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第41章 无垢(19)(1 / 2)

加入书签

贾冰交待了赵田军长达十数年的复仇,以及他是如何从赵田军虔诚的信徒最终成为赵田军生命的终结者。

        十五年前,只有9岁的贾冰在经历了母亲病故、继父虐待之后,只身从新琉村跑了出来,一路乞讨来到川明市,唯一的心愿就是从此摆脱继父,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一个困难儿童帮扶组织发现了他,给了他一个暂时落脚的地方。他的学籍在新琉村,而继父是他名义上的监护人。志愿者们为了他多次前往新琉村,终于与继父达成协议,他的学籍从新琉村转了出来,继父也不再干涉他的生活。

        次年,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他终于入学。

        但是学校生活和他想象中的不一样,周围的同学都有幸福的家庭,他却只有一个远在乡下的继父。别人穿的是崭新的衣服,他却只有校服,以及爱心人士捐赠的衣物。

        帮扶组织旨在让更多的儿童走进校园,成员都是年轻人,凭热情做事,内部并不完善,当一个孩子被顺利送入校园之后,他们的重点就会转移到另外的孩子身上。

        贾冰起初将他们看做最善良最美好的天神,久而久之,却发现天神抛弃了自己。

        他和其他小孩一起学习,却敏感地知道,自己是特殊的。他无法融进班级里,同学也不愿意接纳他。就连他的同桌,也认真地警告他,不许他超过课桌上的“三八线”。

        这种格格不入因为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达到了顶峰。

        那年冬天,困难儿童帮扶组织给他送来了两套厚衣服,一套是蓝色的加厚运动服,一套是红色羽绒服和牛仔裤。

        送衣服来的哥哥说,衣服虽然不是全新的,但捐赠者没有穿几次,九成新,非常保暖。

        贾冰换上羽绒服,顿时就舍不得脱下。

        他从来没有穿过这么暖和的衣服,它那么柔软,摸着那么舒服,穿上之后,那些恨不得钻进骨头的寒气似乎都消散了。

        次日,他迫不及待地穿着羽绒服去上课,一到班上,却迎来几道奇怪的视线。

        课外活动时,他听见同学们议论纷纷——

        “许真,这不是你的衣服吗?怎么穿在贾冰身上?”

        “就是,去年我见你穿过一次啊。”

        “哦,那就是我的衣服,我妈从国外给我带回来的。”

        “那怎么在他身上?”

        “我长个头了啊,穿不了了,我妈每年都捐衣服给困难儿童,他应该是分到了我的衣服吧。”

        “什么?贾冰是困难儿童?”

        这一天,贾冰没有上完课外活动,就悄悄离开的校园。

        此后,他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困难儿童。小孩子们的直白与好奇有时分外伤人,他们讨论着他的身世,时不时向他投来可怜的目光。

        每次被这样看着的时候,他都如坐针毡。他渐渐知道,自己渴望的并不只是坐在教室里,还渴望有一个家,一个关心自己的长辈。

        后来,他认识了赵田军。

        那是一个阴沉的傍晚,寒流来袭,眼看就要降雨。

        他已经不再是困难儿童帮扶组织的救助对象,每天除了上学,还得偷偷打零工。

        老板给他结了一周的工资,他小心翼翼地将钱收好,经过魏家巷子时,却被三个混混拦住,要他把钱拿出来。

        钱是他的生活费,他拼命护住,可在经过一番拳打脚踢之后,钱还是被混混们抢走。

        雨终于落了下来。他穿得单薄,不住地发抖。很少有店家敢雇佣童工,他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肯让他打工的,钱却就这么被抢了去。

        积蓄许久的委屈和绝望忽然爆发,他坐在污水中,嚎啕大哭。

        这时,自行车的铃声在他身边响起。他抬起头,见一个中年男人正看着自己。

        中年男人正是赵田军。

        那时,赵田军的头发还没有白,腿脚却像现在一样跛,推着自行车的把手,自行车的后面接着一个板车,上面放着各种各样的卤菜。

        “这么大的雨,怎么坐在水凼里?”赵田军举着伞上前,一把拉住他的手臂,“快起来。”

