,在走廊的边缘上,确实有一名老教师昏倒在地。
“怎么办啊?”邵达兵问唐诚说。
唐诚马上指示说到:“还能怎么办啊!马上送医院啊!”
唐诚就让秘书老蔡拔打医院急救电话。
猛然被邵达兵副县长给拉住了,邵达兵忙建议说:“请唐书记再慎重考虑一下,还是先通知他们的家属吧!征求他们家属们的意见后,我们再行动,这要是我们给他送到医院里,万一出了点大事故,我们岂不是有口难言啊!再被他们这帮老教师讹诈我们上了!得不偿失!”
唐诚苦笑了一下,说:“来不及了,这是在京城,不是在他们的家乡,先救人要紧,出了问题,我这个县委书记来负责。打急救电话吧!”
老蔡就打了医院的急救电话,附近京城的第七人民医院的救护车很快就赶过来了,把那名昏倒的老教师抬上救护车。
唐诚也跟在救护车的后面,也陪着去了第七人民医院。
唐诚等人赶到了第七人民医院,唐诚得知,昏倒的那名老教师今年都六十四岁了,叫韩大川,家境本来就不好,老伴也是久病缠身,常年吃药,这次进京上访,这个韩大川带来的钱,仅够他来回的路费和饭费,根本就没有带多余的钱。
六名老教师也想不到会出现这么一个场景,都束手无策,焦急而无奈的在医院的走廊里,眼巴巴的等待着医生传过来的诊断信息。
不大一会,医生走过来问道:“那位是病人的家属啊?”
这是在医院里,在医生眼里认为,送来的病人,就得有家属,换言之,就得有替付钱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