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第085章 恋爱脑(1 / 2)

加入书签

理清楚百里誉、先帝、康王妃以及那个神秘的睿郡王之间的关系后,很多从前卓禹霜一直没想明白的事,也似乎迎刃而解了。

        比如,为何前脚她才到京城,极刃门的人就会毫无预兆的对她进行刺杀?

        她还记得原着中,极刃门自始至终针对的只有男女主角,奚叶秋和韦云茵,并没有对她们卓家下过手。

        现在想来,如果不是自己这个突然穿越而来的意外。

        卓家的威胁,早在故事开始以前,就已经被极刃门给除去了。

        她不能确定极刃门到底是通过什么来判断她一个刚回到京城,手无缚鸡之力的小丫头会成为睿郡王未来登基大业上的阻碍。

        可有百里誉那个神棍在,一切也都解释得通。

        …………

        “睿郡王现在在哪里?和病了的康王爷康王妃一起在云南?”

        姬千尧:“康王爷一病不起之后没几年,睿郡王据说就失踪了。这些年并没有他的任何消息,算起来——”

        “算起来应该有五年了?”卓禹霜接下话来。

        “差不多。”姬千尧点点头。

        “之前我们推断,五年前极刃门在才江湖上突然崛起,应该是换了当家主事的人,这与睿郡王失踪的时间也很吻合。”

        卓禹雪却直接说出关键:“可我们这些推理再准确,总得先把人给找出来不是吗?”

        她们姐妹几个其实也没有多大的野心,自从小妹卓禹霜回京之后,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也都是情非得已。

        小妹被极刃门暗杀的事要解决,二姐身上的蛊毒也需要解决,还有小侄子以轩那个岌岌可危的皇位……

        但这所有的问题,关键都是得先把这个失踪多年的睿郡王和百里誉找出来。

        说到这个,卓禹霜又一次将视线转向姬千尧,“上一次我让你帮我找两个人,一个你已经给我了,可那位亓官大小姐一直没有消息吗?算起来也有一个月了。”

        她故意没有提及柳月的名字,将重点都放在亓官暮芸身上。

        原着里亓官暮芸可是极刃门主的心腹之一,如果能找到她,也许一样可以找出睿郡王。

        姬千尧难得也露出了为难的神情,“这事还真有些棘手。亓官家当年被流放边疆,距离京城足有三千里,我派人过去调查,一来一回仅仅是路程上,也要大半个月。而且调查情况并不算理想。”

        卓禹霜:“怎么说?”

        “边塞的环境和气候条件本就十分恶劣,当年四皇子和五皇子逼宫失败,先帝把亓官家发配到那里,一路上本就是吃尽了苦头,亓官正磊和他夫人年迈,在路上就病了,到了那里更是缺衣少食,没熬得了多久。只有他们唯一的儿子活了下来,这些年已经算是在边塞定居。我派去的人向他仔细询问了亓官暮芸的下落。他却说,他那个妹妹其实在流放途中就跑了。当时事关全家人的性命,他们也不敢找,也不敢声张,只是谎称被山间的野狼叼走,人已经没了,这才蒙混过关。

        可亓官暮芸逃走之后,也并未关心过自己的家人,这些年连一封寄往塞外的信都未曾有过。”

        卓禹霜听完这些也皱起了眉头,“这么说亓官暮芸逃走之后,一定是改名换姓躲了起来,线索就断了?”

        “也不用这么悲观。”姬千尧安慰她,“我们虽然没能得到亓官暮芸的线索,可她的哥哥倒是和我们说了件有意思的事。”

        卓禹霜:“???又有秘密?”

        这原着明明就是个傻白甜恋爱剧,咋这剧里的配角一个个都背景这么复杂呢?

        姬千尧:“你知道当年亓官暮芸为什么一定要和奚叶秋和离?”

        “不是因为他被废了太子之位,亓官暮芸当不了皇后吗?”卓禹雪一脸鄙夷,这种谁都知道的问题有什么好问的。

        姬千尧摇头,“这只是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借口罢了。”

        这时候卓禹霜倒是反应过来:“我也觉得没那么简单。当年的情形就算她做不了未来皇后,可奚叶秋的亲王之位并没有被废,她依然还是尊贵的皇子妃。而和离了之后,她再嫁难道还能比这个嫁得更好?”

        “对,就是你说的这样。”姬千尧给了卓禹霜一个赞赏的笑,“亓官暮芸要和离,不仅仅是因为奚叶秋失去太子之位,是因为她本来就并不是心甘情愿嫁给奚叶秋的。亓官暮芸真正喜欢的,是五皇子。”

        “啊?”卓禹霜顿时觉得这个故事怎么又往奇怪的方向发展了,“可五皇子的皇子妃不是她亲妹妹吗?”

        “所以我才说这个故事有点意思。”姬千尧又接着说道,“亓官正磊在先帝一朝本来是十分受重用的武将,亓官暮芸从小就和这些皇子们也算青梅竹马,这其中她尤其和五皇子关系最好。可惜当年先帝为了太子日后在朝中的势力,选了亓官家,亓官暮芸作为长女不得不接下这个赐婚圣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