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张楹请老臣(2 / 2)

加入书签

“老大人这是不实诚啊,当年老大人追随赵大将军纵横天下,所向披靡,那是何等的豪气,又怎么会是风烛残年呢?难道老大人忘了当年庄平和李如秉二人的所作所为了吗?难道老大人就不希望为昔日的同僚平反昭雪吗?”张楹说道。

谷垛</span>闻言,左盛目光黯然,显然是想到了当年的同僚了,当年庄平和李如秉对他们挥下屠刀的时候,他无能为力,为此,左盛心里十分愧疚,才会一气之下,淡出朝堂。

“唉,也罢,不知宗正大人有什么用得上老朽的?但说无妨,只要老朽能够做到的,定会推辞。”左盛叹了一口气说道。

张楹说道:“如今朝中发生的事,想必老大人也是有所耳闻的,陛下龙御归天之日不远,但是皇子渊年仅五岁,根本不足以托付社稷,我等宗室本着国宜长君的想法,力主让代王次子张源过继到陛下膝下,承继大统,但是却遭到了庄平和李如秉二人的反对,他们为了一己之私,不惜请出了宋太后,强行定下了皇子渊储君之位,现在一切都成定局。”说到这里,张楹的眼神有些黯然。

“不过宋太后也定下了,一旦皇子渊继位,会由我与庄平、李如秉三人辅政,但是面对庄平二人,我实在有些势单力孤,就算有宗室支持,但是想要与庄平二人抗衡还是不够的,为了不让庄平、李如秉把持朝政,我才会舔着脸来请老大人出山,希望老大人能够助我一臂之力,待到皇子渊亲政之后,我当亲自上书,为老大人昔日同僚平反昭雪。”张楹继续说道。

“那你想我怎么做?”左盛也明白张楹的难处,虽然张楹有些宗室的支持,但是想要与把持军政大权的庄平、李如秉二人斗,还是不够看的。

张楹见状,顿时喜上眉梢,说道:“老大人当年乃是赵大将军挥下的两大军师之一,威望甚高,军中老将如陈凭、涂郜等人,皆与老大人私交深厚,如果老大人能够出面,定能将一众老臣聚拢,我等便有了与庄平、李如秉二人争一日之长短的资本了。”

左盛想了想,然后说道:“以老朽和陈凭、涂郜等人的交情,想要他们相助问题不大,可是想要他们尽全力相助我们与庄平二人争斗可不是那么容易的,除非清风老哥能够站在我们这一边,如果有了清风老哥相助,加上林家的势力,当可与庄平、李如秉周旋。”

林清风,当年赵信麾下的两大军师之一,论能力和威望,还在左盛之上,只不过在当年赵信病逝之后,便辞去所有官制,退隐山林。

“可是林老大人自从赵大将军病逝之后,便辞去所有官职,不问世事,想要请他出山,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张楹也知道林清风的能力和威望,可是问题是想要请林清风出山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左盛说道:“难是难了点,但是如果老朽亲自去请,想必清风老哥会看在老朽的面上,出山相助的,而且清风老哥也不希望看到大赵落到如此地步的。”

见左盛揽下了请林清风的事,张楹顿时大喜,说道:“那好,此事便拜托老大人可。”

“不过此事急不来,陛下龙御归天之日不远,你这段时间要尽可能的拉拢朝臣,另外要保证宗室之人都是和你一条心的,不然如果我们这边出了纰漏,就算清风老哥出山也无济于事。”左盛提醒张楹道。

“老大人放心,此事没问题。”张楹点了点头,说道。

天统三年,正月二十日,卧病不起的赵国皇帝张献终于是走到了人生的尽头,而且连一句临终的话也没有留下就这么走了。

天统三年,三月初九,停灵七七四十九日之后,张献的灵柩被运到了赵国皇陵北山安葬,而新皇的登极大典却是被定在了十日之后。

就在张献下葬的两日之后,也就是天统三年三月十一日,一名老人走进了晋阳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