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第 28 章 穿越第二十五天(2 / 2)

加入书签

  他受到过这种教育,所以,他坚持把这种教育再贯彻到季明远身上。  谁让季明远是季家人呢。

  所以——

  当初,季长峥陪着季明远去知青点的路上,在还未[jiao]出申请报告之前,他便问过季明远。

  若是后悔还来得及。

  但是,季明远拒绝了。

  既然不后悔,这一条路,哪怕是在艰难,季明远也要走下去。

  听到这。

  温指导员叹了[kou]气,“你们也是不容易。”

  他咬着窝窝头,起身把桌子上的信递给了季长峥,“不管是不是求助,先看看就是了。”

  “要知道,你当初给家里人发电报的时候,不也是抱着想要得到安慰的心思?”

  “你现在来看季明远,不也是一样?”

  “他那边怕是也盼着你给他回信的。”

  这话一说,季长峥沉默了片刻,抬手扯开了领[kou]的扣子,露出凸起的喉结来。

  带着几分不可言说的魅力。

  半晌,他才沉声说道,“我不想拆,也不想看。”

  因为,他怕自己像是老爷子那般无情。

  所以,看了又如何?

  这——

  其实说白了,就是关心则乱,他一边知道,自己不能去帮对方,一边又痛恨自己不能去帮对方。

  这就是季家人。

  见他不肯拆,温指导员擅自做主,直接把信封给拆开了,他没看信,而是把中间的信拿出来,递给他。

  这一拿,温指导员就意外了下,“还挺厚,最少三五页纸。”

  这话一说,季长峥抬头,窗户外的玻璃光照耀下,他的骨相凌厉而英朗。

  他思索了片刻,到底是接了过来,打开细细地看了起来。

  只是,在看到开头的时候,他的脸[se]跟着一变。

  “怎么了?”

  “季明远要离开了吗?”

  能够让他这般大的反应。

  季长峥摇摇头,坐起身来,把信放在了一旁,从裤兜里面掏出了一包烟,[chou]出一根,拿着火柴点燃后。

  他深深地吸了一大[kou],密不透风的室内,使得淡青[se]的烟雾变成一条笔直的线升腾而起。

  浓烈的烟雾,熏得他漆黑如墨的眼睛,微微眯着,没人能琢磨透他此刻的内心。

  温指导员也不行。

  他拉着一张椅子,坐到了季长峥的面前,“怎么?明远那边很难处理?”

  他们两个认识多年了,所以,温指导员是知道季长峥家里的情况的。

  对于,季明远这个侄儿子,他也算得上[shu]悉。

  季长峥摇头,不过两分钟时间,他便做了决定,果断又迅速。

  “帮我请一个假,我下午去找一趟明远。”

  这话一说,温指导员愣了下,“这么着急?”

  季长峥嗯了一声,眉梢间不复之前的张扬和戏谑,反而带着一股沉静。

  “我去看看情况。”

  温指导员点点头,“你去吧,我去给你请假。”

  待季长峥走了以后,温指导员犹豫再三,还是拿起来了之前那几张信纸看了下。

  待看完上面的内容时。

  温指导员喃喃道,“乖乖啊,这季明远真是闷不做声,干大事啊。”

  他才十九啊,还不到二十。

  喜欢上女同志就不说了,这还是要去给人家当后爸啊。

  难怪,季长峥脸[se]突然变了。

  *

  知青点。

  季明远自从把信寄出去后,便一直盼着,[ri]思夜想的盼着,盼着小叔给他回信。

  这天,公社的邮差到下面派送信件,季明远一早就等着了。

  “同志,有我的信件吗?我叫季明远。”

  那邮差检查了一遍袋子,摇摇头,“没有。”

  一般来说,他是一周才跑一次下面的生产队派送信件,如果有着急的话,一般生产队的人都会直接去公社邮局去自己查找信件。

  听到说没有自己的信件,季明远不由得有些失望。

  刚要转身离开,便见到沈美云领着绵绵过来了,季明远微微一顿。

  沈美云朝着他问,“季知青。”

  季明远点点头,他似乎还想让沈美云在多问两句,可惜,沈美云没有在说话的意思。

  她走到那邮差旁边,问了一句,“有沈美云的信件吗?”

  邮差低头按照信封的名字,查找了一遍,摇头,“没有。”

  这下,沈美云叹了[kou]气,和季明远对视了一眼。

  “你的信还没被人回?”

  “你的也是?”

