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男身(2 / 2)

加入书签

        他只当是哪个贵胄子弟,到这莽山上游历来的。

        见少年垂首没有搭话,道岳以为是自己殊异的样貌吓着了人,便退开了些,俯身擦拭收拢起乐器来。

        在僧人俯身去收拾地上的钵碗时,江小蛮瞥见他平整的额顶,泛着棕黑色的一层绒发,约莫有半厘长短,青色头皮完整无伤,却是并未烙下戒疤。

        她揉着腿腕,怔怔得呆立在一侧。

        “天色不早了,贫僧要从此处下山,小友不如同行?”

        并步同行时,她发觉此僧相貌虽魁伟冷峻,却是个善谈多话的,言辞间落拓洒脱,全不似她见过的僧道刻板生硬。

        一阵清凉的岚风吹过,江小蛮侧首望着他的肩头,心生亲近。

        她心口微漾,看了眼他悬垂的佛珠,抿唇问:“僧戒不闻音律,法师……你没点戒疤,是还未皈依吗?又非中土人士,又何故不回家乡呢?”

        听她突然这般问,道岳仰头望了眼天边云彩,这一刻,他的眼睛再次清晰地泛出那种悲悯的光堙,好似沉浸在了这浩瀚的天光里。

        一时没有回答,唯有脚步声摩挲秋草的声音,江小蛮以为自个儿唐突说错了话,正要补救时,却听头顶传来絮絮低沉的诉说。

        “……佛法派系百余,戒律浩渺如烟海。……”

        论起佛、法、僧三宝来,他眸光虔诚侃侃而谈,说着话,还不时偏头去看听者的反应。

        见江小蛮竖着耳朵,小脸听得严肃皱起。道岳以为他有佛缘,又缓缓说:

        “实则除了杀、盗、淫、妄、酒五大戒外,小乘诸门,并不必多守旁的繁节。而在贫僧的家乡,佛法兴盛,孩童三四岁便去寺院认字听经,然非是年高德重的大和尚,一般僧众也不像汉地,毁伤身体烧点戒疤。”

        “原是如此。”她有些惊讶,觉出两人见识的差异,听得心虚又略带好奇,她睁圆了杏眸仰首仰去,认真发问:“法师可是走过许多地方,竟晓得这般多。”

        道岳垂首,忽的想起多年前葬身火海的小妹——萨阿妲蒂。

        那一年,萨妲才四五岁年纪,那天真纯善的目光却无端同眼前这个小道士重合。虽说这小道比幼妹生相要逊色许多,性别也不同,可他心头触动,不觉谦蔼柔声问:“还不知小友名讳,寄住何观,往后有缘,也可一同谈法。”

        江小蛮闻言侧首,更觉僧人鼻骨高挺,眸深若海。尤其是唇畔微扬,柔和了线条,便更显得比菖都中的最俊秀的儿郎还要好看三分。

        她微红了脸,忙移开视线回了句:“叫法师见笑,师父们都喊我玉真……”

        话还未说完,前头山门处候着辆宽阔精良的马车,一个宫装梳双髻的艳丽少女焦急地奔了过来,还没站稳,便哽咽道:“小蛮!陈大郎那个妾侍,竟让人将我阿姐推进了荷花池。阿姐她孕身向来不稳,传信的人说是不行了!”

        “什么?!陈家也欺人太甚。”

        来人是中书令此女——邬月蝉,长姐邬月秋当年嫁了个商贾,叫陈恭,是个极俊秀的郎君。陈家一路爬到了从六品的散骑虚职,那陈恭却开始宠妾灭妻,甚至还搭上了京中几个年老孤寡的贵女。

        这些年来,江小蛮陪着去陈家出头多次,却没想到还是等来了这么个噩耗。

        道岳合十默念了个佛号,对着哀哭的邬月蝉,听得她心口沉重。

        还不待她问清缘由,山下又匆匆跑来一队荷甲禁军,为首一人是个女子—此人是云麾将军独女,名唤鱼姹,刀法世间无双。

        鱼姹执刀疾步走来,劈头便是一句:“蛮奴,萧美人触了天颜。”她眉间深皱,迟疑了下语调加重:“陛下说,半个时辰后,要用她祭天。”

        闻此消息,江小蛮心裂如焚。

        连邬月蝉也停了哭声,两边的人都静候着她的决定。

        “走,走……快,快入宫,我要进宫找阿耶去!”

        江小蛮想也不想地抓了鱼姹的手,也不用马车,当先便跃上匹快马。

        邬月蝉压着心底的怨愤,却见骏马嘶鸣,江小蛮一把扯下脖子上的紫玉项牌,抱歉地递了过去:“月娘,十万火急,你拿我的项牌去,陈家不敢妄动。”

        说吧,又朝道岳看了眼,便勒缰扬蹄,当先朝山下奔去。

        身后,鱼姹两步上前,都未曾看邬家的一眼,朝道岳就是一抱拳:

        “法师,陛下今夜急召,闽宁寺扑了个空,有缘在此碰上了,请法师一同入宫。”

        看着绝尘而去的小小人影,僧人眼底冷峻漠然,再不剩一丝温和慈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