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第 20 章 穿越第十七天(1 / 2)

加入书签

周卫民这话一说,周围顿时安静了下去。

  沈美云无疑是漂亮的,漂亮到夺目的地步,哪怕是她领着一个孩子过来。

  哪怕是知道,她在他们里面是年纪偏大的那一个。

  但是,还是有不少男知青偷偷去看她,当然,女知青们也不例外。

  无他,实在是因为沈美云太好看了,在乌压压的人群当中,她白得发光,让人很难去忽视。

  甚至,让女孩子看过去,都有一种自愧不如的感觉,她怎么生得这么好看啊。

  好看到想让人去摸摸她的脸,想要去感受下,是不是手感真的有那么好。

  这都是大家藏在台面底下的事情。

  只是,这会沈美云和绵绵的离开,周卫民的出声,让所有人都跟着被拉回了现实。

  是啊,沈美云在漂亮,在好看,她结过婚,还有了一位五岁的孩子。

  这就让人有些惋惜。

  周卫民原以为自己这样提醒季明远,对方会感激自己。

  没想到,季明远只是合上书,抬头起来,慢慢地地看了他一眼,并不是很犀利的目光,反而是那种温和的,不带侵略[xing]的。

  却还是让周卫民忍不住,一惊,有些冒冷汗出来。

  明明——

  季明远比他还小两岁,这就是季家人吗?

  站在金字塔尖尖的季家人吗?

  在周卫民胡思乱想的时候。

  季明远开[kou]了,“周知青,你想说什么?”

  连带着反问都是温和的,却让周卫民有一种慌乱的感觉,明明都是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人。

  但是,在这一刻,他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自己身上和对方的差距。

  仿佛被对方压在地方打的错觉。

  这也让,周卫民脸上带着几分冷汗,“没什么,就是想说——”

  你不要被她迷惑!

  这话还没有说出[kou],就对上季明远那一双了然的目光。

  “沈知青带着孩子,并不容易,我们身为她的同伴,互相关照,也是应该的,不是吗?”

  是这样的没错,但是——

  周卫民还想说些什么,对上季明远那一双眼睛,顿时不敢再吭气了。

  不知道怎么的,明明他是里面老大哥的,而且在场的知青,也都愿意听他指挥。

  但是,有个前提是季明远不开[kou]。

  之前,他也确实是没有开[kou],周卫民也确实得到了短暂的拥护。

  如今,季明远一开[kou],他能感觉到,大家的心都跟着偏了对方过去。

  “周知青,我觉得季知青说得对,我们都是从北京去黑省[cha]队的知青,我们之间的友谊应该是纯洁的,是互相爱护的。”

  “沈知青带着孩子,确实也不容易,就像是姚知青一样,她也带着弟弟,咱们确实该多照顾下他们。”

  “出了北京城,到了黑省,我们就是一个同一个地方来的老乡,更应该互相照顾。”

  而不是像是现在这样,在背后道人不是。

  更何况,沈知青还是那种品德高尚的人,那就更不应该了啊。

  这话说得,周卫民脸上一阵白一阵赤的,合着,他就成了那个里外不是人的外人了呗?