        因为打工,他每天都得从魏家巷子前经过,见过赵田军很多次。卤菜摊子的生意很好,他远远路过,也能闻到香气。他曾经很想买一块豆腐干,他听别人说过,豆腐干五毛钱一块,裹上佐料和卤汁特别好吃。

        可他舍不得那五毛钱。

        他怎么也没想到,卤菜摊的老板会主动和自己打招呼。

        “刚才的事,我都看见了。这儿混混多,他们看你一个人,又瘦弱,就爱对你动手。”赵田军说:“孩子,起来,跟我去换一身干净衣服。”

        也许是赵田军看上去很温和,也许是板车上的卤菜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他站了起来,默默跟在赵田军身后,来到赵田军家中。

        “坐吧,别客气。”赵田军给他兑了一杯果汁,又拿来干净的衣服,“去洗个澡,出来就能吃饭了。”

        在简陋的筒子楼里,贾冰吃到了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一顿晚餐。他第一次感到,自己也是被珍视的。

        “我以前是老师,被人害了,所以不得不离开校园。”赵田军说:“你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来问我。想吃卤菜了,也尽管来找我。我看到你很多次了,像你这样的小孩很不容易,像我这样的中年人也不容易。你愿意的话,就叫我一声老师,我可以帮助你。”

        在赵田军之前,出现在贾冰生命里的所有人都是过客,有母亲,母亲死了,有继父,继父将他当做畜生和货物,有志愿者,志愿者只陪他走过短短一截路,唯有赵田军,在关心他的同时,向他承诺“你可以依靠我”。

        贾冰住校,偶尔来到赵田军家中,就像住读生回家一般。赵田军没有子女,待他就像亲生儿子。他甚至产生过让赵田军给他开家长会的想法,赵田军却笑着摇头,一边道歉一边告诉他:“学校给我的阴影太大,我始终无法接受当初被解雇的事。”

        “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贾冰问。

        “我是一个好老师吗?”赵田军反问。

        贾冰用力点头,“你当然是!你不仅是个好老师,还是个好人!”

        赵田军苦笑,“我也自认是个好老师,可就因为我犯下的小错误,我就落到了这般田地。他们不给我一点机会,我为了救学生才从山上摔下去,最后呢?好人没有好报啊。”

        贾冰听得懵懂。

        那时他才念初中,正是三观形成的重要时刻,赵田军告诉他什么,他即便一时无法理解,也认为赵田军是对的。

        “他们怎么就那么恨犯过错的老师?”赵田军说:“老师难道就不能犯一丁点错误吗?我为学生做过的贡献不能抵过我犯的错?”

        良久,赵田军又道:“最可恶的是,每一次他们吹捧一个老师,就要将我们这些犯过错误的老师踩上一脚,好像我们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赵田军看向贾冰,“如果让你给老师打分,完美老师你给多少分?”

        贾冰思考了半天,“100分。”

        “那犯过错的老师呢?”

        “……90分?”

        赵田军叹气,“不,打给老师的分数只有两种,要么100分,要么0分。”

        贾冰不解,“为什么?”

        “因为老师不能犯错,老师没有改过自新的机会。”赵田军声音发抖,“他们觉得老师应该生来完美,不完美的老师就是垃圾。”

        贾冰受到情绪感染,也渐渐激动起来,摇头道:“不该是这样。我继父,我继父那种人渣都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因为他不是老师啊。”赵田军两眼泛红,“我经常想,是不是人们对于老师这个职业的期盼过高了,老师只要犯下一丁点错误,这一辈子就会被毁掉。如果老师不是完美的呢?如果根本没有完美的老师呢?”

        贾冰似懂非懂地点头。

        赵田军拍了拍贾冰的肩膀,并未继续往下说,只道:“将来等你长大了,能够帮我的忙了,我希望你可以答应我一件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