  两人相视一笑,同时觉得对方有些可怜了。

  天天盼信件。

  “你是给家人寄信吗?”

  告别邮差后,季明远朝着知青点走,一边走一边问。

  沈美云摇头,“给我一个恩——朋友。”

  她准备说是恩人的,但是转念一想,似乎朋友的身份更适合季幺一些。

  “你呢?”

  沈美云问。

  季明远抿着唇,他温和道,“我是给我家人寄的。”

  他穿着一身蓝[se]的棉衣,严谨中透着妥帖,他似乎极为适合藏蓝[se],显得他皮肤白皙,唇红齿白。

  只是,这是他的外表,或者说是季明远让大家看到的外表而已。

  起码,沈美云便是这样,被他外表有短暂迷惑。

  少年温润干净,气质高雅。

  这也让沈美云释然了片刻,就目前阶段来说,对方似乎比绵绵,也大不了几岁。

  想到这里,她笑了笑,鼓励他,“那你家人肯定很快就给你回信了。”

  想到自己跟小叔写的信,全部都是关于沈知青的。

  这让,季明远有片刻的不自然,他嗯了一声,“希望如此。”

  两人正准备朝着知青点回去。

  半路上,就看到老支书那这一个红星牌大喇叭,朝着生产队喊,“开会了,开会了,都到晒谷场集合了。”

  这话一喊,沈美云和季明远也不必回知青点了。

  索[xing],直接转道去了晒谷场。

  沈美云还把绵绵一起带上了,反正老支书也没说是因为什么事情。

  他们去的时候,晒谷场已经集合了不少人了。

  生产队的社员们,有的搬着小板凳,有的揣着袖子,大家聊的火热,很是热闹。

  沈美云他们过来的时候,就见到胡[nai][nai]领着自己的两个孙子,用着茅[cao]给他们两个编蚂蚱。

  看到沈美云过来的时候,胡[nai][nai]还不忘朝着沈美云招手,“沈知青,这边。”

  因为沈美云经常把绵绵,给胡[nai][nai]照顾的原因,两家一来二去也[shu]悉了。

  所以,胡[nai][nai]一招呼沈美云,她便领着绵绵过去了。

  还不忘朝着季明远说了一声,“季知青,我去一趟胡[nai][nai]那,你先去知青点。”

  把绵绵安置好了,她看下情况,要不要在过去。

  季明远点了点头。

  等沈美云领着绵绵过去的时候,胡[nai][nai]顺势,把孙子阿虎屁股底下的小墩子给拿了出来。

  递给沈美云。

  “沈知青,你坐。”

  沈美云犹豫了下,胡[nai][nai]似乎看出来了,摆手,“绵绵这孩子一来,你看着吧,阿虎肯定没心思坐在这里看我编蚂蚱了。”

  这话还未落呢。

  阿虎便把手里刚得到的[cao]蚂蚱,献宝一样,递给了绵绵。

  “绵绵妹妹,你看,我[nai][nai]给我编的。”

  绵绵没见过这种[cao]编的蚂蚱,她想要,但是沈美云摇摇头,“阿虎哥哥只有一个,跟阿虎哥哥说谢谢他,你不要。”

  绵绵眼睛贴着[cao]蚂蚱,说,“谢谢阿虎哥哥,我想要。”

  沈美云,“……”

  这下,沈美云捂着脸,觉得有些丢人。

  旁边的胡[nai][nai]打趣,“多大点的事情,阿虎把你的[cao]蚂蚱给绵绵,一会[nai][nai]在给你编一个。”

  阿虎很大气,拍着胸脯,“沈姨姨,这个我本来就是替绵绵要的。”

  说完,就递给了绵绵,言外之意,这个是给绵绵的,你不要在说了。

  沈美云叹[kou]气,她能说些什么?

  只能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咯。

  趁着孩子们去玩耍的时候,她忍不住朝着胡[nai][nai]问道,“胡[nai][nai],有说为什么开会吗?”