  他不再说话,自己坐在座位上生闷气。

  一开始,他也想对沈美云好的,只是,知道沈美云带着的是她的女儿后。

  周卫民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是失望,是复杂。

  是那种说不上来的情绪。

  所以,在看到季明远在沈美云面前献殷勤的时候,他才会这般提醒对方。

  不要被沈美云骗了。

  但是,没想到他是好心,到最后,却遭受到了所有人的攻击。

  这让周卫民心里很不是滋味。

  领着女儿去找父母的沈美云,还不知道,她们母女两人走了以后,后面发生了这些事情。

  不过知道了,她倒是会感谢季明远,以及其他知青对她的维护。

  至于,对于周卫民,她也说不上太生气,这些年她独身带着女儿,受到的偏见不止一个。

  当然,不差周卫民这一个,毕竟,周卫民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外人而已。

  那厢。

  火车上真的是人挤人啊,沈美云带着女儿绵绵,真的是无地下脚,她真是用了极大的力气。

  这才一边紧紧牵着绵绵,一边挤过人群,跨过一节节车厢。

  本来五分钟的路程,她硬生生走了四十分钟。

  甚至,在还火车上的厕所门[kou]那位置,足足堵了十分钟。

  无他,不过是因为好多人没买到坐票,不少人都是坐着走廊道,或者是躺在厕所外面的。

  她过不去实在是因为,下不去脚。

  还要担心,别把绵绵在火车上弄丢了,可以说,这一路上四十分钟,沈美云都不敢丢手。

  怕弄丢了绵绵。

  好在,等到十点半的时候,她终于到达了她父母所在的车厢。

  这火车厢的车厢,其实也划为三六九等的,虽然沈美云不想说,但是却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

  最好的车厢是卧铺,需要工作证明以及特殊证件,才能买得到。

  其次,是沈美云他们所在的车厢,是知青办统一帮忙买票的普通车厢。

  有座位,人虽然多,但是起码能到下脚的位置。

  大家坐在里面,能够谈天说地,能够说理想,说抱负,说未来。

  再不济,在前面几个车厢她过来的时候,都是能过人的。

  而她来到父母这边的车厢时,是完全下不去脚的,就像是一个拥挤的沙丁鱼罐头。

  挤得密密麻麻。

  而她的父母,甚至连个座位都没有,两人只是蜷缩在椅子旁,半侧在椅子靠背上。

  互相依偎。

  这让,沈美云沉默了下去,不知道是不是母女之间的心灵感应。

  原本闹哄哄的车厢内,本来在睡着了的陈秋荷,在察觉到女儿沈美云看过来的那一刻。

  她倏地睁开眼,下意识地四处张望。

  一整个车厢,明明有那么多的人,但是她却能一眼看到自己的女儿——沈美云。

  当看到沈美云的时候,陈秋荷下意识地笑了下,朝着她挥挥手。

  随即,又推了推身旁的沈怀山,低声喊道,“怀山,怀山,美云过来了。”

  沈怀山还是愣着的,听着美云两个字,他下意识地四处看了下。

  他和陈秋荷一样,一眼都看到了对方。

  便想起来过去,但是这一动,才惊觉腿麻了。

  还是陈秋荷扶着他,两人这才站了起来,他们一站,坐在他们身边旁边的叶教授便看了过来。

  “陈老师,你们这是?”

  叶教授和陈秋荷算是同事了,只是双方的学校不一样。

  他们也是这次被安排到黑省去的,而且,更巧合的是他们双方家里还是同一天出事的。

  只是,不同的是当初去沈家的人是许东升,而去叶家的人则是季长峥。

  季长峥给叶家放了水,叶家人这才囫囵地都坐在这个车厢上。

  听到叶教授的询问,陈秋荷指了指外面的方向,“我女儿来了,我们过去找下她。”

  说完,还不忘朝着叶教授叮嘱,“叶老师,麻烦您帮我们看下位置。”

  这话一说,叶教授自然没有不答应的。

  叶家人其实不比沈家少,一家四[kou]人,基本都在这里了。

  大闺女也和沈美云岁数差不多,只是,她没有沈美云的好运去当知青,而是随着父母一起过来了。

  和她一起的,还有她的弟弟。

  听到他们[jiao]流,叶慧茹抬头看了一眼,随即,再次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安排妥当了事情后。

  陈秋荷和沈怀山,这才挤过人群,走向了沈美云。

  “美云,你怎么过来了?你们那边怎么样?”

  沈美云眨了眨眼,“我那挺好的,咱们找个地方吃饭?”

