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无名之辈(1 / 2)
在原本的历史上,就是因为各地都是这种豪强坞堡,从而将整个社会割裂,形成庄园经济,才有了士族和豪强合流,主宰了后面两三百年的历史进程。
郑小明虽然并不知道这些,但是也知道这些拥有强大防御力量的坞堡,再加上拥有众多私兵的地方豪强崛起,对于自己的统治非常不利。
因此直接釜底抽薪,抽调各地豪强兵马,组建州兵。再用官职来收买这些豪强武夫。
与此同时,郑小明一边又对青州各地真真假假的黄巾们下了最后通牒,严令他们在三月之内,必须解除所有武装,乖乖投降,否则就要对他们不客气。
郑小明的赫赫威名是打下来的,再有东海郡分田安置之类的前例,于是那些只是打着黄巾旗号的流民武装们纷纷在限期之内向着郑小明投降。
这其中就有着臧霸,孙观,吴敦,尹礼等等贼寇首领带人来投降。
这其中名声最大的当然就是藏霸,此人乃是泰山郡人,少以武力出名。更是其父亲县狱掾臧戒因为得罪太守,被捉拿下狱之后。被这藏霸兄弟带人劫狱救出,然后落草为寇,聚集了大量人手。
这次黄巾起事,郑小明下了通牒之后,这藏霸很明智的带领了众兄弟乖乖的投降了过来。
其他孙观孙康兄弟,吴敦等等也都是差不多的情况。反倒是正儿八经的太平道统率的黄巾没有几个投降的。
不过他们也不敢和郑小明抗衡,纷纷退出徐州,跑到隔壁的青州去了。
气的刚刚上任的青州刺史焦和破口大骂!
然而,这次的事情,也让世人看到了郑小明巨大的威慑力。只是一个最后通牒下去,就让黄巾贼寇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让整个徐州一时间都太平了下来。
这让青徐各地的士族,豪强们纷纷侧目,更是紧密的团结在了郑小明的身边。
至于郑小明接下来找各地豪强要土地安置流民之类的事情,都是畅通无阻的执行了下去。
主要是这个时代,土地并不是最贵重的东西。
这个时代,人口顶多六七千万,还能说得上是地广人稀,依旧还有许多没有开垦的土地。
所以这些豪强们在这个时候,能够捏着鼻子让出土地来。
换了后世,地少人多的时代,那些地主们怕是要比田地看的比命都还要重要!
而且郑小明改良耕种方法,大力提倡种植小麦,从江东引进水稻等等。
这让种田消耗的人力大大增加……以往时代的种地是很粗放的,这才能够让一个人侍候十多亩地。
而现在,郑小明改进农业技术,要施肥,锄草等等,让人力成本大大增加,一个人能够侍候五亩土地就很不错了!
当然,如此一来,现在徐州各地的粮食亩产量也要大大增加,许多地方甚至能够增加几倍!
这就让同样的土地,能够安置更多的人口。
在春秋战国时代,五口之家要养活自己,缴纳赋税等等,起码需要百亩土地。
虽然农业技术的增加,到了汉末这个时候减少到了五十亩。
而现在,被郑小明进行改良之后,这个数量再次减少一半。大约二三十亩土地,就能够养活一家五口了。
这其中还有很大潜力可挖,放到后世,明清时代,有着二三十亩土地的家庭可真没有几个……江南之地,一户人家能够有两三亩土地就已经很不错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