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家国之难(2 / 2)
为了家庭和谐,赵知来只能妥协,答应参加考试。
但梅丽又弄出幺蛾子,埋怨他看书划水,速度太慢,让他辞职备考。
赵知来没有同意,想和梅丽讲道理,可讲几次就要挨骂几次,裂痕越来越大。
后来一件事成了婚姻破灭的导火索。
那是一个周末,赵知来家亲戚带着小孩过来借住,赵母平时礼节很多,就让他客气一些,说小孩第一次上门,要包红包。
而梅丽刚好在家,赵知来就把事情告诉她,让她去包。
只是梅丽说什么都不干,没有办法,赵知来只好请亲戚吃餐饭,走的时候买些礼物。
梅丽回到家就大发雷霆,乱砸一气,说他亲戚来了,打扰不说,还又吃又拿,怎么不见对她家亲戚那样好。
赵知来解释不通,又不想和她吵架,就出去躲躲清静。
这一下子算是捅了马蜂窝,梅丽发泄不出怒火,直接给赵母打去电话,破口大骂,还让她赶紧还钱,气得赵母病倒在床。
从姐姐那得知情况后,赵知来再也忍不下去,你骂他多少次都行,但不能不尊重他母亲。
回去质问她,两人就吵了起来,吵着吵着,谁都不肯让步,一冲动离了婚。
想到这里,赵知来不胜唏嘘,不清楚为何走到那一步,只是事到如今,想得再多也没用,只能徒增烦恼。
接着继续和二虎开聊,聊着聊着,赵知来终于知晓所处的位置,真到了明朝。
对于明朝,他素来抱有莫大的敬意,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那是何等气节。
与之相比,几百年后去割地赔款,算是打断了民族脊梁,既然有机会走一遭,总要改变一些东西。
如今是崇祯九年,清军第三次入关劫掠,沿着京城划了一圈,一共攻克十二座城池,打了五十六场胜仗。
八月,破安州城,房壮丽与知州崔维嵂殉难。
九月,俘虏人畜十七万九千八百离去。
在杀进安州之前,清军曾兵临高阳城下,孙承宗率众固守城池才得以保全。
只是等到崇祯十一年,清军还是攻破了高阳,孙家四十余口遇难,孙承宗自缢而死,可谓是满门忠烈。
后世有人说,要想固守大明江山,唯一人可胜任,那就是孙承宗。
对历史英雄人物,赵知来不想妄加评论,但朝代更迭不能只看某一方面,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都会施加影响,而根本原因是土地与人口,两者矛盾已日益尖锐,无法调节。
明朝末年,连年天灾不断,民众食不果腹,甚至有母烹其女者。
天下流民四起,反叛作乱,就不足为奇,清军则伺机窃取了天下。
历史存在局限性,历史中的人物不可能扭转历史。
但不可否认,孙承宗是明末伟大的战略家,拥有改变局势的能力,如果想在乱世有所作为,必须借势,那孙承宗就是理想的对象。
现在是九月末,高阳就在安州隔壁,离清军破城还有两年,还有时间,开始准备,为时不晚。
想到孙承宗,就会想起卢象升,同样在那一年,他将战死疆场。
明军骁勇善战的统帅愈来愈少,局势越发艰难,但赵知来还是有不少书生意气,每每读到那段历史,总会勾起他的家国情怀,总想让这片土地恢复宁静,不再饿殍遍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