  “成。”

  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地方,和列车员问清楚了餐车的位置后。

  他们便再次穿过浩浩[dang][dang]的人群,往里面走。

  这会时间还没到晌午,餐车这边的人并不多,只是稀稀落落地坐了几个人。

  在一个,也是最大的原因,火车上的饭贵,这是众所周知的。

  一份米饭加上两个菜,卖到了五毛钱。

  而沈美云她们一家四[kou]一起过个早,也才花三四毛,就知道这里面的区别了。

  正是因为贵,所以很多人其实出远门,也怕露怯,就更不敢往餐车来了。

  担心出门在外,出洋相,丢脸了去。

  这才给了沈美云他们机会,这不,来到餐车后,找了个位置坐下来,她才觉得连着空气都跟着清新了几分。

  一连着深吸了好几[kou]气。

  双方互相[jiao]代了下对方的情况。

  沈美云这边没有太大问题,一群知青们都是年轻人,意气风发,一心建设农村,都没啥太大的坏心眼。

  加上,她到底是有一个坐位的,比父母这边挤在地上,连腿都伸不直的强。

  想到这里。

  沈美云便直接说了,从身上取下了绿[se]的军用水壶,递给他们。

  “爸妈,你们那位置不行,要想办法换个位置。”

  只是这谈何容易呢?

  这——

  陈秋荷和沈怀山对视了一眼,“算了,我们就那挺好的。”

  他们如今成分不好,不想给女儿添麻烦。

  越是上车后,越是明显的。他们能够明显感觉到,车上的人对他们不一样。

  像是避瘟疫一样。

  不过,沈怀山和陈秋荷早都习惯了,在沈家没落的那一段时间,他们也算是体会到了人情冷暖。

  比起之前,现在已经很好了,一直架在脖子上的刀落了下来不说。

  而且他们还留了一命,去了黑省这种物质丰饶的地方流放,还和女儿分到一个地方。

  全家人也不用分开。

  说实话,这已经是天大的好事了。

  比起这些来,在车上没地方坐,显然都是小事了。

  沈美云不觉得这是小事,她在坐着干净敞亮的位置,她父母却蜷缩在角落,她看得难受。

  她思索了下,把身上的斜挎包,拿了下来,递给他们。

  “里面有吃食,爸妈,你们和绵绵先吃,我去找下人打听下。”

  说完,从兜里面抓了一把糖来,抓的不是别的糖,正是[su]心糖。

  不给沈怀山和陈秋荷拒绝的余地。

  她便找到了一位年轻的列车员,“同志,我想和您打听一个事儿。”

  这话一落,四目相对

  “是你?”

  这人不是旁人,正是上次沈美云找绵绵的时候,对方给她提供帮助的那个。

  还领着她去了站台,可以说,要不是上次那个列车员。

  沈美云也不会找到绵绵了。

  所以,两人都很惊喜。

  “同志,是你啊?”

  “你找到你女儿没?”

  列车员胡干事很是关心这个问题,忙不迭地问道。

  那件事都过去好长时间了,她还一直在回想,也不知道上次那个漂亮的女同志,有没有和她女儿团聚。

  那个可怜巴巴的小姑娘,有没有找到妈妈。

  没想到缘分竟然这么巧,她们再次在火车上相遇了。

  沈美云点了点头,“哝,找到了。”

  她指了指坐在餐车上,正在吃啃着大[rou]包子的绵绵,她坐在陈秋荷身上,极为乖巧。

  看到这,胡干事忍不住高兴道,“真好!”

  “真好啊,一家人团聚了。”

  说实话,身为列车员,在火车上这么多年,她看到过太多的被拐卖的孩子,也看到过太多的家长痛哭着去找孩子。

  但是,很少能够双方都找到。

  沈美云她们母女两人,算是幸运的一对。

  沈美云感激道,“还是要谢谢你,如果没有你,我也不可能找到我女儿了。”

  这是实话,那一路上她去找女儿,遇到了好几个贵人。

  没有这些贵人,她也不会和女儿团聚了。

  胡干事,“不值当谢的,只要你们平安就行。”

  说到这,她想起来了正事,“沈同志,你刚来找我做什么?”

  对方明显是找她有事情的。

  沈美云也没瞒着,轻声细语道,“我想找您帮忙调个座位,不用特别好,能有个落脚的地方就行。”

  胡干事拧眉,好奇地问道,“你要给谁挑?上车的时候没买票吗?”

