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 章(1 / 2)

加入书签

两人胡闹了一通,  沈柔趴在他怀里不动了。

        卫景朝坐在地上,将她搂进怀里抱着,慢慢道:“别闹了,  乖乖看风景。”

        沈柔咬了咬他的手指,没再乱动弹。

        沈柔看着天上的月亮,突发奇想,拉住卫景朝的衣袖,  “我们今天不走了吧?”

        卫景朝垂眸看她:“住这儿?”

        沈柔道:“我想看日出。以前我哥哥告诉我,凉州城的日出,  和京城一点都不一样。”

        卫景朝点了点头,  用自己身上的披风将她又裹了一道,道:“我陪着你。”

        沈柔往他怀里靠了靠。

        可是到最后,他们也没能等到日出。

        到半夜的时候,  月亮转到中天,  一阵一阵山风吹过来,  莫说沈柔这娇弱的小身板,  便是卫景朝也受不住这寒气。

        他一把将瑟瑟发抖的沈柔抱到马上,自己翻身将她搂进怀里,无奈道:“真是,  何必受这个委屈。”

        他也觉自己昏了头,这样冷的天气,  明知熬不住,却傻子一样陪她坐着。

        策马奔走在凉州城寂静无人的街巷里,月光的寒意照在身上,  更添三分寒。

        听着马蹄声,  沈柔搓了搓手臂,  哭丧着脸问:“什么时候才能到家?我好冷。”

        卫景朝只道:“快了。”

        沈柔缩了缩脑袋,  将自己的身子蜷缩在他怀里,努力汲取热量。

        卫景朝垂眸看看她,加快了速度。

        陆黎和两个侍卫跟在身后,互相对视一眼,都笑了。

        这两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公子小姐,不知道多穿些衣裳,挨冻是应该的。不像他们,老早加了层棉衣,如今是半点也不冷,还能再熬一晚上。

        回到府中后,沈柔快速蹿进屋里,感受着温暖如春的温度,狠狠松了口气。

        先对着熏笼搓了搓手。

        卫景朝随后跟进来,脸色不太愉悦。

        沈柔瞥他一眼,先发制人:“都怨你,明知道天气这么冷,还不早点带我回来。”

        卫景朝愣了愣,一时没反应过来。

        半晌后,他回过神,直接气笑了,“沈柔,你讲不讲道理?”

        沈柔缩了缩脖子,理不直气不壮,小声道:“那……那我不知道这么冷啊……”

        京城的夜晚,并没有这么冷。

        谁知这凉州城,白日和晚间竟差了这么多,白天还是秋天的温度,到了深夜,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滴水成冰。

        她不知道,他也不知道吗?

        沈柔这么想,又直起腰板,“那我就是不知道。”

        卫景朝摇了摇头,无奈叹口气,着实拿她没办法。

        在屋内适应后,卫景朝揪着她去洗了个澡,才将人塞进被窝里。

        沈柔从被窝里爬到他怀里,手指在他胸前绕了绕,乖乖求饶:“好啦好啦,我错了还不行吗?”

        “都怨我不该乱提意见,以后不会了,你不——栀子整理要生气好不好。”

        卫景朝按住她乱动的身子,“我没生气,也不怨你。”他将沈柔放在被子里裹好,警告道:“别乱动,再惹了寒气明儿该头疼了。”

        沈柔眼巴巴地看着他,细声细气道:“可是你不开心。”

        卫景朝无奈,道:“跟你没关系,我在想明天的事情,这个贺新城,又在给我推脱,我得想法子先把他解决了。”

        不管他有什么内情,他想干什么。

        那都不是最要紧的事情,最要紧的是,不能拦着他变革。

        没有人能阻碍他。

        沈柔闻言放了心。

        飞快地打了个呵欠,俯在他跟前,迅速地睡了过去。

        卫景朝看了眼钟漏。

        这个时辰,她早就该睡了。今儿是看着他不高兴,才苦熬到这个时候,给他道歉。

        他叹口气,盯着有些睡不着了。

        ————————————————

        第二天,卫景朝回府时,沈柔又写了一堆稿子,连带着昨天的一起拿给他看。

        卫景朝翻看着。

        柳玉姬给校尉做了文书后,本以为可以安稳度日。

        但校尉和上级之间的争斗,也并不少。

        还有来自于上级的压迫,桩桩件件,她这个“心腹”,都得替校尉受着。

        终于有一次,车骑将军为了给校尉难堪,命令柳玉姬捡起他□□掉落的文书。

        柳玉姬没动,他便生了怒,理直气壮说他不服从军令,要以军法处置她。

        虽然最后没真的处罚,但这次的事,让柳玉姬深刻地认识到,她若想在这军中安安稳稳不受欺负,只背靠一个校尉,是远远不够的。

        恰逢此时,新任的大将军到了军中。

        柳玉姬看到了希望。

        柳玉姬受命替校尉写了一份述职的文稿。

        她知道自己的优点便在于识文断字,文采不俗,于是在这份文稿中,使出了自己全身的力气,力求脱颖而出。

        年轻的大将军听到这份稿子,颇觉耳目一新,只觉这文稿写的条理清晰,重点分明,文采斐然,与其他人不同。

        他问了校尉,得知写稿子的是新兵柳及,便拍板将她调到身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