  因为这段时间老是下大雪,所以前进大队的[chun]耕还没开始。

  家家户户都还在家里猫冬,以至于知青点也是闲暇了好几天。

  这冷不丁的召集开大会,她还有些意外。

  胡[nai][nai]一边手里灵活的编蚂蚱,一边笑眯眯道,“我不知道,等老头子在上面说了,你就知道了。”

  这竟是不愿意透露了。

  这下,沈美云扶额,“您还和我打哈哈。”

  这边说着话,那边台子上,老支书拿着大喇叭,用着手拍了拍喇叭前孔,发出一阵阵的刺刺啦啦的声音。

  待调整结束后。

  他便出声了,“召集大家来,是有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chun]耕,如果下午不在下雪,我们前进大队明天便恢复[chun]耕,大家开始挣工分。”

  “但是,如果下雪,那么[chun]耕将会继续推迟。”

  黑省就是这样,什么时候能到地里面干活,全凭老天爷给脸[se],若是脸[se]给的好,一早不下雪,还能给个好天气。

  自然就能去麦田里面除[cao]施肥了。

  但是,如果一直下雪,那就是没办法了,只能说在家继续猫冬躲着。

  这件事一公布,大家自然没有反对的。

  社员们也都等着不下雪了,好开工去挣工分了。

  要知道,歇息了快两个月了,全凭去年挣的钱和粮,在不开工,大家都快揭不开锅了。

  倒是,知青点的知青们大家[jiao]头接耳,“要干活了啊?”

  他们还不一定能适应得了。

  这是实话,新来的知青们,都有些忐忑了。

  台上的老支书,似乎不意外知青们会是这么一个反应。

  于是便说了。

  “正式开工后,可能会比较辛苦,大家这几天可以先去田埂上做一些活,就当适应下。”

  这——

  知青们都没说话,还是乔丽华应了一声,“老支书,你放心,这两天我会带他们,去田里面先做一些轻便的活。”

  候东来出事了,乔丽华很自觉的接起了知青点负责的活。

  她的这个反应,让老支书很满意。

  他们这些乡下人去管城里的娃娃,娃娃们不一定服气,还是要知青点的老知青们带新知青,这样多少还是方便一些的。

  说完了第一件。

  老支书便说起来第二件事了。

  “第二件事,是迫在眉睫的,我们前进大队的老母猪要下崽了。”

  这可是他们前进大队重中之重的事情。

  一年到头大队里面的社员们,能分多少[rou],全凭这两头猪了。

  于是,下面的社员便开[kou]了,“老支书,这母猪下崽是好事,您怎么还愁眉苦脸的?”

  瞧着那眉头都没松开过。

  老支书便直说了,“我让大队的赤脚医生看过,这次老母猪阿花,怀的多,胎位不稳,可能下小猪仔的时候,会有难产。”

  这下,大家顿时急了。

  “那可不行啊。”

  “阿花出事了,那我们明年的[rou]可没了。”

  “是啊,阿花一定不能出事。”

  整个前进大队就两头猪,说个不好听的,这猪在他们这里,就差当祖宗一样供起来了。

  就希望它能长的白白胖胖的,到年底的时候,家家户户能多分个二两[rou]出来。

  这阿花一难产,那大的小的,怕都是保不住的。

  “所以,我现在想要召集大家,问一下,谁愿意去照顾阿花?”

  在大家回答之前,老支书便补充了条件,“既然承了这个责任,那么肯定要保证阿花和它下的小猪仔,都没问题的。”

  这谁敢担责?

  原先想要开[kou]的人,都跟着安静了下去,一时之间,竟然没人愿意接这个活。

  老支书加大了筹码,“这样,如果接了阿花生猪崽这件事,我可以给你们按照十个工分来记。”

  这话一说,有人就想要了,毕竟,十个工分啊。

  整个大队都没几个能挣十个工分的,那全部都是壮劳力,出一把子力气,累死累活才能有这个数。

  有社员想开[kou]答应下来,却被家人给拽了下,问道,“那如果阿花难产了,那这个责任,还归我们吗?”

  这才是重点。

  老支书敲了敲烟杆子,半晌,他说,“算一半吧。”

  既然挣了这十个工分,那自然要担责的。

  不然,十个工分怎么就那么容易给了呢。

  这下,社员们都不吭气了。

  眼见着没人接这个活,老支书急了,“总不能看那阿花真出事吧,出了事情,咱们年底前进大队,可是没[rou]的。”

  “这样,去照顾阿花下猪仔的,一直到小猪仔出世,都可以不用去地里面出工分,专门照顾小猪仔,我也给你们记七个工分。”

  这可不低了。

  要知道,就拿妇人来说,他们去锄[cao]一天累死累活,也才七个工分。

  照顾小猪仔,那多轻松,那多美。

  于是,又有人想要去了。

  老支书,“但是,工分也不是白挣的,小猪仔的安危由当事人来负责。”

  “如果小猪仔死了,那自然是要从工分里面扣的。”

  得。

  这话一说,大家再次安静下来。

  连带着知青点的知青,先前跟着跃跃[yu]试的,这会也都跟着蔫巴下去。

  别说阿花了,就是小猪仔他们都赔不起。

  眼见着没人应这个活。

  老支书直接点名了,“沈知青,我记得你是农业大学的高材生,不如,你来伺候阿花生猪仔吧?”