  “买了。”

  沈美云蹙起眉尖儿,叹气道,“我是给我父母调的。”她指了指坐在旁边,一边吃饭,一边喂着绵绵喝水的父母。

  这才慢慢地说道,“我给他们买的坐票,但是上了车子后,却成了无票。”

  一说这,胡干事就懂了。

  能从坐票变成无票的,无非是最后一个车厢的人。

  不管是买了坐票的,还是买了无票的,全部都被赶在那边。

  这——

  胡干事想了想,如实说道,“这怕是不容易。”

  哪怕她也不好[cha]手,因为最好一个车厢坐的是什么人,他们都心知肚明。

  “我知道,可能给您添麻烦了。”

  “您看这样行吗?我把我的位置让给他们,我在知青那一列车厢,然后我过去?”

  父母年纪大了,受不住颠簸,有一个位置,两人起码也能换着来。

  “不行,你们那一列车厢,都是标注过的。”

  “每个人在什么位置,就是想[cha]队都不容易。”

  这下,沈美云蹙眉,“那如果在餐车内呢?”

  这——

  胡干事没急着回答,她来回踱步看了下,“这样吧,让你父母去餐车上买两份饭,然后我在和负责餐车的李干事打个招呼。”

  她也没把话说得太满,“不过,我不确定能不能成,我先去问下。”

  “你在这里等等我。”

  有人肯帮忙打听,沈美云已经是感激不尽了,她点头,顺手把兜里面的一把[su]糖递给对方。

  “同志,你为人民服务,这是来自人民群众的感谢,您必须要收。”

  这话说得敞亮。

  挑不出毛病。

  胡干事也忍不住笑了,大大方方地接过[su]糖,她看清楚了后,愣了下,“哎哟,这是老北京的[su]糖吧,[su][su]脆脆。”

  就是卖得贵。

  要一块五一斤,还要糖票,普通人可舍不得买。

  就沈美云拿的这一把[su]糖,她看了,最少有十多个呢。

  这可是好东西。

  沈美云嗯了一声,横了她一眼,眼[bo]流转,含着盈盈水光,明艳到不可方物。

  “同志,瞧您说的,你为人民服务,还不许人民群众拿两颗好糖给你吃?”

  这一眼,看得胡干事心惊[rou]跳的,她拍着自己的心脏,“沈同志,你可别这样看着我,我受不了。”

  她一个女人都姑且受不了,更别说那些毛头小伙子了。

  怕是看到沈同志,连路都走不动了。

  可惜,英年早婚啊,娃都有了。

  沈美云轻笑,“要是这样多看你两眼,你能去帮我调个位置出来,我恨不得天天看你。”

  这话说得,胡干事淬了她一句,“你想的美。”

  “不对,是我想的美。”

  真要是有这么一个活[se]生香的大美人看着她,她怕是能延年益寿咧。

  说完,她自己哈哈笑了起来,拿着[su]糖去找了她同事,李干事去了。

  李干事是负责餐车附近的列车员,这会正在准备小推车,推车里面放着饭,手里拿着一个红星大喇叭。

  这明显是快到了晌午的点,推着车子去车厢内,卖饭去了。

  其实,好多人都是第一次坐火车,压根不知道火车上还能买饭。

  所以,列车长他们便安排了人,专门拿着大喇叭去宣传,餐车有饭不说,顺带还带了十多盒,打算就近卖给火车上的旅客们。

  胡干事来的时候,李干事正忙的脚不沾地,“小胡,你怎么来了?”

  “来帮我守着餐车?”

  这话一说,胡干事笑,“也不是不行,我是来找你拜托个事。”

  说完,就把那一把[su]糖拿了过来,瞧着有六七个,一[kou]气全都塞到李干事工作服的衣兜里面。

  “我有个亲戚,去黑省下乡被分了最后一个列车厢,想找你帮忙活动下。”

  还没说完,李干事就要拒绝,她是个胆小怕事的。

  只是,还没拒绝,就被胡干事给打断了。

  “你先别急着拒绝,不是多大的事情,就是让他们来餐车待着就行。”

  “你别赶走他们就行了。”

  李干事还是害怕,但是胡干事却说,“小李,做这么这一行的,胆大心细是一方面,热心心善也是一方面,我那亲戚,你要说他们犯事真没有,就是一个教书的,别的在干净不过的了。”

  “而且,我那亲戚说了,愿意在餐车买两餐饭。”  列车员也是有指标的,车上做的餐饭卖不出去,他们也头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