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这时那边走来,一个小老妹儿(1 / 2)

加入书签

只独一只毛骡拉的车上,秀花穿着最厚的棉袄,身上围层棉被坐在左里正的身后。

左里正长的高高大大,能给她挡风。秀花屁股下面还垫着一层厚厚的靰鞡草,以免车板子凉。另外随车带着蓑衣,以免回来的路上下雪。

左里正一边甩着鞭子赶毛骡,一边像会变戏法似的。

一会儿递给身后的秀花豆沙包,一会儿递根糖葫芦。

豆沙包是温热的。

左里正回家套车的时候,他大儿媳刚蒸出的豆沙包。

大儿媳妇很会做人。

不用左里正开口要,就主动的用几层干净屉布装了六个红豆沙包给了公爹,“起太早,应是没吃上什么,趁热乎让我婶子垫垫肚。”又急忙用围裙擦擦手,跑到外面房檐下,翻出用油纸包好的两根糖葫芦,“爹,这个也带着,路上吃。”

左里正没有像别的男人般推托说“我们都多大岁数啦,哪里还用吃这个。”

他自己确实不需要吃糖葫芦。

但是在他面前,秀花妹子比他小。

比她小,就吃啥都不过分。老小孩儿、小小孩儿嘛。谁规定的曾孙能吃,秀花就不能吃?

而冲这一幕,就该知道,左里正难怪会偏心大儿和大儿媳一家。

想爹所想,急爹所急。这才叫有眼力见儿。

公爹要拉着女伴出去玩,儿媳妇给准备零嘴儿。现在是天气冷,没办法给带吃食像春游似的,要是天气好,他大儿媳恨不得给采把野花将骡车都装扮一番。

这样的儿子儿媳不给多留些家产,给啥样的留?

左里正乐呵呵的,儿媳妇给带啥,他就拿啥。

所以才有了这一幕。

白玉兰不放心的跑出来嘱咐:“娘,下晌早点儿回,有再急的事儿也不要半夜赶车。要不然天黑,你俩眼神又不好,赶车别掉进壕沟里。五叔啊,到时回来了,直接到我家吃晚饭,我会告诉你大儿媳一声的。”

秀花很嫌弃女儿啰嗦,却很少在左里正面前数落女儿。

秀花忍下女儿的那些啰嗦话,挥挥右手中的糖葫芦,还咬了口左手上冒热气的豆沙包。这就算回答了。

白玉兰都憋不住气笑了,一看就是没将她的话当回事儿。

一天天的,真是和娘上不起火。

就秀花这种亲娘才麻烦。

她不像别家那种岁数大的人,做儿女的怎么安排怎么听。会承认岁数大了,听儿女的准没错。

她娘却主意正,你这面嘱咐的话,娘那面要是不乐意听,转头就像是没听着似的。

算了,嘱咐没用,白玉兰心说:不如等娘回来煮点儿姜汤,今晚做热汤面条,以防那两位岁数大的头疼脑热。

……

骡车出村后,秀花瞪眼盯着左里正的后背。

本以为面前的老头子会憋不住说些什么。

比方说,和她讨论讨论牛啊,套套她的话啦,那就不好奇她家从天而降的几十头老牛吗?她不信。

或是再不济,也不会错过这个单独相处的机会,会趁机和她唠瓜唠瓜情呀,说点儿过日子的爱啊。

她一点儿都没怀疑左里正会说情话,别说人家岁数大,长的正经就不会说甜言蜜语。

在秀花看来,男人要想说骚嗑儿,和多大岁数没关。就看他想不想哄你高兴。

而且越是左里正这种长相正经的,越是说起甜言蜜语才带劲儿。天天嘴巴像棉裤腰似的,聊甜话像吃家常便饭似的爷们,她还瞧不上呢。

她就稀罕那种长相周正,板着一张老脸,说出的甜言蜜语和表情完全是两码事,冷不丁冒出一句两句的。

却没想到,这一路下来,左里正真就没有说那些“有用”的嗑儿。

只在路过其中一个村落时,指指道边那个村子说:“老吴家那几口子,就搬到那个村里去住了。”

“他家在那个村儿咋样?”秀花问道。

左里正摇摇头:“名声都坏了,能好到哪里去。要不是看我的面子,那个村不会接收。吴家又有些卖田地的银钱,不少吃喝。我是担保了他们一家不会偷东西,才接手的。要不然那个村里人会防他家。”

当初吴家走的很急,且不光彩。

吃里扒外,卖村里人的情况引来偷儿,甭管有什么缘由,那个村里的人都不会主动结交。

虽然听说吴老汉刻意的想和新村里人交好,为此不惜轮番请过好几位老汉去家里吃饭。

但是换咱,咱也会琢磨,吴家在游寒村生活几十年都能干出这种事情,一个后搬去的,又能和他们有多深的感情,这样的人家交不透,不如干脆不走动。

秀花问:“咱们拐进那个村吗?”

“不拐,回来时再去,先去谈买地要紧。到时你也不用烦和吴家人见面。咱们遇不到吴家人,他们家借住在东头祠堂,离村头很远,听说要开春盖新房。”

秀花嘀咕着:“估么老吴家人会在外面败坏我家名声,等回来时,我要去那个村里多走几家问问。吴家要是真敢说我家坏话,我非将吴家那些烂眼子事儿好好讲讲。”

“怎会。”

“怎么不会?”吴家是个什么样的人品,秀花心想:她还没三嫁时就知晓。

左里正摇摇头没解释。

其实他想说的是,他不会让吴家在外面败坏左撇子、白玉兰还有秀花的名声。

早在给吴家人还没搬到那个村落前,他就已经和那个村的几大家家主聊过左撇子家的仁义。

仔细讲述了是左撇子仁义,才没将通敌的吴家人送进大牢。那些人可是砍头的大罪啊。再着,要想送进牢里,很轻松,因为家里有位当过捕头的朱兴德。可是,侄儿撇子、侄儿媳妇、包括侄儿的岳母都是极为仁义的人。

左里正为了抬高左撇子一家,不惜踩自己一脚说:换作自己,都未必能做到只将吴家人赶出村。

但左撇子一家,却说村里人就该按照族里村里的章程办事,还是不要动不动就抓紧大牢,送到县衙为好。这才有了只让吴家迁走,吴家人还全须全尾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