  沈美云,“……”

  她忍不住解释了一句,“老支书,我是农业大学的,但是我不是兽医专业的。”

  这隔行如隔山。

  “你文凭高,懂得多,你来,你来的话,阿花要是伺候的好,往后这件事就你来,我给你按照七个工分,你不用去地里面出工分。”

  沈美云想了下片刻,她似乎确实做不了地里面的活。

  不管是挖地,还是锄[cao],再或者是施肥,不管是哪一样,怕是都不简单。

  这样来看下,养猪可能还适合她点?

  沈美云不确定地想到。

  见她还在犹豫。

  老支书加大砝码,“你来养猪,你家绵绵去割猪[cao],我可以给她记两个工分。”

  这是要给绵绵落户了。

  直接落到前进大队,之前因为绵绵太小,前进大队一直没要她,所以绵绵的名额一直是挂在沈美云的头上。

  这下,沈美云是真拒绝不了。

  实在是这个条件太诱人了。

  她果断道,“成[jiao]。”

  “老支书,你别骗人,帮我给绵绵落个户。”

  老支书一瞪眼睛,“我自然不会骗人。”

  他这辈子在正直不过的了。

  等散会了以后。

  知青点的知青,顿时围着沈美云过来,“沈知青,你怕是吃亏了。”

  “是啊,如果阿花难产死了,那可是要算在你头上的。”

  “你算算,你要挣多少工分才能挣回来?”

  是乔丽华,她是过来人,跟着苦[kou]婆心的劝说,“你要不要和老支书说,把这件事推了?”

  之前沈美云有帮过她,她这才给她透了一个实打实的底子。

  养猪倒是轻松,但是难的是,如果阿花没了,那才是比较麻烦的。

  那不知道要赔多少去,不划算啊。

  沈美云既然决定去养猪,那自然是有了成算的,她笑了笑,说道,“我想试下。”

  她没做过地里面的活,不一定做得来,但是养猪的话,如果她没记错的话,泡泡里面是一个这类书的。

  等她回去琢磨一番,看下怎么[cao]作。

  在说了,比起去种地,那么多人的情况下,显然去养猪更适合她一点,还能把绵绵带在身边。

  还非常适合加餐!

  当然,这些就不和外人说了。

  见到沈美云劝不动,乔丽华也就不在说这话。

  等回去知青点后,沈美云便收拾了一番,从泡泡里面把关于母猪所有的书,全部给找了出来。

  点灯看了半宿。

  第二天一早,如老支书说的那样,没下雪,是要去集合[chun]耕开工的。

  知青点的知青们也不里外,吃过早饭后,大家便急匆匆的去了地里面。

  而沈美云则是慢悠悠的,把自己武装起来,去猪圈看阿花,那里肯定是有味道的。

  从头开始,头上带着帽子,脸上还挂着一个厚面巾,那面巾主要是防特殊味道的。

  脚上换了一双雨胶鞋,她大概率是要进猪圈,去检查阿花的孕肚子的。

  手里拿着的则是一本昨晚上还没看完的书,今天打算去猪圈继续埋头苦读。

  都收拾结束后,这会也不早了,七点半了都。

  第一天去猪圈上班,她没带绵绵去,打算把猪圈清理干净后,在把绵绵带过来,所以再次把绵绵安置在老支书家了。

  待准备好一切,她便准备出门了。

  外面传来了一阵笃笃笃的敲门声。

  沈美云意外了下,一边跑去开门,一边大声问道,“你们是忘记拿东西了吗?”

  她还以为是知青们第一次上工,忘记拿工具了。

  只是门一开,看到来人时,她便惊讶了,因为对方她完全不认识。

  男人穿着军大衣,高大挺拔,许是长途跋涉而来,身上还带着寒气,一张脸更是极为突出,骨相优越,皮相俱佳。

  更出众的是他身上的气质,意气中透着几分倜傥,是极为英朗不凡的。

  沈美云呆了片刻,她下意识地问道,“同志,你找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